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香港
作者/王明军
朗诵/刘金玲
配乐合成/月影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枝一叶总关情
是一个充满纪念的季节
香江不会忘记
一百多年前的离去
九龙不会忘记
一百多年后的归来
维多利亚港不能忘记
那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紫荆花不能忘记
香江回归的28年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
难以褪色的是那段永远的记忆
回望香江的昨日今天
展望香港明天的辉煌璀璨
那一串串悠长的乐章穿越时空
漫过激情燃烧的心田
在喜庆回归28周年的日子里
面对初升的旭日东方
掬一份深深的情怀
燃一份心中的赤诚
点亮一个崭新的希望
把最新最美的祝福遥寄给你
那片令人魂牵梦萦的港湾
是一个令人回望的季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捧一曲百年流殇月
流一腔悲愤不圆情
翻开中国近代史画卷
重新走进香港那段苦难的童年
香港不会忘记
历史不能忘记
1842年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落后就要挨打,贫弱难以自尊
金鸥缺失,大辱奇耻
从此香江不再属于母亲
祖国山河破碎
母亲柔肠寸断,香江望眼欲穿
是一个喜庆的季节
1997年7月1日
那个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那个香江回归祖国的喜庆时刻
1997年全世界在注视着东方
1997年全中国在注视着香港
大国龙魄拍江暖,临月把酒祭轩辕
明明汉月,血风残照
百年屈辱,香江春晓
一百多年的水火风霜
一百多年的屈辱磨难
一百多年的渴望梦想
一百多年的不屈坚贞
定格在回归的瞬间
碧云彩霞,水绿山青
精彩绝伦,垂史丹青
游子梦中百年盼归的喃咛
母亲挂肚牵肠的望眼
终于走进梦圆喜聚的春天
是一个难忘的季节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一百多年了
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香港
母亲,我回来了
一百多年的屈辱
一百多年的等待
盼来了
终于盼来了那个等侯已久的归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时代变了,祖国变了,香港变了
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永远的站起来了
那个夜晚、那次回归、那份喜庆
永远定格在
香江畔、狮子山、维多利亚港湾
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回归祖国
香江儿女百年的梦想
发展富强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希望
只有历经风雨,彩虹才会辉煌
回归28年
香港历经风吹雨打
在风浪中强硬筋骨
28年回归
香港潮平海阔风劲帆悬
高度自治,香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书写了一串串起承转合的靓丽标点
春华秋实,雄关漫道
放眼神州,江山多娇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机遇和挑战同在,战斗正未有穷期
灿烂的紫荆花必定会芳香弥远
香港的明天、祖国的明天
一定会更加璀璨辉煌
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季节
维多利亚港
是东方之珠最炽热的抒情诗
是都市的繁华与海港的浪漫
是盛夏光年中交织出的独特韵律
清晨,维多利亚湾薄雾初散
在维多利亚港灿烂的阳光下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破浪而来
缓缓驶向维多利亚港
辽宁舰来了,山东舰来了
这里每一次钢铁巨舰的泊岸
都承载着更为深沉的情感羁绊
漂泊在外的游子终将归巢
那一刻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母亲颤抖的双手抚平了所有风霜
悠扬的旋律在记忆中回荡
“浪花永远依恋着大海的怀抱”
“浩瀚海洋始终托起浪花的梦想”
当山东舰的钢铁身躯
与维多利亚港的璀璨灯火交相辉映
无数仰望的眼眸中闪烁着晶莹
泪水浸润着这片热土
每一滴都诉说着不渝的忠诚
那是离散百年后最动人的重逢
真正的团圆远非形式上的重聚
而是血脉中流淌的呼唤
在岁月长河里终于寻得共鸣
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季节
海风轻拂间
维多利亚港如流动的梦幻画卷
展现山海交融的诗意
维多利亚港的壮阔与繁华
绘就绝美史诗
刻录历史与现代的传奇
山东舰来港那一天
深夜两点
有位叫阿兵的小伙爬上高高的山岗
只为了日出东方
朝霞洒满山岗之时
山东舰披着霞光出现的那一刻
看到他挥动的红星红旗
这是在用力呼唤咱“妈”
“我一直在这等您呀!”
这是在告诉咱“妈”
“香港的孩子早在这等您多时啦!”
阿兵摇的不仅是面国旗
更是十四亿中国人攒了百年的底气!
有一位70多岁的老伯哭了
“我终于等到了自家的航母!”
是呀,以前在维多利亚港
看到英国军舰那叫仰望
只有现在看到山东舰那才叫团圆
是一个充满记忆的季节
战舰缓缓驶离香江
山东舰航母编队已驶向新的航向
可它“种”下的“伞”
己经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撑起了万里晴空
这份跨越山海的情感共鸣
终将汇聚成推动“一国两制”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回顾送别现场
一幕幕感人画面
仿佛一场大型“Call back”
“水门礼”迎来送往
玉桂山上
香港民众自发架起“军强民乐”字牌
欢送山东舰航母编队
这既是对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时
官兵排出“国安家好”的最好回应
也是对祖国美好的祝福
挥旗、敬礼都是深情的致意
珍藏难忘瞬间
祝福祖国,祝福香港
期待下次再“舰”,热血滚烫!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