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我崇拜的封建帝王之一,他在位六十年,立下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伟业,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康熙大帝通过军事、政治和外交手段巩固了大清朝的疆域统一,并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首先是巩固了现存疆域。康熙帝从1688年到1697年通过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稳定了蒙古各部。通过1685到1689年的雅克萨之战驱逐沙俄势力,并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疆域为中国领土。其次是削平三藩与收复台湾。康熙帝通过军事手段从1673到1681年平定吴三桂等三藩割据势力,彻底消除地方割据隐患,强化了中央集权。随后于1683年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并派兵驻防,加强了对东南沿海的控制,实现了中央管辖,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其三是发展经济与繁荣文化,使大清出现万国朝拜的鼎盛局面。经济政策上停止圈地,鼓励垦荒,蠲免钱粮,共减免赋税545次,并实施“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文化传承上,编纂了《康熙字典》等典籍,推广汉文化并学习西方科技,推动了文化繁荣。仅从上述几点,便使康熙帝成为千古一帝而名垂青史。
而当我逃避据说是六十年来最强的高温,来到塞罕坝这个曾经的木兰围场现在亚洲最大的机械林场避暑时,在浩瀚无垠的林海和清凉爽朗的气候中享受先人前辈馈赠的惬意时,自然而然就想到在此发生的那次重大事件。于是我在清清凉凉且阴云遮日的七月中旬的一个上午,怀着崇敬与缅怀的心情,在弯弯绕绕起起伏伏的山间公路上小心翼翼地开车来到了康熙点将台拜谒,感受三百多年前那场康熙御驾亲征点将挥师一声令下战马嘶鸣硝烟四起杀声震天的剿灭噶尔丹叛乱大获全胜的战争场面。
这个名叫康熙点将台练兵台亮兵台等几个名字的地方,就位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阴河林场景区内,是一座海拔1874米、面积近万平方米,高32米的孤立巨岩,在平缓的山巅上突兀着,是那么的孤傲挺拔和茕茕孑立。褐红色的岩石狰狞地裸露着,似要随时砸下来,被虔诚的游人用数不清的松木和枝条支撑在岩石的悬空处,也有祈祷平安的因素弥漫着。我沿人工修筑的台阶气喘吁吁地登上顶部,东西狭长的石台中央,硕大威严的金盔铁甲的康熙青石雕像端坐在宽大的龙椅上,目光如炬,凝视俯瞰着莽莽苍苍的林海,数不清的人工落叶松林环绕在康熙大帝周围,不正如一列列正在等待康熙一声令下立马出征的将士吗?
说噶尔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叛乱分子是毫不为过的,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他本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万民朝拜的活佛。而桀骜不驯对疆土权欲的渴望达到无以复加程度的噶尔丹挥鞭策马,以血腥手段镇压了蒙古各部,征服哈萨克,灭掉了叶尔羌汗国,称霸西域。又屯兵乌兰布统,坐镇驼山,觊觎起大清国的疆土和帝位来,给大清朝带来极大威胁,成为悬在康熙大帝头顶上的一把利剑,亦是康熙大帝最大的一块心病。剿灭噶尔丹便升格为大清朝的头等大事。甚至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编剧设置了康熙将女儿蓝齐儿许配给噶尔丹安抚其不要对大清朝有反叛侧目之心,并且演绎出了噶尔丹迎娶蓝齐儿两人恩爱并生下儿子的情节,这是没有史实依据的,纯粹是编造的故事增加电视剧的精彩情节而已。