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1
村支书李建国的儿子李小军在乡中学读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天下午,李建国正在村委会开会,电话突然响了。
"喂,是李小军家长吗?"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的女声,"我是乡中学的教务主任刘梅,请你马上来学校一趟。"
李建国心里一沉:"刘主任,出什么事了?"
"你儿子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了!"刘梅的声音冷冰冰的,"性质很严重,校领导要求见家长。"
挂断电话,李建国匆匆交代了几句就往乡里赶。一路上,他百思不得其解——小军从小诚实,成绩又好,怎么可能作弊?
乡中学教务处里,李小军低着头站在墙角,眼圈通红。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人坐在办公桌后,旁边站着个满脸横肉的男老师。
"你就是李建国?"中年女人抬头打量着他,"我是刘梅。你儿子今天数学月考,被张老师发现偷看小抄。"
李建国走到儿子身边,轻声问:"小军,怎么回事?"
李小军抬起头,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爸,我没作弊!那张小抄不是我的,我不知道它怎么在我抽屉里!"
"还敢狡辩!"张老师猛地一拍桌子,"我亲眼看见他从抽屉里拿出来的!"
李建国注意到儿子右脸颊有个红印子,像是被人打的。他强压怒火:"张老师,就算孩子有错,也不能动手打人吧?"
"谁打他了?他自己心虚撞的!"张老师矢口否认。
刘梅推了推眼镜:"李书记,这事影响很坏。按照校规,考试作弊要记过处分,还要在全校大会上做检讨。"
李建国看着儿子委屈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深吸一口气:"刘主任,这事有蹊跷。我要求重查。"
刘梅和张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重查?你是谁呀,你以为这里是涧水河村呢?一手遮天!"
"哈哈哈"李建国冷笑一声,"那我要见校长。"
"校长去县里开会了。"刘梅不耐烦地摆摆手,"总之处分已经定了,你签字吧。"
李建国拿起处分通知书,看到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落款处有王副乡长的签名——作为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他有权干预学校事务。
"好,很好。"李建国把通知书折好放进口袋,"这事没完。小军,我们走。"
走出校门,李小军终于忍不住哭出声:"爸,我真的没作弊!同学们都看见了,是张老师硬塞了张纸条到我抽屉里..."
李建国搂住儿子的肩膀,心如刀绞。他明白,这是王副乡长在报复,而且选择了最卑鄙的方式——对一个孩子下手。
"爸相信你。"他轻声说,"这事爸会处理。你先回家,别让妈担心。"
送走儿子,李建国站在乡中学门口,望着不远处乡政府的大楼,拳头不自觉地攥紧。姓王的,你动我可以,动我家人,这事就过不去了。
2
李建国的妻子王淑芬在村里开了间小杂货店,卖些日用品和农资,勉强补贴家用。李建国刚刚回到家,就听见妻子在店里跟人争吵。
"凭什么说我卖假货?我这儿的东西都是正规渠道进的!"王淑芬的声音里带着委屈和愤怒。
李建国看见两个穿制服的人正在货架上翻检,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封条。"怎么回事?"李建国问道。
"李书记,"年长些的执法人员转过身,"我们是乡工商所的。接到举报,说你家店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在依法进行检查。"
王淑芬急得直跺脚:"建国,他们一进来就说要查封,根本不听我解释!"
李建国扫了一眼所谓的"举报材料",上面列举的所谓假货——某品牌洗衣粉、农药和种子,都是他从县里正规批发市场进的货,发票一应俱全。
"同志,这中间肯定有误会。"李建国从柜台下拿出进货单,"你们看,这些都是有正规手续的。"
年轻些的执法人员接过单据看了看,表情有些犹豫:"刘所,这单据好像没问题..."
"你懂什么!"被称作刘所的中年人瞪了下属一眼,"现在假货仿真度很高,单据也能造假。先把店封了,等抽样检测结果出来再说。"
李建国注意到店外围观的人群中,杨百万正叼着烟,一脸幸灾乐祸。他顿时明白了举报人是谁。
"刘所长,"李建国压低声音,"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王副乡长给了你什么指示?"
刘所长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李建国!你这是什么态度?我们依法办事!"
"依法?"李建国冷笑一声,"好,那我现在就给县工商局打电话,问问他们知不知道乡工商所大清早跑来封一个合法经营的小店!"
说着,他抓起电话,翻出通讯录里县工商局副局长的号码——那是他初中同学。刘所长的脸色变了,急忙按住李建国的手:"李书记,别激动嘛...这样,我们先取样回去检测,店就不用封了,等结果出来再说。"
最终,工商所的人拿了几样商品"抽样",灰溜溜地走了。杨百万也悻悻地离开,临走时还狠狠瞪了李建国一眼。
王淑芬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建国,这日子没法过了...他们这是要把咱们往死里逼啊!"
