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风浩荡处,楚魂永生
——致屈原大夫的千年回响
作者:姜从舜
朗诵:西北汉

一、 惊涛·那一跃的回响
两千三百年前的某一天,郢都的天空,一定压着比铅还要沉重的黑云。那不是自然的云,是被战火烧焦、被烽烟熏黑的绝望。血雨腥风,字字滴落纸背,仿佛能听见宫阙倾颓时梁木的悲鸣,宫娥奔逃时碎裂的环佩,以及,敌人铁蹄踏碎宗庙青铜器的钝响……这消息溯江而上,如淬毒的利箭,精准地射中了江畔那已如秋叶般枯槁的身影——大夫您啊!
悲,自九曲回肠的深处喷涌!不是涓涓细流,是长江决堤的洪荒,瞬间灌满了您嶙峋的胸腔。那把火,不仅在故国的土地上燃烧,更在您的心尖猛烈地灼烫!您看见了什么?是烟雨迷蒙的巫山神女峰下浣纱的故人?是兰芷遍植的秭归老屋里飘出的炊烟?是屈乡田垄间悠然响起的古老农谣?还是您在《离骚》中构筑的、那美政如霞的理想国?……一切都碎了,连同您呕心沥血的呐喊、披发行吟的足迹,被无情的战火焚为灰烬!
悲愤啊!虎狼环伺,大厦将倾,庙堂之上,尚有蝇营狗苟;金殿之内,犹有指鹿为马。良策如石沉渊薮,忠言似风吹过隙。您心心念念的君王,深陷囹圄,可曾记得当日您“乘骐骥以驰骋兮”的谏言?您日日忧怀的黎庶,流离颠沛,哀鸿遍野,“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叹息早已被淹没在铁蹄之下。无力!锥心刺骨的无能!国之将亡,何以家存?文人之笔,如何阻挡乱世的车轮?
那纵身的一跃!不是陨落,是升华!是悲愤凝聚到极致的雷霆,劈开浑浊的江水,在滔滔汨罗之上,炸开一朵亘古不灭的浪花!您的身躯,并未被浊流裹挟消融,而是顷刻化作了巍峨的精神堤岸——以骨为石,以魂为桩,稳稳地横卧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河上。从此,长江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您的气息;每一个惊涛拍岸的声响,都回荡着您《九章》的喟叹。

二、 橘颂·故土的召唤与回响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大夫,您听见了吗?在您走出的那片山环水绕的土地——秭归乐平里,您热爱的橘树,从未凋零。它们吮吸着楚地的风霜雨露,更深地理解了您血脉里“深固难徙”的基因密码。看那漫山遍野的橙黄与雪白“花果同树”的奇观吧!沉甸甸的果实闪耀着您对丰收的祈愿,清冽绽放的花朵呼应着您对高洁的咏叹。这芬芳不是无声的,它们乘着三峡的晨风,飘过长江的航道,涌入城市与乡村的学堂。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稚嫩的童声,齐声诵读着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诗行。那声音如此清越,如此纯粹,像三峡清晨滚落的露珠,敲击着时间的磬石。在琅琅书声里,您笔下那个枝叶纷披、志趣高远的嘉树形象,正植入一代又一代孩童的心灵沃土。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柑橘,带着您的烙印——“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精神,正化为孩子们笔下的图画,眼里的星光,成为他们辨识世间善恶清浊最初的金科玉律。故园的热土,从未忘记它的赤子。您的《橘颂》,早已超脱了植物的赞歌,成为这片土地上,一种灵魂的标识与传承的图腾。

