【晨曦散文】闲时光 27
雨天最温柔的画面,便是临窗煮茶听雨。
晨起煮茶,又是一天,信手点染水墨。坐于竹帘半卷的茶室,看水汽在壶上升腾成雾,窗外雨声盈耳。
那棵广玉兰的一树花朵还在,枝头又绽新芽,桠间尚栖未落尽的残花。这般生灭并存之景,让人心澄然,物我两忘。
线装书页间的文字幽韵,与窗外横斜的花影相契。这物景交融的意趣,本是独处时方能深味的密意。
茶室虽小,却容得下整个乾坤。当银壶在炉上发出轻吟,恍惚间听见了远寺的晨钟,这声音是刻在心里的回响。“禅茶一味”,此刻方知并非虚言。
有风推门,花香暗入,这是自然的低语。泡上昨日友人赠的武夷岩茶,沸水入碗,茶烟中浮起整座武夷的云岚,正合了“茶烟轻扬落花风”的意境。
茶,妙在不可预期。昨日品这岩骨花香,深得心意,茶汤入口,唇齿余韵不绝。
这让我想起在福州开元寺品茶。方丈于香客如织中从容行茶,动作如行云流水,竟比深山古刹更显禅机流动。这大概就是六祖“不离世间觉”的真义——茶烟起处,便是道场。何须远求?抬头便见山门赵朴初先生题的四个字:“莫向外求”。
茶汤温凉流转,恰似人生无常。人间聚散本是常事,却总惹起“从来佳茗似佳人”的怅惘。然,我早已学会,纵使故人星散,仍可对满庭落花,独饮三巡的安然。
茶叶在壶中浮沉,恰示生命本真。武夷茶初入沸水时蜷曲如婴,三泡后舒展似老僧入定。饮茶微妙处在于七泡之后,茶味淡如烟云,反能咂出叶片至味。
当晨光洇透纸窗时,茶釜水声渐如松涛远去。收拾茶具,忽见建盏底,茶渣凝成一朵清莲。这般不可思议的缘起,不正是“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现前境界?
茶事毕,推窗仍是雨帘。忽然明白了“吃茶去”三字的真意。
浮生若寄。茶烟袅袅处,小隐者得山水之趣,大隐者悟闹市禅心。想起禅师东渡时携去的,何止茶种?更是“茶禅一味”的活法。
茶室竹帘终年半卷,既容四时风月,也观往来众生。这不即不离的中道,或许正是茶事最深的密意。在拿起与放下之间,照见世间最本真的面目。
晨曦,2025年6月于西南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