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之歌
——长山镇杏村张翠英三十二载用孱弱之躯支撑多难之家纪实
作者/李永水 诵读/李晓方
题记:谁说你是弱者,弱者的心胸哪有这样天高地阔?谁说你是弱者,弱者的骨头哪有这样如钢似铁……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然而,在鲁北,在一个普通的小村里,有一位普通妇女以她含辛茹苦为多灾多难之家默默地奉献和付出反证了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你是爱的港湾,你是家的脊梁。邹平县长山镇杏村中年妇女张翠英三十二年间用她孱弱的肩膀顽强支撑起有着三个病人,两个上学儿女的六口之家,用她超出常人的坚韧毅力和血汗辛勤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弱者”之歌。
张翠英六十来岁,中等个头。不多的交往中,我知道她是个爱说爱笑,快言快语的人。这始终是我对她生活重压之下那副头发斑白,皱纹纵横,腰背弯驼,面色憔悴的想当然印象不符,这在我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多少年不得开解。当我敲开大门近距离面对她时,只见她一头黑发衬托着红扑扑的脸庞,健美中透出一股特有的成熟。我说明了来意,她开朗的表情霎时变得凝重,沉重的话语慢慢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三十二年前,美丽贤淑的张翠英经人介绍嫁给了邻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丁忠义。新婚伊始,小两口互敬互爱,幸福甜美。转年生下了女儿,又三年生下了儿子,儿女双全,公公乐,婆婆喜,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陶醉幸福憧憬美好的时候,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一场场噩梦接连向他们袭来。一九九八年,婆婆脑出血瘫痪在床,家中顿时就像塌了半边天。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张翠英独自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任务,为婆婆请医煎药,端屎端尿。患有哮喘病的公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说:翠英啊,你太累了,还是我来吧。可张翠英对公公说:爹,您年纪大了,又有病,您照顾好自己就行了,我没什么。就这样,照顾婆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整整八年过去了。然而,命运的不公又一次降临。二零零六年春节刚过,丁忠义突然得了脑中风住进了邻村朋友开的诊所。到了第十一天上,公公又患上了偏瘫半身麻木。张翠英只好把公公送到诊所针灸治疗,自己同时伺候两个病人。她每天用人力三轮车把公公送到诊所,傍晚再把公公带回家,就这样往返十多华里,直到一个多月后丈夫和公公基本上能够自理。二零零九年春公公的病突然加重,不能动弹,加上原先的心脏病哮喘更加厉害,痛苦的呻吟声使张翠英夜不能寐,一夜间几次起来照顾。后来她干脆日夜守护在公婆身边,只有在倒插门的大伯哥和早已出嫁的小姑子前来探望时,她才得闲料理一下其他家务。看她实在太累,公婆提出由兄妹四人轮流照顾。张翠英一口拒绝:不行,那样轮流不但照顾不了你们,搞不好还会轮出闪失。就这样,她起早贪黑,一如既往的照顾公婆。半年过去了,那是七月三十日晚上,张翠英剥完了玉米已是午夜十二点,收拾完毕正准备睡觉,那屋传来了公公急剧的呻吟声,她赶紧穿好衣服去为公公服用了氨茶碱、 Vc 等应急药物,直到凌晨两点多,公公的病情才慢慢好转,渐渐睡去,而她却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她看公公还是不行,赶紧筹备资金直接把公公送到了医院,整整二十一天光输氧就输了七瓶,然而还是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直到八月二十一公公去世,她还是医院、家中两头忙,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只是人明显的瘦了一圈。
