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的流转中,总有一些地方,能让心灵找到栖息之所,邯郸市的北响堂山风景区与响堂山民俗村便是这样的存在。它们宛如两颗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散发着历史与生活交融的独特魅力。
踏入北响堂山风景区,连绵的山峦像是大地的巨龙,蜿蜒起伏。山上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山风轻柔,带着草木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仿佛在一步步走进历史的深处。

北响堂石窟,无疑是这座山最璀璨的珍宝。当站在石窟前,那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历经岁月的洗礼,虽有斑驳的痕迹,却依旧散发着震撼人心的艺术光芒。走进石窟,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他们的面容、姿态,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虔诚。那低垂的双眸,仿佛在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似在诉说着慈悲与宁静。石窟内的壁画,色彩虽已不再鲜艳,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出当年的绚丽。这些壁画内容丰富,有佛教故事、有飞天仙女,它们就像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记录着那个时代的信仰与文化。

走出石窟,心中还沉浸在历史的震撼中,而响堂山民俗村又以它独特的烟火气,将我拉回了现实的温暖。踏入响堂山民俗村,就像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古朴与宁静的气息。
村口,几株古老的槐树肆意舒展着枝干,繁茂的枝叶在头顶交织,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斑驳的树皮,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刻满了沧桑。树下,几位老人坐在石凳上,悠闲地聊着天,手中的蒲扇不紧不慢地摇着,扇出的是生活的悠然与惬意。偶尔,有一两只小狗在他们脚边追逐嬉戏,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的生气。

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道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石窑洞。这些窑洞是当地村民用 “箍窑” 技艺造就而成,冬暖夏凉,经久耐用,代代相传,构成了独特的石窑洞村落。青色的石板上,布满了岁月打磨的痕迹,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足音。窑洞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有些窑洞的门口,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色彩鲜艳夺目,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喜悦。
村里的东方红大食堂,宛如一个时光的坐标,将人们带回到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门口张贴的海报、墙上悬挂的标语,无不透着浓浓的复古情怀。走进食堂,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仿佛还能看到曾经人们在这里围坐一团,欢声笑语、共话家常的场景。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食材大多取自当地的田间地头,新鲜而又健康。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一盘盘香气四溢的农家小炒,每一口都饱含着家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民俗村换上了另一番迷人的模样。明月高悬,繁星点点,柔和的月光洒在石窑顶上,给整个村子蒙上了一层银纱,如梦如幻。民宿小院里,游客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着旅途的见闻和生活的感悟。远处,传来悠扬的音乐声和欢快的笑声,那是百姓大舞台举办演出表演。寻着声音走去,只见舞台上,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载歌载舞,台下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刻,民俗村的夜晚充满了活力与欢乐,让人陶醉其中。

响堂山民俗村,它是岁月沉淀的宝藏,是民俗文化的栖息地,也是心灵的归处。在这里,旧时光与新生活交织碰撞,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乐章。离开时,心中满是眷恋,期待着下一次与它重逢,续写这段美好的时光。
此时,心中感慨万分,在这一天的时光里,我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又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北响堂山风景区与响堂山民俗村,一个是历史的沉淀,一个是生活的延续,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对岁月的厚重与生活的多彩有了更深的理解 。(张海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