李建国搂住妻子的肩膀,不知该如何安慰。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王副乡长的报复会越来越狠。但更让他担心的是,村里已经有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一家了。
"妈,我回来了。"李小军背着书包走进来,脸上还带着昨天的淤青,"刚才路上有人朝我扔石头,说我是'作弊犯的儿子'..."
王淑芬一把抱住儿子,哭得更厉害了。李建国站在店门口,望着这个他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村庄,第一次感到如此陌生和寒冷。
3
村委会的晨会上,气氛异常沉闷。李建国刚宣布完县里关于秋收工作的安排,会计老张就欲言又止地举起了手。
"老张,有话直说。"李建国合上笔记本。
"李书记,"老张搓着手,"那个...村里有人传言,说你故意卡着河滩地的承包申请,是想自己独吞..."
李建国眉头一皱:"什么河滩地承包?"
"就是杨百万想承包的那片地啊。"老张压低声音,"他说你不同意他承包,是因为你自己想搞开发,还说你跟县里什么公司都谈好了..."
李建国气得拍案而起:"胡说八道!那片河滩地是村集体财产,杨百万想用每亩五十块钱的白菜价承包三十年,我当然不能同意!"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几个村干部低着头不说话。李建国环视一圈,发现平时支持他的几个人今天都躲着他的目光。
"你们...都相信这些谣言?"他声音有些发抖。
治保主任老王叹了口气:"李书记,我们不是不信你。只是...最近村里风言风语太多了。有人说你儿子作弊是事实,说你老婆卖假货被查了,还有人说看见你经常往县里跑,跟一些老板吃饭..."
李建国感到一阵眩晕。他往县里跑是为了给村里争取扶贫项目和修路资金,怎么就成了勾结商人?这些谣言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目的就是离间他和村民的关系。
"好,既然话说到这份上,"李建国深吸一口气,"我李建国今天就当着大家的面表个态:第一,我儿子没作弊,这事我会讨个公道;第二,我老婆的店手续齐全,不怕查;第三,河滩地是全村人的财产,任何人想承包,必须公开招标,按市场价来!"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至于那些谣言,我懒得一一解释。我只问一句——我李建国当村干部这二十几年,可曾占过集体一分钱便宜?可曾做过一件对不起乡亲们的事?"
会议室里更安静了,只能听见窗外风吹杨树的沙沙声。良久,妇女主任刘婶站了起来:"建国啊,婶子信你。可这年头,好人难做啊..."
散会后,李建国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知道,王副和杨百万的阴谋已经初见成效——村干部开始怀疑他了。接着,一旦失去村民的信任,他这个村支书兼村长还怎么当?
正想着,电话响了,是县纪委的老同学周明。
"建国,你上次反映的王副乡长克扣扶贫款的事,有眉目了。"周明的声音很严肃,"不过你要小心,王德贵在县里有人,已经有人给我打招呼,让我'适可而止'。"
李建国精神一振:"有证据吗?"
"有,但还不够。我们查到他在县城有两套房子,儿子还在省城买了车,以他的工资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周明顿了顿,"对了,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有人往纪委寄举报信,说你贪污村里的扶贫款。"
李建国苦笑一声:"果然来了...老周,你信吗?"
"我要是信,还会给你打这个电话吗?"周明叹了口气,"不过建国,这事你得抓紧收集证据自证清白。王德贵背后的人能量不小。"
挂断电话,李建国走到村委会门口的宣传栏前,看着上面贴着的村务公开栏。阳光照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上——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清清楚楚。他突然有了主意。
4
第二天一早,涧水河村委会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全体村民注意了,今天上午九点,在村委会门前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公开村财务收支情况,请每户至少派一人参加!"
不到九点,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就挤满了人。李建国让人搬来几张桌子拼成主席台,上面摆着几大本账册和一台投影仪。
"乡亲们,"李建国站在桌前,声音洪亮,"最近村里关于我和村委会有很多传言。今天,我把村里近三年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公开给大家看,有什么问题,当面问!"
他打开投影仪,将账目一页页投射在临时挂起的白布上:"这是县里拨的扶贫款,二十万整,到账日期是7月25日。发放明细在这里:赵冬梅家修房补助五千,王老憨家危房改造八千..."
随着一笔笔账目公开,村民们的表情从怀疑渐渐变成了信服。李建国特意请来乡财政所的小王做见证——他是所里少数敢说真话的年轻人。
"我可以作证,"小王推了推眼镜,"李书记为了这笔钱,跟王副乡长吵过好几次。最后是李书记直接找到县里,款子才下来的。"
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李建国趁热打铁:"至于河滩地的事,我这里有杨百万的承包申请书,大家看看他出什么价——每亩五十元,承包三十年!而市场价至少每亩两百!"
