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浣莲
文/刘燕怡
绿袂凌波浣碧涟,芙蕖簪鬓映长天。
足尖轻点鱼惊梦,风惹荷香满画船 。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夏至浣莲》画面灵动,意境鲜活:“绿袂凌波”“足尖轻点”勾勒采莲人轻盈姿态,“鱼惊梦”“风惹荷香”以小动静衬出荷塘生机,人、花、水、风交融成趣。
短短四句,像一幅会动的画,荷香仿佛能从字里飘出来,清美又有灵气。

【南歌子】雨巷幽思
文/刘燕怡
细雨淋幽巷,修篁掩素墙。佳人持伞立中央,衣袂飘飘若梦、韵悠长。
岁月如梭去,情怀自蕴芳。古街青石诉流光。独赏一帘烟雨、听宫商。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南歌子·雨巷幽思》以雨巷为幕,将清幽之景与绵长之情揉得恰到好处,婉转而有余韵:
上阕绘景如绘梦,“细雨淋幽巷,修篁掩素墙”先搭起朦胧画框,雨的缠绵、竹的静立衬得小巷愈发清幽;“佳人持伞”一句是点睛之笔,衣袂飘飘的身影融在雨雾里,似梦非梦,“韵悠长”三字不着力,却让这份静美漫出纸面,留白处皆是想象。
下阕由景入情,藏得极巧。“岁月如梭”暗写时光,却以“情怀自蕴芳”守住一份温润;“青石诉流光”将岁月感托于老街石板,静物也有了故事;末句“听宫商”最妙——把雨声比作乐曲,既写雨巷的清幽,又藏着独自品味这份闲逸的心境,让愁思淡成烟雨,余味却浸得很深。
全词像一场无声的雨,景是湿的,情是润的,读罢仿佛能听见雨打青石板的轻响,余韵缠缠绵绵。
烟舟观雨
文/刘燕怡
烟舟系柳丝绦斜,静倚窗棂对藕花。
珠浥荷盘玑琲落,风牵水佩縠纹加。
前尘漫溯愁如缕,旧梦空寻影似霞。
忽捻指尖凉彻骨,暗将幽抱寄沦漪。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七律,以“烟舟观雨”为线索,融景入情,余味悠长。
前四句工笔绘雨:烟舟系柳、倚窗对藕花,先铺清幽之境;雨打荷叶如珠串滚落,风拂水面似轻纱起皱,从视觉到触觉,将雨的灵动与湿润写得历历可感。
后四句由景转情:雨景牵出前尘旧梦,愁绪如缕、旧影似霞,把抽象怅惘化为具体意象;尾联以指尖凉意收束,将满腔幽思托于涟漪,不直抒却意蕴绵长。
全诗景是雨中清寂,情是雨幕怅惘,雨的湿与思的沉交织,读来如临其境,雨丝沾衣,愁绪萦心。
《烟舟观雨》将眼前雨景与心中幽思交织,景愈细,情愈深,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值得欣赏。
作者简介:
刘燕怡,中共党员,业余诗词爱好者(网名心怡,曾在百度时光词场贴吧任六年吧主)。现居住苏州常熟。大学毕业,机械制造专业,工程师,退休前分管质量。并拥有私人专利,国家专利号ZL2011 2 0358753.1。
自小喜欢唐诗宋词,喜欢琴棋书画,用诗词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诗意人生。我所秉持的信念:“无需成为声名远扬的诗人,只需在热爱的诗词之路上笃定前行,让诗情永驻心间,便是人生至美。
作者生活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