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1690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九年,为了剿灭噶尔丹分裂分子的叛乱,康熙皇帝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在此点将台上,康熙发布诏令,任命其兄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任命其弟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八月一日黎明,清军整列队伍,分兵向乌兰布通进发,正式开始了剿灭噶尔丹的战役。正午清军便逼近噶尔丹的老巢“驼城”。一声号令,杀声震天,驼城硝烟弥漫。从八月一日正午,一直激战至八月三日黄昏,噶尔丹部下二万余人大部阵亡,康熙大帝的舅舅佟国刚在激战中以身殉国。清军虽也损失惨重,但大获全胜。康熙皇帝率部凯旋而归,又登临此台检阅得胜班师的清军将士,因此又名亮兵台。噶尔丹侥幸漏网逃脱。后康熙大帝又两次御驾亲征噶尔丹,噶尔丹势力日渐消弱式微。康熙又在滦河上游的闪电河畔,召集了内外蒙古四十九旗王公举行多伦会盟,以加强蒙古各部的团结,孤立了噶尔丹,使之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于一六九七年服毒自杀,从而使大清北部边疆保以稳固。准噶尔汗国最终被大清灭亡,其疆域也回归大清国版图,大一统的江山终被一统。
如今,点将台四周方圆数十公里均为郁郁葱葱莽莽苍苍的人工落叶松林。草原、森林、山川、沟谷浑然有序,和谐共处,交相辉映,自然风光多姿旖旎。特别是酷暑时节,这里便成为避暑天堂,气温多在十几度到二十几度之间,富氧离子高达近二万,极宜休闲度假养生。清晨观日出,初升的阳光自带霓虹,在丛林间霞光绚丽交织,令人神魂迷离。细雨蒙蒙中登峰观景,林海晶莹的水珠挂满枝头,闪闪莹光,晶晶如玉,轻吮沁脾,微熏沉醉。置身于茫茫林海中,漫步在林中松软的松针地毯上,轻拨婀娜多姿摇摇曳曳没膝的如茵绿草,嗅嗅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花香四溢弥漫,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蝴喋,松鼠,叫不上名的鸟儿,在眼前翩翩起舞活蹦乱跳,狍子、鹿、黑禽鸡时时映入眼帘,令我们惊奇不已大呼小叫童心复萌。重又登上亮兵台,嘶杀的声音已遁去,硝烟已幻化为山岚升腾缥缈,环顾四周,林海盈目绿波云涌,清风习习凉爽沁魂。几代育林人矗立的林海丰碑,与领略当年康熙大帝点将阅兵的恢宏气势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属无可匹敌之伟业,永将彪炳史册,供今人和后人永续缅怀,且须臾不可忘却。三百多年前清军将士的身躯与灵魂不正如眼前齐齐整整高耸云端的落叶松吗?有诗云:“孤石云举万绿丛,登临远眺八面风。点将声声随云去,滔滔林海百万兵。”此比喻甚绝妙。(2025年7月16日夜至17日晨)
作者简介
马志平,男,河北省河间市人。微信呢称:马马虎虎。1962年出生于黑龙港河流域一个名为邢各庄村的农民家庭,家庭成份富农却贫困潦倒,自懂事起便深感屈辱歧视,受惠于父母的敦厚教诲和姐妹弟弟的无私付出,得以在维艰的生活生存状态下读完高中,在恢复高考后的1980年参加高考,虽分数极高却报考志愿无一录取,终抱憾被河北师范大学沧州师资班即现沧州师范学院收留。学业完成后,本该当一名中学教师,却又阴差阳错进了机关,做了秘书当了公务员。始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起草领导讲话报告文件成为工作主业,并对文学创作产生浓厚兴趣。繁忙的工作间隙,由感生情写出了诸多文学作品,在报刊杂志及后网络发表,累积达百余万字。先后出版有《情感驿站》、《我的灵魂需要文学的抚慰》和《凝望岁月》三部散文随笔集,约一百万字。编著有《法官文论》、《马志平论文集》、《河间市检察志》等数部专著。曾获《长城》文学奖及河北省委先进文字工作者等荣誉。在河间县市政府县市委两办担任科员秘书副主任副秘书长近二十载后转行从事法律工作。曾供职于河间市人民法院和河间市人民检察院,任党组副书记,四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检察官,二级调研员。现退休。以鉴瓷赏壶著文笔会自驾云游品茗小酌谈经论道雅集漫度聊以打发暮岁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