"太黑心了!"赵驼子喊了出来。
"这不是明抢吗?"更多人附和。
李建国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躲在后面的杨百万。两人目光相接,杨百万慌忙低下头,挤出人群溜走了。
"还有,"李建国拿出手机,"这是我儿子被冤枉作弊那天,我在乡中学录的音。"
他按下播放键,手机里传出张老师嚣张的声音:"谁打他了?他自己心虚撞的!"以及刘梅那句"重查?你是谁呀,你以为这里是涧水河村呢?一手遮天!"。
"我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年年三好学生,他会作弊?"李建国声音哽咽,"就因为我坚持原则,不让某些人占集体的便宜,他们就拿一个孩子出气!"
广场上一片寂静,许多村民低下了头。赵冬梅突然挤到前面,扑通一声跪下了:"李书记,我对不起你!是杨百万给了我二百块钱,让我说你坏话的...我家房子塌了,是你帮忙解决的啊!"
这一下像捅了马蜂窝,又有几个村民站出来承认收了杨百万的好处。李建国扶起赵冬梅:"冬梅,不怪你。要怪就怪那些黑了心肝的人!"
大会结束后,李建国的支持率又回来了,甚至比之前更高。但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王副乡长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当天晚上,乡派出所的人进了村,说要找李建国"了解情况"。
5
乡派出所的审讯室里,灯光惨白。李建国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对面是两个面色冷峻的警察。
"李建国,有人举报你挪用集体资金,威胁村民,暴力抗法。"年长的警察翻开笔记本,"说说吧,怎么回事。"
李建国冷笑一声:"刘所长,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是谁编的?王副乡长还是杨百万?"
刘所长一拍桌子:"注意你的态度!现在是我们在问你!"
"好,你问。"李建国挺直腰板,"第一,村里每一分钱都有账可查,今天刚向全体村民公开过;第二,我从未威胁过任何村民,相反,是杨百万花钱雇人造谣;第三,所谓'暴力抗法',是指我阻止工商所无故封我妻子的店吗?"
年轻些的警察咳嗽一声:"李书记,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有人举报,就得调查..."
"奉命?奉谁的命?"李建国盯着他,"法律规定了传唤时限,如果你们没有确凿证据,最多扣留我24小时。"
刘所长脸色阴沉:"李建国,你别太嚣张!在涧水乡这一亩三分地,还没人敢跟我们叫板!"
"刘大脑袋!"李建国直呼其绰号,"你穿这身警服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给贪官污吏当打手的!"
审讯陷入僵局。突然,审讯室的门被推开,一个民警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刘所,不好了!村委会门口聚集了上百号村民,说要见李书记,不然就不走!"
刘所长脸色大变:"谁走漏的消息?"
李建国笑了:"刘所,涧水河村离乡里就五里地,你们进村时半个村子都看见了。"
刘所长走到窗前,掀开百叶窗一看,顿时傻了眼——派出所大院外,黑压压站满了村民,有人举着火把,有人敲着铜锣,声势浩大。
"放人!放李书记!"村民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
年轻警察擦了擦汗:"刘所,要不...先让他回去?这要是闹大了..."
刘所长咬牙切齿地瞪了李建国一眼,终于挥了挥手:"滚吧!不过这事没完!"
李建国整了整衣领,从容地走出审讯室。推开派出所大门的那一刻,云功德、云秀及村小学的学生们,赵驼子、赵麻杆儿、张红、张寡妇等村民们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涌来。老张、刘婶和几个村干部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赵冬等一大群村民。
"李书记,你没事吧?"老张关切地问。
李建国摇摇头,转向所有村民:"乡亲们,谢谢你们!我李建国行得正站得直,不怕他们耍阴招!今天大家都看到了,有些人为了私利,什么卑鄙手段都使得出来。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他们就奈何不了我们!"
"支持李书记!"村民们齐声高呼,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回村的路上,李建国接到了周明的电话:"建国,我们找到突破口了!杨百万和一个外地开发商勾结,准备低价拿下你们村河滩地搞度假村,王副乡长在里面有干股!"
李建国握紧手机:"证据确凿吗?"
"差不多了,但还缺最关键的一环——他们资金往来的记录。"周明压低声音,"建国,这事风险很大,你确定要继续吗?"
李建国回头看了看身后那群打着火把护送他回家的村民,坚定地说:"老周,我不仅要继续,还要一查到底!为了涧水河的老百姓,也为了讨一个公道!"
【版权所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