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破万卷书——『韶年作品专刊鉴赏』『首席卓越诗人创作总会』隆重推出!
读破万卷书
作者:韶年
1990年春节前夕,邵华带着20岁的毛新宇前去探望王震将军。老将军见了毛新宇很是欢喜,笑得合不拢嘴。在谈及毛新宇读书的情况时,老将军语重心长地说:“新宇啊,你是不是还没去过菊香书屋呢?你应该去。应该好好地看一看你爷爷读过的书,尤其是书上面的批注。要好好地研究研究,那是我们党,我们国家非常宝贵的财富啊!”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不论是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晚年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毛主席一直都在坚持读书。
在毛主席的菊香书屋里,除了简单的家具以外,所有的地方都堆满了书籍,就连毛主席的床头和床尾也都是书,堪称是一个小型的书海。而且毛主席在读书的时侯,特别喜欢做批注,有些批注甚至比书的内容更有价值。
毛主席的一生,是读书学习的一生,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一生。他老人家读书的范围之广,读书的种类之多,读书的数量之大,是历史上无人可比的。
毛主席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内容上来说,马列主义著作,哲学著作,政治著作,历史著作,经济学著作,军事著作,文学著作,自然科学,技术学等等,他都终身爱读。从时间上来说,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他老人家都有兴趣。也不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对逻辑学、美学、佛学等宗教哲学著作同样也有着广泛的兴趣。如佛教的经典《金刚经》,《六祖坛经》老人家也非常认真地读过。
毛主席不仅对中外文学名著读了又读,爱不释手,对中国古今的笑话书,小人书也很爱读。据说,从1974年1月1日到6月30日,整整半年的时间,他老人家大部分时间都在读笑话书。如《古代笑话选》《历代笑话选》《笑话新选》《笑话新谈》《笑林广记》《新笑林一千种》《哈哈笑》《笑话三千篇》《幽默笑话集》《时代笑话五百首》等数十种笑话书,老人家都十分认真地读过。
20世纪70年代,《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人书,他也会在茶余饭后翻阅。还有历代字帖、名人墨迹、名家书画作品、《楹联丛话》等,他更是爱不释手,看了又看,读了又读。
从1972年7月8日到1976年8月31日,此时,毛主席已经重病缠身。而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仍是带病读了129种新印的大字线装书。
老人家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不止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学习的榜样。
顺便再啰嗦两句宋代的大文豪、北宋的文坛领袖、豪放派的创始人——苏轼。他一生读书,却没有任何藏书,甚至连一些常见的历史典籍也没有。他认为藏书有如下三大弊病:一是浮慕时名,藏书只是为了获得名声,而并非为了钻研学问。二是家中费尽心思收罗来的书,却从不阅读,全都束之高阁,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有吹嘘的资本。三是把藏书视为私产,不仅自己不读,书亦不外借他人,只是为收藏而收藏。
不得不说,在921年前,苏轼总结的这三点,恰好击中了历代一些藏书人的真实软肋。
苏轼曾在《海上与友人书》一书中说过:“到此抄得《汉书》一部,若再抄得《唐书》便是贫儿暴富。”他自谓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以后,无书可读,只是在当地的士人家里抄录得一部《汉书》,那种感觉就像是穷人于一夜之间暴富了一样。
还听说,苏轼渡至海南儋州的行李中,只有几箱的笔墨,并没有带书到孤岛。有人会问,他为什么不带书呢?这问题书上没说,苏轼也没有解释过。我们只能是猜想:一:他或许是为了随心所欲地阅读;二:应该是他自信和旺盛的创作需求;三:也许是他不竟尚风气,不追随潮流的缘故。
当今社会,有钱人多的是,一个人能‘家藏万卷书’并不难,难的是能够‘读破万卷书’,那才叫真本事。
作者名片;柳洪昌:笔名韶年,衡水市人,当代文学集萃平台签约作家,小说主编。现为《百度人才文学院》旗下《红豆文学名人堂》榜上诗家平台,特邀金牌金笔小说主编,《精品作家网》首席小说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