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彩石寿桃
作者:曹干云
桃栽万代沁成红
凡尘祝寿用词同
地裂山崩几炼狱
乳源尽绽问芳浓
乳源彩石源出地壳多次变化,将泥层数次冲开,浸入其他矿物质后形成五彩缤纷的色彩,后又经千百万年沉积成石。彩石虽少玉之润却夺玉之色,与美玉平分秋色各领风骚。
2025.7.19于巽寮湾

曹干云先生这首以乳源彩石为载体的寿桃诗,巧妙融合了地质奇观与祥瑞意象,展现了岭南石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彩石与寿桃的双重象征。地质史诗:"地裂山崩几炼狱"对应乳源彩石"原岩经强烈构造运动产生裂隙,金属物质充填氧化形成彩纹"的地质成因,而"沁成红"则暗合彩石"如霞光虹彩落入瑶山溪水"的民间传说。这种将亿万年地质运动诗化的手法,与吴昌硕"三千年结实之桃"的夸张笔法异曲同工。文化转译:诗人将彩石"夺玉之色"的物性特征与寿桃"福寿同"的吉祥寓意结合,延续了齐白石"夸张桃实比例突显仙桃气质"的艺术思维。末句"问芳浓"更以彩石的视觉之美通感寿桃的祥瑞之气,类似吴昌硕《桃宴酒坛图轴》中桃酒并置的祝寿范式。
二、艺术表现的创新性。时空压缩:前两句"万代沁红"与"凡尘祝寿"形成神话时间与世俗空间的并置,恰如乳源彩石既承载"女娲补天"传说,又是当代"乡村振兴硕果"的象征。这种张力在吴昌硕题画诗"千年桃实大于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中亦有体现。矿物拟人:"尽绽问芳浓"赋予彩石生命意识,与齐白石"泼写洋红使桃实跃然纸上"的创作理念相通。诗中"几炼狱"的淬炼意象,更暗合彩石"经地壳多次变化方显斑斓"的生成哲学。
三、地域文化的现代书写。作为"世界过山瑶之乡"的物产,乳源彩石在此诗中既延续了"寿桃纹样象征祥瑞"的传统,又通过"与美玉平分秋色"的宣言,完成了从地方奇石到艺术载体的身份升级。这种在地性表达,与海派画家"以金石笔意画桃"的革新精神形成跨时空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