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车站里的热乎人情
六月,骄阳似火,丹凤汽车站如巨大蒸笼,闷热难耐,虽未入伏,却已将候车人紧紧裹住。
候车区里,空调扇送出的风暖烘烘,混着汗味、旱烟味与山货土腥味,熏得人后脖颈黏糊,汗珠直冒。穿补丁汗衫的老周,脱胶鞋放一旁,盘腿打盹,破草帽盖脸,脚边敞口蛇皮袋装着带泥玉米。邻座抱娃婶子怕孩子踢翻袋子,扯蓝布头巾盖上,轻声哄娃。老周迷糊中笑道:“他婶,娃想吃尽管拿,自家种的。”这时,院子里司机大喊:“商州的车来啦!赶紧上车,马上开!”众人瞬间来精神,起身收拾行李。
扎红头巾的张大姐,匆忙背起装核桃的麻袋,因动作猛,口子没系紧,核桃滚落。前头年轻后生赶忙帮忙捡,手被染黑不在意,笑道:“婶,您这核桃饱满,收成肯定好!”张大姐道谢,咧嘴笑:“借你吉言,卖钱给孙买书包。”不远处,几个老汉围着军用水壶推让。“兄弟,天热,你多喝点,别路上渴着。”“我够了,你嘴唇都起皮了,快喝。”卖茶叶蛋的刘婶看不下去,塞几个蛋给他们:“别客气,吃几个垫垫。
这未入伏就酷热的日子里,车站中这些带泥土味的对话与互助,比空调扇的风更让人舒心。这小车站,装满老百姓热乎实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