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粤志愿潮:当2400万微光汇成星河 ——热烈祝贺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文/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 池朝兴
2025年7月19日
7月18日,广州。王凤丽——这位“中国好人”称号获得者——将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现场精神,同步传至天河好人文明交通疏导队微信群,这是一场关于爱心与责任的接力——
这些天,“中国好人”王凤丽组织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保洁二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区城管局举办的《信念与责任》主题讲座,动员所有员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履行保障城市环境、服务市民生活的职责使命,更好地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召开。
广东好人吴志刚,誓言“‘好人’荣誉需再立新功”,正带领交通疏导队为全运护航;
“益+医=爱”发起人肖金,以千万善款照亮贫困患者生命,300万粉丝见证公益力量;
“最美街坊”谭建鹏,从跳江救人到守护城市街巷,深情诠释“小岗位情系大国防”;
“最美红棉老兵”覃兆福,坚持在天河公园志愿驿站和河涌巡查等公益活动中服务,志愿服务超万小时;
退休干部池朝兴,活跃在社区治理、红色宣讲等多条战线,余热生辉。
环卫队伍中的蒲健、邓本美、郭丽等等,等等,经常在马路清扫岗位上、文明交通疏导的公益活动中付出努力,任劳任怨、积极奉献!
...... ......
此刻的会场内,2400万广东注册志愿者的磅礴力量在此凝聚。这场大会不仅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3.6万港澳志愿者的服务足迹,更标志着“志愿广东”建设进入全新阶段: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网络将在2026年底前基本建成。
01 志愿广东的体系化跃升
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此次大会,远非一次常规会议。它吸纳了来自各地区各行业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联合会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会议现场,380个会员单位与23名个人会员共同见证联合会的扩容升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广东狮子会等一批专业组织增补为副会长单位,标志着行业力量深度融入志愿服务枢纽体系。
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崔建军在大会上的论断掷地有声: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实践。
在制度设计层面,广东正加速构建“政策赋能、资源赋能、创新赋能”三位一体的促进体系。最新印发的《工作指引》明确要求强化枢纽、专业、引领三大功能,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这一制度设计使广东志愿服务摆脱零散化状态,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坚实迈进。
02 数字时代的志愿创新
“指尖轻点,民情直达”——大会现场,一个专属微信工作群的建立,标志着广东志愿服务进入即时化、扁平化的新阶段。这背后,是广东多年来在志愿服务数字化领域的开拓性探索。
广东志愿服务创造多个“全国率先”,其中“i志愿”系统成为关键载体。这一系统不仅联通“粤省事”“信用广东”,更实现与澳门志愿平台互联互通。截至目前,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超1400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超7亿小时。
顾作义会长提出的激励机制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推广志愿时长计入学分、“时间银行”服务兑换、社区服务积分兑换、企业“带薪志愿假”等多元激励方式,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动能。这些措施正逐步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奉献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回馈。
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i志愿”系统已吸纳港澳注册志愿者超3.6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超80万小时。一个具有世界视野、中国特色、湾区特征的“志愿广东”新格局正在形成。
03 凡人微光照亮湾区
当聚光灯投向基层,那些平凡志愿者的身影构筑起广东最温暖的风景线。光荣在党五十年的七旬老党员池朝兴的“民情联络工作专辑”,承载着四十余篇浸透汗水的文字。这位银发长者用“民意码上说”撬动城市治理顽疾的故事,让“民呼我应”从口号变为央视新闻百万点击量的民生实践。
在专业服务领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多语言志愿服务队获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这支队伍以专业之力服务全球市长论坛、“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等数百场国际会议,让志愿者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
崔建军部长在大会上的赞颂道出了志愿者精神的真谛:“每一个志愿者都是自带光芒,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值得尊敬。”这些微光汇聚,正形成南粤大地上最璀璨的文明星河。天河区石牌街、五山街民情联络员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在领导重视下,池朝兴通过多渠道和“民意码上说”推动解决非机动车占道难题;赖颖媚为老旧小区点亮40盏楼道灯;邱穗冬将长者饭堂从诉求变为现实——这些“微治理”正是志愿服务嵌入社会治理的鲜活切片。
雨后清晨七点的天河立交桥底,钢铁洪流奔腾不息。在这座城市急促的心跳声中,一抹抹“志愿红”如火焰般在湿漉漉的晨光中跃动——“广东好人”、领队吴志刚精神抖擞,76岁的“广东五星志愿者”池朝兴银发微扬,“广东好人”徐桂容目光如炬,“广州好人”何卫红、林洁手势坚定,“最美红棉老兵”覃兆福身姿挺拔......当“好人”走出荣誉殿堂,当老兵守护斑马线,当古稀长者立于潮涌车流,他们共同挥动的文明引导旗,为广州的早高峰注入了一股温热的暖流。
会议闭幕之际,微信工作群的二维码仍在各社区群组间流转。当广东狮子会的专业力量与广外多语言志愿服务队的国际视野在联合会的平台上碰撞,当七旬老党员的“民情笔记”遇上“i志愿”系统的数据洪流。
志愿之路没有终点站,每一次出发都是起点站。顾作义会长的这句话,恰是广东2400万志愿者共同的精神坐标。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