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历时两年的四战四平战役,是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在吉林省四平市展开的重大战役,是东北战场的关键转折点,直接推进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及全国解放进程。战役中,东北民主联军展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马仁兴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因此,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四平收复战闻名全国,特别是在四平保卫战中,毛泽东致电林彪化四平街为马德里。也正因为如此,四平被誉为“英雄城”。
四平烈士陵园,是一座铭刻英雄气概的丰碑,见证了四战四平战役中革命先烈的壮烈事迹。这场战役,以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人民军队不屈不挠的象征。
陵园内安葬着725名有名烈士和近万名无名英雄,他们用生命解放人民、捍卫江山。马仁兴烈士塑像屹立中央,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豪迈誓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先烈们对党的忠诚与对自由的追求。
今天,人们站在烈士陵园中,缅怀先烈,传承精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我们要以敬畏之心铭记历史,以实际行动践行英雄精神,让英烈精神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7月11日,四平健康协会文学创作委员会的同仁们前往四平烈士陵园拜谒烈士。大家紧紧围绕四战四平烈士陵园的英雄事迹,创作了一首首诗词,以此缅怀英烈。(李伟哲撰写)
七绝・马仁兴墓迁四平
文/孙忠国
若谈落叶怎归根,未必回乡葬近岑。
忠骨终迁流血地,满园战友不孤身。
注:马仁兴墓经过郑家屯、齐齐哈尔、河北平乡县几次迁移,最终迁回牺牲地四平。
五律・烈士陵园之流芳园
文/薛晓轩
战马腾云起,将军踏血奔。流芳雕石鼓,华表聚兵魂。
辽吉功臣拜,时空厚德存。鲜花铺大道,香土筑家园。
七律・瞻仰马仁兴将军陵墓
文/居洪义
枪林弹雨九春秋,血浸攻坚忆未休。
四战旌旗凝浩气,一身肝胆照神州。
陵前柏翠承忠骨,碑上英名励后俦。
瞻仰雄魂功绩赞,丹心早已铸金瓯。
七律・听谒王西兰功臣
文/刘雁
松门烈日灸碑林,共步云阶砺素心。
七堡痕深熔弹铁,百襟汗透铸丹忱。
金章沸土光犹炽,碧血凝砖气未喑。
回望苍穹开裂处,当年锋锷破玄阴。
七律・谒四平烈士陵园感怀
文/陈永久
苍松翠柏护陵园,肃穆阶前浩气存。
四战烽烟凝碧血,千秋基业铸忠魂。
丰碑矗立擎天柱,烈骨长眠沃土恩。
吾辈承肩传壮志,永留青史耀乾坤。
七律・王根帮烈士妻及子孙寻亲感怀
文/张连海
四战牺牲烈士名,根帮英勇铸丹青。
妻寻夫骨泪流尽,子盼父归心不宁。
三代家人崎曲路,万方故旧翠碑亭。
终归陵墓九泉聚,百载相思伴宿星。
七律・祭同宗来氏七兄弟喋血四平
文/张连海
兄弟七人赴铁军,四平四战染征尘。
寻踪卅载风霜路,叩问千回雨雪身。
柏翠松青慰忠烈,莲香玉骨返桑邻。
丹情不泯昭明月,浩气长存励后仁。
七律・瞻仰马仁兴将军骑马雕像感吟
文/蒋金凤
铁马嘶鸣剑带风,松辽烽火忆英雄。
