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颂》
(古体长篇叙事诗)
第二十六章: 艰难岁月
作者/王应礼
诵读/梦锁清秋
一九二九风云变,井冈烽火陷危难。
恐怖阴霾遮赤县,革命前路似雾漫。
朱毛会师燃星火,初兴之势欲冲天。
岂料中央二月信,方针相悖起狂澜。
力主城市为根本,农村前景被看扁。
四军强令拆小股,朱毛离队令昭传。
泽东从容神色定,往昔风雨作笑谈。
前委审慎共商议,复信阐明真理篇。
农村斗争根基固,红色政权不可拦。
红军聚力威难挡,分散游击敌军惨。
若需换岗盼贤至,此刻离队实维艰。
通信阻滞音书断,中央决策难实现。
正值蒋桂战端起,敌阵慌乱势如瘫。
朱毛挥师闽西进,新拓疆土绽欢颜。
未及欢庆再传旨,离队之事仍纠缠。
未等此信达营地,内部危机已点燃。
安恭出身书香第,早年留学在苏联。
留学归来意气盛,井冈传书使命兼。
新任军委书记职,思想观念渐迷偏。
照搬苏俄旧模式,脱离国情与实践。
无视红军之实际,教条理论肆意传。
妄言泽东行独裁,蓄意构陷手段奸。
恶意散布消极论,军心摇动意志残。
党内斗争趋激化,分派有意扰军安。
龙岩城中聚英贤,红军七大起激辩。
陈毅主会气氛烈,代表发言各争先。
安恭指责言辞厉,粗暴武断声嚣喧。
泽东主张未响应,多数代表意难安。
投票之际人心乱,一票之差憾落选。
官兵惊愕心忧惧,复杂情绪难尽言。
有人震骇意惶然,有人惋惜情绵绵。
更有将士心忧虑,前路迷茫意怅然。
朱德痛心亦不安,多年并肩情谊坚。
往昔默契成追忆,如今分别心挂牵。
消息传至上海滩,恩来闻听心忧烦。
深知泽东谋略远,领导红军事关天。
政治局里细研判,静候陈毅归再谈。
八月廿九听汇报,三人委员速组班。
恩来力陈团结重,泽东速回稳军权。
前委重任扛肩上,拨乱反正挽狂澜。
恢复朱毛之威望,凝聚同志战敌顽。
泽东豁达心自宽,坦然受之无怨言。
退居闽西养病处,牛牯扑里暂栖安。
竹寮虽陋天地阔,读书阅报心不闲。
披览情报筹战略,饶丰书房挂门前。
村民皆称杨先生,生活艰难心自安。
泽东使命尚未竟,韬光养晦待时还。
朱德陈毅心忧虑,将士牵挂毛委员。
中央终觉偏差处,九月来信正航船。
力挺朱毛领导位,担子压在朱毛肩。
朱德盛情相邀约,泽东复信原则坚。
众人恳请声声切,病中赴会力难全。
疟疾缠身苦难捱,高热寒颤扰心田。
根据地内药难觅,硬抗病痛意志坚。
身形浮肿步履缓,倦眼难睁神疲倦。
即便病笃志不减,心系战局未得闲。
病愈重阳赋妙句,战地黄花香绵绵。
陈毅携信归营地,中央指示记心间。
承认谬误邀其返,泽东复出志更坚。
长汀会师同携手,四军齐心再向前。
古田会议树丰碑,思想建党军魂全。
批驳悲观明方向,星星之火可燎原。
次年三中全会启,中央转向重红权。
巩固苏区成要务,反围指示接连传。
无奈国际生干扰,王明争权起祸端。
米夫扶持乱局面,苏区激战正酣然。
恩来顾全大局处,殚精竭虑心亦煎。
革命之路多舛错,泽东领航破万难。
作者简介:
王应礼 作家、诗人,笔名红雨,山东嘉祥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典诗词协会会员。著有出版古体长篇英雄史诗《毛泽东颂》,长篇叙事诗《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巾帼英雄杨开慧》;传记文学《洪宪皇帝》;诗集《烟雨芳华》、《春韵梦澜》、《夏韵长歌》、《秋韵华章》、《冬韵幽怀》;散文集《岁月钩沉》、《红雨文集》等文学著作。古体长诗《歌女怨》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毛泽东颂》、《烟雨芳华》、《岁月钩沉》《洪宪皇帝》等文学专著,分别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和驻济南部分高校图书馆典藏陈列,《毛泽东颂》、《烟雨芳华》、《岁月钩沉》、被山东省齐鲁名人文库收藏,近年来出版个人文学著作及与他人合作出版文集二十余部,中篇小说《院锁清秋》、长篇抒情诗《太阳畅想曲》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