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扎:西域的繁华与风情
——新疆纪行(十二)
作者/葛国顺
2025年6月盛夏时节,在新疆旅游了12天,就在拿着机票返程时,当我踏入乌鲁木齐,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新疆国际大巴扎。
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的意思,而国际大巴扎,不仅是新疆商业繁荣的象征,更是一扇展示新疆多元文化的窗口,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梦想。作为乌鲁木齐著名地标性景点,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荟萃了3000余家商铺,是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景区,有“新疆之窗”“中亚之窗”的美誉。
刚到大巴扎,我就被那宏伟的伊斯兰风格建筑震撼了。蓝色与银色相间的穹隆形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开放、繁荣、多彩,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透着一种神秘而庄重的美我对国际大巴扎的建筑风格情有独钟,以其丰富的异域风情、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西域风情和地域文化集中呈现在眼前,仿佛回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年。
穿梭在人流如潮的步行街,听友人说,这儿正常都是人声鼎沸、游人如织。骄阳下的巨大集市中,美食、各类商品以及新疆独特的民族风情总能令我流连忘返。我首先被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各具特色的店铺,琳琅满目的维吾尔族的丝绸、银饰、花帽等商品,色彩斑斓,绣工精细,每一顶都仿佛讲述着一个故事;艾德莱斯绸色彩绚丽,图案独特,用它制成的服饰穿在身上,灵动飘逸,尽显民族风情;还有那精美的手工地毯,质地柔软,花纹繁复,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我走进一家手工艺品店,店内摆满了木雕、银器、皮具等,木雕作品栩栩如生,银器散发着迷人的光泽,皮具则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乌鲁木齐大巴扎无疑是一处美食天堂。大巴扎的美食街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新疆特色小吃。阿不拉的馕、烤包子、过油肉拌面、抓饭、烤羊肉串、凉皮子、羊蹄子、馓子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不断挑动游客味蕾的烤全羊、拌面、抓饭、切糕等美食。无论是麻辣的烤串,还是清爽的凉皮,各种风味的美食如同嘉年华般盛大。这些美食摊位不仅让你垂涎欲滴,还能提供让人难忘的舌尖体验。我们一行走进街头的小吃店,一边悦耳动听的维吾尔族音乐,一边品尝具有新疆风味的小吃,点了一份手抓饭和一份酸奶。手抓饭里的羊肉鲜嫩不膻,米饭粒粒饱满,混合着胡萝卜和葡萄干的香甜;酸奶浓稠醇厚,加上一勺蜂蜜,酸甜可口,香气四溢,唇齿留香……
逛逛水果巴扎,那里有来自新疆各地散发着香味儿的特色水果,黑加仑葡萄干和薄皮核桃等等都是最好的伴手礼。由于逛街时间长了,顿时感到口干舌燥,在水果摊前,摊主推荐一种说是的哈密瓜的祖师爷,皮薄瓜甜水分充足,便买了一个大伙品尝越来。我们想买点带回家,摊主说,不宜携带。只得叹兴不已。
行走在大巴扎,你会发现这条步行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商品,还有那股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开街仪式上,舞蹈表演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传统的民族舞蹈仿佛将我们带回了古老而热情的时代。游客们不时被邀请参与其中,欢快的节奏和热情的氛围让人忍不住跟着舞动起来。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市集,这种融入式的体验让每一个到访者都感受到新疆文化的温暖与热情。你可以在街角找到阿凡提的主题雕塑,这位家喻户晓的文学角色总是吸引着游客绕场一圈,拍照留念。雕塑前一片欢声笑语,众多游客争相与阿凡提的雕像合影,仿佛这位睿智而幽默的形象为大家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大巴扎中最宏伟壮观的建筑莫过于巴扎第一观光塔。塔内设有电梯,直通塔顶的"西域史诗"展馆,为游客提供了难得的了解西域文化的机会。尽管如今的大巴扎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旅游景区,但它仍然保留着古丝绸之路驿站的古老贸易方式,甚至连乌鲁木齐本地居民都喜欢到这里购物。因为返程机票时间不允许,真想登上塔顶俯瞰大巴扎的全貌,可以“一览众山小”,整个大巴扎的容貌尽收眼底:密密麻麻的摊位、川流不息的人群、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远处,天山山脉连绵起伏,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与热闹的大巴扎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韵味。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大巴扎的中心广场,这里正在举行精彩的歌舞表演。欢快的音乐响起,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他们的动作热情奔放,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台下的观众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感染,纷纷跟着节奏鼓掌、欢呼。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感受着新疆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听说,大巴扎夜晚更漂亮。每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整个巴扎会换上了另一副璀璨的模样,被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彩色的穹顶、精美的雕花在灯光的映照下更加迷人。街道上的灯笼依次亮起,宛如一条灯火长龙,将巴扎的热闹氛围推向了高潮,真把我的心说得痒痒的。离开大巴扎时,我心中满是不舍,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2025.7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