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伴君行 小城入画来
文/师存保
(原创 家在山河间2025—7—23山西)
周六,恰逢休息日。
晨光悠悠漫过窗棂,我忽忆起前几日黄河开启调沙调水闸门,水位渐降,河床显露,奇观惊现于眼前。抖音与视频里的画面,在朋友圈频频流转。三门峡大坝库区的河床上,绝美山水与沙画之景交相辉映。从图片中可见,黄河滩上被水流冲刷出的沟壕与纹理,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经摄影艺术家们以相机定格,凭借不同光圈、焦距与快门,这些画面如大地之树,又似诸多灵动的动物。其纹理纵横交错,脉络蜿蜒曲折,恰似树枝舒展、根系蔓延,纤细连绵,栩栩如生。有人称其为“潮汐树”,我满心向往,渴望一睹这美妙景象。
正好数月未曾前往黄河边,一直心念着去看看。此番,更是非去不可。早饭后,我推出自行车,链条轻响,悠悠碾过晨露。出小区南门,跨上车,沿太阳路径直向茅津古渡方向骑行。
黄河生态园西大门紧闭,我便从人行道的不锈钢曲形门通道斜着将车推进去。本打算往东骑行,却一眼瞥见西边彩虹道已然贯通——那熟悉的红、黄、蓝三色标线,宛如被阳光亲吻过的绸带,静静蜿蜒向前。我心动不已,想着折返再看也无妨,当即轻扭车把,缓缓回头,脚下稍一用力,车轮便带我向西飞驰而去。
起初以为只修好了一小段,可越骑越发现,黑色柏油路一眼望不到头。以往波光粼粼的湖面,已变回记忆中的浑黄。调沙后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在河道深处发出低沉吼声,仿若大地在胸腔中轻轻长吟。右手边是一片在建工地,一道道水泥建筑地梁,不断向后退去。再往北,能断断续续看到汽车在国道522线上穿梭。向左转过一道缓弯,那片建筑工地便消失在视野中。
行至开阔处,右侧林地与庄稼地交替出现,而后渐退。转过U形弯道底部,彩虹道渐渐远离河道,广袤的河滩地在眼前铺展开来。刚退去湖水的河滩地湿漉漉的,阳光照耀下,一层薄雾如轻纱般氤氲在地面。三三两两的农人,光着脚、挽着裤管,正弯腰播种。阡陌纵横的小道上,人和机械往来穿梭,车轮卷起碎土和沙粒,落入新刨的土地,扬起细碎尘烟。一些地方插着红、黄、蓝各色小旗,想必是各家划分的界限,为这片苍茫土地增添了几分活泼。靠近河岸处,花生和大豆的嫩芽已破土而出,嫩黄的尖儿怯生生探出头,仿佛在窥探这刚刚苏醒的世界。若过几日再来,想必嫩绿的禾苗将铺满河滩,一片生机盎然。
骑行途中,路两边不时有人施工,有的做边坡,有的铺地砖行道,有的安装护栏,有的吊装灯杆,还有几处观景台也在建设中。我满心期待小城这条景观路早日通行,让更多人能来骑行、晨练、欣赏、游玩。之所以称它为景观路,是因其东连茅津古渡与黄河生态园,西接天鹅湖与沿黄一号旅游公路的诸多景点。
骑过这片滩涂,彩虹路突然隐入林荫道。成排成片的杨树林,远近错落,如两道参天绿墙,又似连片绿地,将路面与人掩映其间。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在红黄绿三色标线上跳跃,仿若碎金起舞。风穿过枝叶,沙沙作响,与远处黄河的欢浪交织,宛如纤夫与农人在耳边哼唱出的古老歌谣。
十几分钟过去,车轮下的路仍在延伸。忽然,远处横跨河面的钢铁骨架映入眼帘——那是黄河大桥!难道这彩虹路竟穿过了大桥?我不由得脚下加力,老旧山地车链条“咔嗒”作响,似在呻吟,又似在为我鼓劲。穿过桥洞时,我好奇地朝西头延伸的钢架和桥墩看了几眼,这还是我头一回从三门峡黄河大桥桥墩间穿过,新奇之感油然而生。路面渐有坡度,车速放缓,脊背开始出汗,衣衫贴在后背,汗水顺着脸颊流下。过了蒿店村,爬上坡,盘南涧河边的三湾滩赫然出现在眼前——脚下的彩虹路竟与天鹅湖中间那段路连通了!
天鹅湖生机四溢。靠近岸边的水域,荷花举着粉白花朵,绿伞般的荷叶挨挨挤挤,轻风拂过,摇曳生姿,仿若无数只手轻轻向我打招呼。这无疑是景观路上最美的一段:脚下是流动色彩,眼前是浮动绿意,远处黄河的浊浪与近处荷塘的清芬,奇妙交融。一直骑到路的尽头,才发觉已过三湾地界,路面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相接,恰似一条彩绸系在大地衣襟之上。
稍作歇息,对岸景致映入眼帘。黄河对岸滩地泛着新绿,几台拖拉机在地里划出整齐弧线,田埂上的人影被晨光拉长。更远的地方,楼房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白墙红顶犹如撒在绿毯上的棋子,新旧建筑错落,一时难辨是城市向河岸延伸,还是河岸向城市靠拢。风从河面掠过,带着水汽与泥土的腥甜,恍惚间,分不清哪是自然气息,哪是乡村烟火味。
开始返程,我跨上车,想测测距离。于是在手机上打开手环运动软件,按下“骑行”“开始”,随着提示音落下,我轻轻蹬转车轴,逐渐加力,车子由慢到快,全速前行。过了一道路障,还未出天鹅湖,语音便报告:“你已骑行一公里,用时4分05秒。”随后,播报声不断响起:“你已骑行2公里、3公里、4公里……”
车轮碾过三湾,跨过天鹅湖,荷叶上的水珠被风震落,坠入水面溅起细碎银花;碾过黄河大桥,钢铁骨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与桥下翻滚的浊浪形成奇妙对比;碾过两边的樱桃、草莓采摘园,果农们向我送来微笑;碾过万亩滩地,仿佛能看到刚播下的种子在车辙旁悄悄萌动、发芽、拔节;碾过一片片蔚蓝色鱼塘,垂钓和享受宁静的人们专注的神情,引得我不时回望;再碾过林荫道,杨树的影子在路面流淌,仿佛在回放刚才路过的时光。
最后,整公里的播报音还未响起,茅津古渡的牌坊已在眼前。我下了车,一看,行程显示7.81公里,用时33分30秒。其实,若一直不停,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只因途中要多次下车,搬起车子越过放置在路中的三角体障碍铁架,耽误了些时间。
停下车,回望骑过的路,我不禁想到,这十几里路串联起的,恰似一幅完整画卷:黄河故道的浑黄在左,生态园的园林与天鹅湖的碧荷在右,对岸楼影与近处田畴隔河相望,而彩虹路宛如一支画笔,将三门峡水库岸边连绵的景致细细勾勒,绘就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轮廓。
在回去的茅津路上,风中忽然传来几声蝉鸣。不知不觉间,仲夏已沿着彩虹路悄然流逝。这条新修的彩虹路,不仅串联起沿途风景,更像是给小城系上一条通向自然的丝带。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多少人沿着这条路,去邂逅黄河的晨雾、荷塘的晚霞,遇见水波涟漪、晚霞映红的河面,遇见对岸的灯火与岸边的星光;会有多少人沿着这条美丽的彩虹路,邂逅四季美景,愉悦身心,放飞思绪。
小城的景观之路,实乃大地与人间共同谱写的壮丽诗篇。
2025年7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