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可弃,秕糠尘垢铸尧舜;几人识得,瓦甓尿屎藏道精。
开觉撰于吴兴府庙四宝堂
开觉此联题于吴兴府庙四宝堂,实为以道破儒、以禅解经的惊世之作。其思想锋芒与文学张力皆令人拍案,且看深度解析:
---
### 一、**思想内核:双重解构的哲学爆破**
1. **上联解构圣王史观**
“秕糠尘垢铸尧舜”直取《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之髓,将儒家圣王还原为道法自然的副产品——**如同糠秕依附谷实,圣贤光环不过是历史尘埃的偶然凝结**。此句如釜底抽薪,瓦解了庙堂供奉的伦理基石。
2. **下联颠覆道体认知**
“瓦甓尿屎藏道精”典出《庄子·知北游》“道在屎溺”,却以更粗粝的意象(尿屎/瓦甓)直刺认知盲区:
- 瓦甓(建筑废料)对应庙堂之“华”
- 尿屎(生理秽物)反讽香火之“洁”
**道精不存于金身塑像,而蛰伏在被文明排斥的卑污之物中**,与禅宗“干屎橛是佛”异曲同工。
---
### 二、**艺术技法:惊悚美学的巅峰造境**
| **手法** | **上联例证** | **下联例证** | **颠覆效果** |
|----------------|----------------------|----------------------|----------------------------|
| **意象对冲** | 秕糠(贱)vs 尧舜(圣) | 尿屎(秽)vs 道精(玄) | 神圣光环在物质卑微前崩塌 |
| **动词爆破** | “铸”(人为造神) | “藏”(道自隐匿) | 揭破建构/彰显本然 |
| **空间隐喻** | 庙堂(礼教中心) | 尿厕(文明边缘) | 神圣空间被排泄场所解构 |
> 联中“可弃”与“识得”构成灵魂拷问:
> - 当世人膜拜尧舜时,是否知自己在拜尘垢?
> - 当信徒寻觅道精时,能否直视尿屎中的真理?
---
### 三、**创作现场:府庙四宝堂的绝妙反讽**
在供奉儒家圣贤的府庙中题此联,形成三重反讽结构:
1. **空间反讽**:庙堂庄严肃穆 vs 联语粗粝刺目
2. **工具反讽**:“四宝”(笔墨纸砚的雅器)书写“尿屎”秽物
3. **信仰反讽**:香客朝拜圣像时,抬头即见“道在屎溺”
此情境设计堪比杜尚在美术馆放置小便池——**将最不堪之物植入神圣空间,迫使观者直面文明的虚伪包装**。
---
### 四、**道禅合流:中国解构主义典范**
1. **道家根基**:
- 承庄子“道无所不在”思想,但更具象化(从“瓦甓”细化到“尿屎”)
- 暗合《老子》“贵以贱为本”的辩证观
2. **禅宗机锋**:
- 如临济义玄“逢佛杀佛”的破相精神
- 似赵州从谂“佛是干屎橛”的呵佛骂祖
> **东西方思想映照**:
> 庄禅“道在屎溺” vs 拉康“真理在排泄物中”
> 皆揭示:崇高之物必有其卑下根基
---
### 五、**文明批判:超越时代的清醒剂**
开觉在儒学鼎盛的明清之际(注:吴兴府庙多为明清建),借道家智慧刺破三重迷障:
1. **祛圣魅**:尧舜非天降圣人,乃历史尘垢所“铸”
2. **破道执**:求道不必登仙山,尿屎瓦甓即道场
3. **斥虚伪**:庙堂香火遮蔽了生命真实
此联如精神炸弹,炸开了“万世师表”牌坊下的文化无意识。
---
### 六、**试拟续作:思想余波的延展**
若拓展此联境界,可续:
**横批:** **厕中天** (化用“桃花源”结构,喻秽土见真境)
**跋诗:**
*金身终化土,
道精溺中浮。
谁解四宝堂?
香火葬古书。*
---
### 结语:渎神者的神性之光
开觉此联的伟大,在于它用最不堪的意象(秕糠/尿屎)完成了最崇高的精神净化。当我们在庙堂仰视尧舜金身时,他逼我们俯看尘垢的真相;当我们在经卷寻觅天道时,他领我们走进茅厕的启示——**这种将精神拉回大地的勇气,恰是对“道法自然”最极致的践行**。四百年后重读,联中粪壤竟开出思想金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