三、 通途·天堑上舞动的诗意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大夫,还记得您《涉江》中那浩渺迷茫的江行吗?湍急险阻的西陵峡,曾阻滞过多少求索者的步履?那盘旋的江流,曾让您的孤舟徘徊难进,像极了一生多舛的羁旅。您可曾想到,在您纵身跃下的这片水域上游,在不远的峡江之畔,会诞生怎样的奇迹?
那道飞虹!——“秭归长江大桥”!它钢索斜拉,气贯长虹,如巨灵之手,将曾经如天堑般分割的峰峦万壑轻轻挽起。车轮取代了木桨,引擎的轰鸣压低了船工的号子。曾经需要逆流而上、跋涉整日的艰辛旅程,如今只在一呼一吸之间便穿云而过!这道桥,不仅仅是混凝土和钢筋的产物,它分明是您诗中那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悠长求索路上,一代代后来者用心血、智慧与汗水筑起的里程碑!它缩短了地理的距离,更为现代人争取了时间,得以片刻停驻,仰望苍穹。
曾经阻隔您的回水凝滞之地,桥塔高耸入云。多少人途经此地,忍不住抬头仰望——仰望苍穹,是否星辰如您《天问》所诘?仰望历史的天空,是否您那瑰丽的想象力,正乘着科技的翅膀翱翔?那匆匆的“秒速”通过,换来的正是向苍茫宇宙投以深邃的一瞥。这不正是您当年“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那神游太虚、俯瞰人间的壮阔诗情,在现世的、最具象的、也是最具隐喻的回响吗?天堑通途,不仅仅是物理的连通,更是一种精神求索路径的拓展,是您诗中瑰丽想象通往现实的神奇着陆。

四、 长歌·不绝于缕的魂兮归来
大夫,您从乐平里的清溪石径走来,踏着兰草的幽香。昔日为您洗濯尘垢、濯缨濯足的香溪水,依然澄澈如练,仿佛两千年的时光未曾玷染过它的温柔。它缓缓流淌,是在复刻您当年的踟蹰身影,还是在为千年后的新篇清出澄澈的音符?
西陵峡口,那惊涛拍岸的回响,依然雄浑壮阔。您听!那是三峡的船工号子吗?不全是!其中分明激荡着您《九歌》磅礴古雅的旋律——“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那节奏,早已融入江水的脉搏,成为世代船夫骨血里的韵律与胆魄。那摆渡的小舟,不再仅仅穿梭于现实的江河,更在历史的江河上,承载着永不沉没的民族精神之重。
您当年吟哦踯躅的长江岸边,秭归新城拔地而起,灯火辉煌。那是您《招魂》中祈望的“归来!返故居些”在新时代得到了最大的抚慰吗?古老的祠宇,修缮一新,香烟袅袅,是后人的拳拳心意;崭新的屈原纪念馆、数字体验厅,光影流动,让您的不朽华章在现代语境中鲜活重生。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正被解读为当代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您对香草美人、碧水青山的眷恋,早已化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宏图,在峡江两岸葱茏铺展,渔歌唱晚,鸥鹭翔集。
龙舟竞渡!那破浪前行的鼓点,鼓点如雷,橹桨如刀,分明是您忧患意识的回响与奋进意志的接力。不再是简单的祭祀,它是血性淬火的图腾,在千年的江面上,划出永不退却的轨迹。而裹着竹叶清香的粽子,早已超越了原始的投江祭祀,成了维系海内外华人文化脐带的信物,在端午的微风里,飘散成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乡愁。

五、 星河·永恒的诘问与探索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大夫,您的《天问》之声穿透厚重的历史帷幕,依旧叩响着浩瀚的宇宙。
抬头看吧!在秭归的山巅,或者就在任何一个晴明的夜里,巨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将巨大的“耳朵”伸向深空,捕捉着来自远古的光年信号。屈原祠旁的天象馆穹顶之下,孩子们手指划过巨大的星图投影,明亮的眼眸追随着光点的轨迹:“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您的每一个疑问,此刻都在幼小的心灵中激起涟漪。只是,答案的寻找,不再是巫觋的占卜,而指向了精密的数学推演、物理定律、还有那尾焰撕裂长空指向苍穹的火箭!
“祝融号”的红色足迹踏上荧惑(火星)的赤色沙丘,“悟空”在宇宙深空捕捉暗物质的蛛丝,“嫦娥”飞向广寒,带回月壤的清辉……两千三百年前,您向混沌宇宙掷出的、那一百七十多个石破天惊的“天问”,竟如同射向未来的思想箭矢,一支支被现代科学捕捉、破译、尝试着回答!您的瑰丽想象并未枯竭,反而在科学实证的沃土上,生长出了更加宏大的宇宙诗篇。那璀璨的星河,正无言地应和着您古老的歌吟,将探索的火种,从汨罗江畔接力传递到银河的边缘。您的发问,从未止息,它化作了人类探索未知的永恒动力,在这深邃的星空剧场里,演绎着更为壮丽的诗剧。