真是祸不单行啊。看到父亲去世,妻子又累成这样,丈夫丁忠义转年也患上了脑血栓。这让张翠英更是焦急万分,这可是俺家的顶梁柱啊,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办啊,此时正逢一双儿女刚刚交了学费,她东借西凑,打电话向远在张店的大伯哥和邻村的小姑子求援,及时把丈夫送到了医院,输了十天液,才使得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慢慢好转。这样一来,家中照顾病人和坡里耕精锄割就完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现在看来,很难想象出她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又是怎样千辛万苦熬过来的,可她只有一句话:认命,无怨声。
然而,老天爷给她的磨难不仅与此,又一次不幸恶魔般降临。二零一二年三月十三日,丈夫的脑血栓突然加重,四肢不能动弹,口舌不能言语,又住进了医院,整整十天。这段时间里她分身无术,只好请来了小姑子照料着婆婆,自己日夜守候着丈夫,使丈夫渐渐脱离了危险。但刚刚出院一个月,丈夫突发脑出血十分危险,第二次住进了医院,这一次治疗时间更长,从四月二十四日到五月二十日整整二十八天。就在他们回到家的当天夜里,老天下起了瓢泼大雨。风声、雨声、雷声,声声打击着这个屡遭不幸的家庭,点点叩击着这个历经磨难女人脆弱的心。风,越刮越紧,雨,越下越大,院中的积水从门缝往屋里淌,她赶紧找来瓢盆往外刮。然而刮出去的水还不如流进来的多,她只好找来破棉被、破衣服什么的挡在门口继续往外刮水。
雨持续下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凌晨三点多,雨渐渐小了,停了,她也累得一头倒在了床上,委屈的泪水如同雨水止不住淌了下来。是啊,一边是两口屋的两个病人,一边是如注的雨水横流,她一个女人怎么承受得了呢?可她就这样咬牙挺过来了。然而又有谁知道,这几个小时在她人生中是那样漫长,那样无助,她眼里的泪,心里的血淌得比雨水还要多啊!老天爷呀,你怎么就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女人这样的不公平啊,你就不能给她哪怕是一点点同情和怜悯吗?尽管这样,事后她还是这样自慰到:咱这还算是走运啊,老天爷等我们出了院才下这场雨,要不然这几十年的老坯屋非泡倒不可。哎哟,这个傻傻的女人哟,都这个份上了,你的心怎么还这么大,这么宽呢?你经历的磨难难道比孙悟空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还少吗?这一夜,对张翠英来说绝对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她来到坡里,快要成熟的小麦齐刷刷倒伏了一地,满坡的人们都在忙着捆扶小麦。望着眼前的一切,她心疼,焦急,一边是急需捆扶的小麦,一边是更需照顾的病人,她又一次遭遇分身无术的境地,怎么办?她心一横,随它去吧,大不了到时候戗着割,先照顾病人要紧。于是,她毅然回到家中,请来了医生为丈夫输上了药液。躺在床上的丈夫望着疲惫至极的妻子,心疼、愧疚一齐涌上心头。虽不能说话,这个从不轻易流泪的男人第一次泪水如注,湿透了枕巾。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恨啊,痛恨自己的病,堂堂七尺男儿不但撑不起这个家,还竟让自己的女人照顾。他更埋怨老天不公,老天爷啊,对我们的磨难咋就这样没完没了了呢?