一身肝胆熔金甲,百战旌旗裂昊空。
血沃白山春草绿,魂归黑土暮霞红。
丰碑永驻人心上,岁岁林涛颂伟功。
七律・谒马仁兴雕像感怀
文/顾恒良
喋血四平鼙鼓连,将军忠魄此安眠。
弃簪投笔驱顽虏,仗剑持刀靖塞边。
跃马雕姿冲浩宇,誓除恶寇意弥坚。
常怀圣彦凌云志,奋楫新程撰锦篇。
七律・瞻仰马仁兴烈士感怀
文/邱静波
拜谒陵园悼俊雄,风箫翠柏颂阴功。
仁兴别子沙场赴,壮士辞亲百姓崇。
骨刻强权侵我意,心铭国恨践初衷。
军旗猎猎江山稳,社稷昭昭世代红。
七律・谒四平烈士陵园缅怀英烈
文/李淑文
步入陵园敬意生,丰碑不朽越时空。
硝烟散去英魂驻,浩气留存史册铭。
碧血滋濡花烂漫,丹心护佑世安宁。
功勋显赫千秋颂,烈士长眠翠柏中。
七律・缅怀王健烈士
文/韩玉文
燕赵男儿志不移,投军十七赴匡危。
南征北转胸襟露,二六参谋胆气奇。
辽水扬威摧敌阵,四平喋血树旌旗。
冲锋未竟身先殒,廿八英魂照史碑。
七律・缅怀韩光荣烈士
文/韩玉文
烽烟辽沈忆忠魂,四战平津铸国门。
刀裂腮边犹搏命,齿衔敌鼻敢忘尊。
卅年壮志凝青史,千里英风血碧痕。
今日江山红似火,应知先烈厚洪恩。
七律・瞻仰四平烈士陵园感怀
文/尹树春
松柏青青映碧空,石碑寂寂望苍穹。
烽烟漫漫山河碎,铁骨铮铮壮志雄。
热血染成新日月,忠魂化作綺彩虹。
英雄气概今犹在,永励吾侪九域同。
七律・拜谒四平烈士陵园无名墓感怀
文/柳耀才
无名墓里掩忠魂,松柏长青四季新。
岁月犹藏先烈梦,血痕已化野花身。
未留姓氏光千古,久护山河历万春。
伫立默凝风过处,似闻战鼓唤来人。
七律・咏马仁兴烈士
文/宋云霞
少年执教志如山,五四风雷视野宽。
守正忧时擎赤帜,爱兵济物散银元。
挥锄垦壤雄心砺,策马横戈热血燃。
浩气千秋韶日月,英名万古世人传。
七律・重谒烈士陵园感怀
文/宋云霞
松柏苍苍护烈英,四番血战铸威名。
城头弹洞铭金甲,壕堑烽烟染旆旌。
铁骨已凝辽水碧,赤心长照塞垣清。
丰碑仰止风云荡,一酹山河颂太平。
七律・拜祭马仁兴将军墓感赋
文/左砺生
策马腾蹶嘶号鸣,触天昂首大英雄。
驱倭中冀刀劈路,鏖战辽西血染城。
撒豆成兵兵败北,飞榴殒将将旗红。
拯国救度捐驱脰,决胜四平千古功!
七律・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文/王玉洁
晨车向北日高悬,敬仰之心烈士园。
听讲当年多战事,读文历载史留篇。
青松隐隐红旗颂,绿水悠悠捷报传。
血打江山霞万道,四平可贺赋云笺。
七律・拜谒四平烈士陵园感怀
文/赵仲哲
松海绿萌陵寝绕,先驱眠此四平骄。
碑铭血染英雄迹,史载魂归日月昭。
志报家国身可献,思新社稷树风标。
今朝接力续心愿,策马挥鞭冲九霄。
诉衷情令・咏马仁兴烈士(依晏殊体)
文/张建
平乡才俊志昂扬,投笔战沙场。辽河大地驰骋,烽火映刀光。
身许国,血犹刚,义昭彰。四平名将,碧血英魂,永耀穹苍。
鹧鸪天・炊事班战士崔河东墓碑前(依晏几道体)
文/居洪义
前线应需送饱餐,肩承勇敢奔前沿。
将临殒命硝烟里,壮烈英魂水畔眠。
怀壮士,入陵园。北山茔冢记当年。
雄碑亦铸千秋赞,大美平城血染鲜。
鹧鸪天・仰祭四平烈士陵园感赋(依晏几道体)
文/刘明林
喋血家山庆止戈,春晖逸照焕山河。
青峦挚咏英雄史,绿水豪吟壮士歌。
悼先烈,颂清波。征程砥砺焕山河。
躬耕黑土辛承志,仓廪丰盈蓄黍禾。
鹧鸪天・瞻仰四平烈士陵园感言(依晏几道体)
文/王凤武
步入陵园心未平,聆听讲解复枪声。
冲锋重地弃生死,陷阵城区杀纵横。
攻堡垒,捣军营,轻年壮烈史留名。
丰碑镌刻英城史,血染江山旭日升。
浣溪沙・马仁兴烈士(依韩偓体)
文/柳耀才
辽吉功臣万古称,
沙场驰骋马蹄腾。
挥师破敌鬼神惊。
三战四平倾热血,
数迁灵柩葬英城。
将军青史永留名。
谒金门·参观四平烈士陵园(依韦庄体)