尾声:魂兮归来,与日月同光
屈原大夫,请睁开您那悲悯而明澈的双眼吧!
您纵身跃下的那片水域,依旧是中华民族心灵最深处的湖心岛。那浪花,从未平息过,它化作千舟竞渡的号子,化作《橘颂》在校园的琅琅回响,化作秭归大桥横跨天堑的钢筋铁骨上凝结的水汽,也化作了三峡大坝每一秒过万立方米奔涌水流中蕴藏的伟力与光明!
您的离骚愁思,早已不再是孤臣孽子独行穷途的哀歌,它熔铸为一个民族忧患意识的内核,警醒着每一代盛世下的安思危。
您的香草美人,不仅是道德操守的象征,更化作守护绿水青山的基因密码,在巴山楚水间郁郁葱葱。
您的九章浩叹,那磅礴的韵律已刻进长江的脊骨,在西陵峡壁的每一道水痕里回荡不息。
您的天问奇崛,如永不坠落的星辰,点燃的是亿万人仰望星空、叩问未知的永恒好奇。
大夫,您的魂灵何曾离去?
您活在端午粽叶的清香里,活在龙舟竞渡的擂鼓中,活在孩子们清澈的诵读声里,活在长江大桥贯通两岸的车水马龙中,更活在华夏儿女每一次回望历史、接续文脉、面向未来的深沉目光里!
那纵身跃入永恒的弧线,是投向时间长河最深处的种子。在两千三百个春秋的奔涌之后,它抽出的枝蔓早已葳蕤:
——其根盘踞在《楚辞》的竹简之上,深植于汨罗江底;
——其干挺拔如三峡的险峰,支撑起精神的脊梁;
——其叶繁茂如三峡两岸的橘林,四季飘散着思想的芬芳;
——其花璀璨如秭归新城的灯火,映照着诗魂的永生;
——其果沉实如屈乡儿女额头滑落的汗珠,折射出新时代的担当与梦想!
魂兮归来!
今日之大江两岸,山川焕颜,物阜民丰,求索不息,弦歌未绝。您的精魂,早已融入这江河的壮阔,化为这土地的芬芳,
镌刻为这星河的璀璨。这华夏热土,终不负您,
九死未悔!
上下求索!
万古流芳!
与日月兮同光!
长江奔腾之处,楚魂浩荡不息!
——湖北秭归姜从舜
2025年7月10日 夜

作者简介
姜从舜:姜尚后裔。公元1968年出生于鄂西屈原故里姜家坡。父亲姜廷耀就读私塾十余载,国学蕴底淳厚,曾于1944年参加民族抗日救国从军,在军中担任文职,随部队受到李宗仁先生接见。抗日胜利结束后,因病回乡,在地方担任一名巡官。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未遂心意。文革中被打成四类分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我们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时代给予我们一个耕读为本、文化强国的大好环境。1984年,我考入宜昌县中等师范学校就读,1987年毕业回到故乡参加教育工作,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本人酷爱文化艺术和诗歌,经常写一些反映时代,讴歌时代的文字。1992年只身参加北京春都诗会,被聘为《当代诗人丛刊》兼职编辑,长期以诗人的形象活跃在秭归文化教育界,且被中国文艺评论家车溪道子誉为“当代诗人“而小有名气。如今欣赏了屈金星一系列文化作品后,深深被他们的文化魅力所折服,也为他们宣扬中华文明的精神所感动。身为屈乡屈子,我为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和人民而倍感汗颜。

诵者简介
西北汉:陕西省朗诵协会会员。曾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届“夏青杯”陕西赛区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夏青杯”北京赛区决赛优秀奖;第四届“夏青杯”陕西赛区决赛最具个性奖。
近年来,分别获得“华语诗文全国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加拿大环球传媒集团承办的首届《我要读中文》诵读大赛中获金奖;首届呱呱网朗诵大赛冠军奖;全民悦读,最美三秦”第六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西安图书馆首届“悦读好声音”朗读大赛中一等奖。陕西省榆林市首届企业界文艺晚会语言类二等奖;山东威海乳山市“礼赞三十年,奋进新征程"朗诵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百花迎春朗诵网络电视大赛优秀奖等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