果然,更大的不幸再一次降临。这年的八月二十七日,丈夫第三次住进了医院,治疗了整整半月,才遏制住了病情。这一年可以说是他们全家,更是张翠英的多事之秋。连续三次住院,光花费四万多元不说,坡里的庄稼减产一半,土豆、山药没顾得上管理,仅卖了一百四十元,其余的全部烂掉。面对这一切,张翠英又是自慰道:庄稼欠收了咱再种,钱花没了咱再挣,只要没耽误了病人就什么都值了。看看,她的心还是那么大,那么宽,怪不得全村人都夸她,就连邻村知道他们这个情况的人也都纷纷称赞她是个难得的好女人。婆婆语言困难,听说我要为张翠英写篇报导时,十分吃力的从嘴缝里蹦出了九个字:俺、媳妇子、比、俺、闺女、好……是的,张翠英小子逢人就说的话也证实了这媳妇子确实比亲闺女好:俺娘俺哥命好啊,摊上了俺这个好嫂子,要是没俺嫂子,这个家早就散了,现在想来,要是让我摊上这个家庭,我真做不到嫂子这样,俺嫂子是天底下第一个大好人啊。
的确,张翠英对待公婆是个好儿媳,对待丈夫是个好妻子,对待儿女是个好母亲,对待自己的娘亲更是一个好女儿。谁都知道她孱弱的肩膀不但苦苦支撑着这个连遭不幸的家庭,而且还义无返顾的挑起了照料娘家生活的重担。一早一晚去五里以外的娘家帮忙料理八十多岁的老母和稍有智障、四十多岁还未成家的弟弟。我说这可真难为你了,张翠英叹了口气:习惯了,这倒没什么,可最让我为难的就是遭人家笑话、白眼。那次我急用五十元钱跑了好几个门子都没借着。脚还没出大门,就听人家背后嘀咕:哼,有钱也不借,借了还不知道哪年才还。奥,是瞧不起咱,怕咱还不上哟。从那以后我自个儿能扛过去的尽量不去求人。但不管你瞧起我瞧不起我,我哪儿都不比你差,家中的困难也是一时的。再遭白眼全当没看见,那些闲话全当耳旁风,要不是这样,现在我还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呢。张翠英如是说。豁然间,我心头原先的疑问一下有了答案:是她的性格使然,大度使然,智慧使然,是她智慧大度的心态成就了她坚强乐观的性格。当我问她是什么信念支撑她面对重重磨难与这个不幸之家不离不弃时,她是这样说的:认命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我既然进了这个家就与他们融为一体了,这可能是我们这个家从老辈人传下来的家风吧。她说的这个"传下来的家风"我知道指的是什么,就是"孝"和"义"两个字。她大伯哥和丈夫的名字分别取"忠孝"和"忠义"二字,就是教诲世世代代对老人尊敬孝顺,对事理公正合宜。这大概就是她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如此这般的笑对磨难,痴心不改的根本原因吧,说到底,这更是是一个爱心使然,是爱心让她忠贞不渝,是爱心让她如此坚强。
现如今,婆婆瘫痪在床已整整二十七年,丈夫也瘫痪十年之多,近万个日日夜夜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那样的短暂,但对张翠英来说却是如此的漫长。然而这条充满坎坷的漫长之路她还将无怨无悔的走下去,继续抒写这人世间罕见的弱者强音。早些年,她买上录音机为婆婆解闷,给丈夫买上轮椅推着丈夫游玩散心。丈夫不能说话,时间长了,她揣摩出了一套与丈夫交流的专业手语,实在看不懂时,就让丈夫把要说的话写在她手心上,吃喝拉撒睡照顾得及时到位。现在,每逢苑城大集,人们总会看到她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丈夫和轮椅去赶集。到集上后,她竟以自己不足百斤的孱弱之躯熟练的把体重二百来斤的丈夫扶上轮椅,推着丈夫买卖、散心。看着她丈夫那幸知足的表情,看着她那乐观自信的笑脸,人们不禁惊奇、羡慕,敬佩的眼神纷纷为她送上美好祝福:好人终有好报。
在这里,我也要用我的歌祝福好人张翠英:你的故事感动了我,我要为你唱支动人的歌。歌唱你大海一样的情怀,歌唱你高山一样的魂魄,歌唱你大地一样的平凡,歌唱你蓝天一样的圣洁。我愿化作心空的彩虹,装扮你人生如歌……

李永水,中共党员,歌词作者。业余创作半个世纪,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与人合作歌曲千余首,获奖百余项。创作理念: 把词写在家乡大地上,把歌唱到乡亲们心坎上。

李晓方,中共党员。一个热爱朗诵的70后,希望能用朗诵表达文字的优雅,用声音传送世间之美好。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