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士桃翁
春日陟邙岭,风柔物华娇。
未至桃苑处,已觉香气饶。
遥思今岁花,应胜去年好。
翠叶风中舞,繁英枝上妖。
临观柴门敞,悦耳笑语飘。
去岁种桃翁,须长人未老。
相迎神奕奕,执手情昭昭。
入庐品香铭,围案话语滔。
共赏桃英俏,同吟雅韵雕。
谈诗及世态,感事意如潮。
同言时运泰,共赞世风劭。
悯农歌菽粟,怀国志凌霄。
欣研李杜艺,畅榷宋唐调。
铺笺诗意涌,泼墨逸情骄。
忘却种桃苦,展望果硕笑。
闲宁尘嚣远,心清俗虑消。
情投心眷眷,意合乐陶陶。
夜阑星辰淡,露重月华皎。
鸟鸣天欲晓,作别关山遥。
一宵情未已,再会期明朝。
注:
桃翁:王德全,年逾古稀,酷爱诗词。世居邙岭南麓王窑村,以种桃为生。
赏 析|杨现科(河南义马)
《访隐士桃翁》者,诗韵悠扬,绘就春日与隐者雅聚之妙景,情致斐然,令人沉醉。
其开篇“春日陟邙岭,风柔物华娇”,点明时为春日,地在邙岭。春风骀荡,轻柔如缕,万物竞秀,娇态可掬。此句以景入诗,奠定清新明丽之基调,如画卷初展,引人入胜。颔联“未临桃苑境,先嗅绮英韶”,独具匠心,未睹桃林之貌,先闻其花之香。以嗅觉之敏,唤读者遐思,桃林之绚烂似在眼前,先声夺人,妙趣横生。
至于颈联、尾联,写与桃翁之遇,“临观柴门敞,萦耳笑语飘。相迎神奕奕,执手情昭昭”。柴门大开,笑语萦绕,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营造祥和之氛。二人相见,桃翁神采飞扬,执手之间,情谊尽显,将久别重逢之喜,刻画入微,跃然纸上。
诗中相聚之景,尤为动人。“入庐品香茗,围案话语滔”,入室品茗,围案倾谈,氛围温馨。“共赏桃英俏,同吟雅韵雕”,共赏桃花之娇艳,同吟雅诗以赋形,尽显雅士之风流。“谈诗及世态,感事意如潮”,由诗及世,感慨万千,内心波澜,尽付笔端。
“同言时运泰,共赞世风劭。悯农歌菽粟,怀国志凌霄”,闲谈之际,颂时运之泰然,赞世风之纯美,心系农人,胸怀家国,壮志凌云。“欣研李杜艺,畅榷宋唐调”,于诗歌艺术,悉心钻研李杜之妙,畅快探讨唐宋之韵,展现对诗词文化之尊崇与热爱。
全诗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既有春日美景之描绘,又含与隐者相聚之欢、对世事之思、对家国之念。辞藻清丽,韵律和谐,实乃佳作,尽显文人雅士之高雅情致与家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