文/朱木
陵园伫,风抚青松低语。广正引雷惊暮雾,豪杰擒恶虎。
遥念硝烟远去,轻踏天桥古路。远处誓声催战鼓,云巅旗劲舞。
注:广正,指李广正烈士。
风入松・瞻仰四平陵园无名烈士墓感怀(依晏几道体)
文/范学东
万千子弟伴青松。有墓无名。当年鏖战杀声起,抛头颅、喋血英城。铁骨铺平险路,旌旗一路鲜红。
追名逐利愧英灵。蔓草丛生。锄杂去莠花应碧,承前志,贵在身行。仰止高山流水,归途唱和松风。
风入松・缅怀老师长赵兴元将军(依晏几道体)
文/赵仲哲
陵园环绕绿青松,先烈捐生,永垂不朽眠于冢。拜谒时、雕像眸凝、见赵兴元师座,视之犹记音容。
忆三年部队同程,教诲如兄。职遵命解戎原市。到如今、未面英雄。本亦在胸怀念,今凭吊敬无穷。
注:作者在拜谒四平烈士陵园时,看到赵兴元将军的雕像。赵兴元是我的老师长。在四平战役期间任连指导员。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争年代9次负伤,荣立特等功2次、大功6次、小功7次,被授予“模范党员”、“文武双全的全面英雄”等荣誉称号。33次见到毛主席。1950年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作为战斗英雄代表出访前苏联。离休前任旅大警备区政委。他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荣获独立奖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16年7月13日晚在辽宁大连去世,享年91岁。
文/薛晓轩
身世悬迷,石碑追忆河东墓。姓崔应是借炊音,名记牺牲处。
松柏少年守护。有英魂,山川共舞。烽烟弄影,壮书青史,华年永驻。
注:崔河东,十六岁,本来无名。因是炊事员,送饭时牺牲在河东,遂取名为“崔河东”。
满江红・谒四平烈士陵园感怀(依柳永体)
文/蒋金凤
锦帜高擎,松涛吼、丰碑如铁。抬望眼、鲜花簇拥,杜鹃啼血。昔日硝烟烽火漫,今朝锦绣山河阔。祭英灵,酹酒慰忠魂,情悲切。
家国恨,终已雪;民族耻,全湔灭。看东方狮醒,吼声腾越。烈士精神垂万古,英雄肝胆昭明月。展未来、华夏正腾飞,初心热。
满江红・谒四平烈士陵园(依柳永体)
文/耿新颖
肃穆陵园,抬望眼、松涛呜咽。轻抚处、血痕凝字,壮怀难歇。弹雨枪林争浴火,忠肝义胆甘抛血。算而今、盛世赖君擎,功无缺。
英雄志,何曾灭;山河约,从头越。踏前人足迹,再书雄烈。铁骨铮铮承夙愿,丹心耿耿昭星月。待明朝、共绘锦乾坤,朝天阙。
满江红・敬祭崔河东(依柳永体)
文/顾恒良
烽火辽西,山川恸、英魂崔护。忆当日、硝烟似墨,战云凝雾。三道林深寒彻骨,塔山风怒狂如虎。叹小厨、送饭踏危途,河东赴。
炊香渺,音容暮。名曾隐,情难诉。看大江东去,意含悲楚。岁月悠悠思未泯,江河浩浩功堪著。立丰碑、镌字载勋名,传今古。
注:一个16岁的小炊事员,送饭途中不幸牺牲,在河东边,进入陵园后给他起名崔河东。暗喻大多数无名英雄,永远屹立大河之东,人民心中。故事感人至深。
沁园春・拜谒四平烈士陵园(依苏轼体)
文/王有富
烈士陵园,柏肃含悲,故垒气沉。望仁兴跨马,犹嘶疆场;陵间翠柏,誓护忠魂。四野烽烟,塔山鼓角,血浸荒冈松树根。蹲碑下,忖民传旧事,泪落沾襟。
耳旁炮响隆隆,看壮士杀敌不顾身。恰冰河饮马,霜戈残月,天桥踏豆,铁骨撑云。寸土千疮,红旗不倒,换得今朝日月新。刀枪罢,愿英灵不朽,永载乾坤。
注:仁兴,即马仁兴,牺牲时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独立1师师长;塔子山、天桥是喋血四平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