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名誉社长:王德席 陈长海
社长:陈常河
总编:陈常河
主编:王小强
副主编:李云峰 李宜普

封面设计:彦陌归
投稿请加社长微信:13114910118
作者简介:陈长海山东宁阳人,山
乡退休教师,泰安市作协会员,2022年出版《岁月留痕一陈长海文集》一部,2024年出版长篇小说《大山情》上部,现正续写下部。
第九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开过两年多,一九八一年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吹到石屋村。公社接连召开几次会议,要求各村马上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公社开会回来,党支部书记周长发连忙召开村干部会议。重点研究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会议决定:上石屋、下石屋和老虎崖三个自然村的四个生产队(下石屋有两个生产队),立刻改为四个承包组,原来各生产队的队长和会计分别任各承包组的正副组长。
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他将工作情况马上向公社作了汇报。周长发很高兴,也很得意,他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别的村差。他照样当他的村支书,他觉得这和原来的生产队没有什么两样。组员照样干活记工分,分口粮。他和村里的几个干部跟原来一样。有事没事的到各村去转一转,发现问题及时召开各承包组长会议,改进工作。
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他干得顺风顺水、得心应手。十多年来他书记的地位一直坚如盘石、稳如泰山。因此,他在村里有极高的威信,村里的人见了他。都毕躬毕敬,他的话,没有人敢不听。他常说,党领导一切。党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绝不能有二心。
不到半年,县里又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各公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把各村的土地按人口分到各家各户。
从县里开会回来,周长发寝食难安。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中央为什么要这样做!分田单干,这不是社会的大倒退吗!
他家世代贫穷,老爷和父亲都是太平镇大地主赵明善家的长工,受尽了地主老财的压迫和剥削,是党和毛主席把他家从苦海中拯救了出来,过上了好日子。他从内心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从最初的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再到后来的人民公社,他一直紧跟党走。几十年来,他当过互助组的组长。当过初级社的副社长。人民公社成立后,他成了沙河乡的副乡长,后来回村当了生产大队长,再后来成了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多次被公社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他领导的石屋村,也曾被县里评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可眼前的形势,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坚信,既然是党中央的决策,就不会有错。很可能是自己的思想落伍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他记得公社董书记在大会上讲过,对上级的指示,理解的要坚决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无条件执行。再看看附近的几个村子。分地活动正进行得热火朝天,于是他连夜召开全体村干部和各承包组长会议,研究分地问题。
分地到户这是一件工作量很大,很有难度的工作。土地——那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他们的吃穿用都要从坷垃窝里往外抠,这关系到各家各户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和掉以轻心。
那些天,周长发带领全体村干部、各承包组长和群众推选出来的代表,跑遍了上石屋、下石屋和老虎崖三个自然村里的每块大大小小的土地。他们根据地块的远近,土资的好坏,水源的优劣,交通的便利与否,经过反复讨论,达成共识。将土地分为一二三等,然后将每个自然村土地的总数和人口,计算出每个村民应分得的土地亩数。这样一来,不同的自然村每个农民分到的土地是不一样的。与此同时,各承包组的车辆、农具和牛、驴等牲口也都分开了。由于人多牲口少有的五六户才能分 到一头牛或驴。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项工作总算完成了。这一个月忙活下来,周长发脸更黑了,人也瘦了一圈。他在家中躺在床上、骨头像散了架,浑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同时他又觉得身上卸下了沉重的负担,现在终于可以停下来放松一下自己,长出一口气了。
第十章
最近几天,周长发心里很是苦闷和烦躁。在公社召开的关于深化农持改革的会议上,董书记点名表扬了十几个村的工作,并请部分先进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并对部分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批评。他说,有的单位领导工作不主动。上级催一催他们就动一动,不催不动。这部分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血管硬化、顽因不化,属于典型的“四化”干部。希望这部分干部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端正工作态度,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否则将很快被社会淘汰。
全公社五十六个大队,在会上领导点名批评了五个村的工作,其中就有他领导下的石屋村。回村后。他马上召开了全村群众大会,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精神。他虽然没有文化,属于大老粗干部,但脑子很好,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原原本本,一点不漏。并让大队会计赵同用大红纸写出招标书,贴在各自然村的醒目处,将村里的水库、苹果园和石灰厂公开承包出去。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勇跃参加竟标。
村领导该做的事都做了,可收效甚微。有几个人只是问了问,承包费能不能降低。承包费是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开会研究决定的,红旗水库每年承包费八百元,苹果园六元百元,石灰厂五百元。不能随便更改。从此再无人搭理。人们连基数都嫌贵,就别说竟标啦。
周长发见工作毫无进展,非常着急。吃过晚饭,便向茂林家走去。茂林已经四十多岁了,在村里当了十多年的林业队长。他见老支书来到他家,忙打招呼,涮茶壶泡茶。两人喝着茶,茂林问:“老哥找我有事?”
周长发说:“我今天来,是想和你说说苹果园承包的事。你多年在村里负责林业生产,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你也知道,咱们的苹果园有五百多棵果树,正在盛果期,如管理好,每年会有不少赚头哩。我看你承包了算啦!”
茂林听到这里,连忙摇头摆手:“咱村的这个果行,你还不清楚吗?首先是品种不行,结的果子个小糖分低,再加上水源不行,产量很难上去。收了果子也难卖,国家都不收。在大集体的这些年,十几个林业队员忙活一年,卖得钱还不够买工分的哩。现如今每家都分了地,各人忙各人的,叫谁来管理?要雇人干,得自己掏钱。一年下来光开工钱,就得花多少钱?再说我身子骨不行、一到阴天就腰疼,孩子又小,光地里的活就够忙活的啦!咱没有那金刚钻可不敢揽这瓷器活哩。”
周长发再三劝说,茂林态度很坚决。实在不愿干这操心费力的事。他见事情毫无希望,只好起身告辞。
他在村子里漫无目标的走着。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看来,承包水库更难。合同上写得明白,谁承包了水库,天旱时要允许群众开闸放水,并明示出了一定的水位线。一旦水面降到水位线,水库里的水至少要放掉七成。水库是当年全公社修的,目的就是改善山区水利条件,让群众受益。他在路上走着,脑海中又浮现出那红旗招展,歌声震天,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那场面一想起来就让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那可是一万多人奋战了一年多才修成的,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呀!如今却要承包给个人。他明白眼下就是有人愿意承包。也需要很大的投资,并且在短时间内没有收益。谁又有这么大的魄力和勇气呀!
如果当前这几件事落实不了。他怎么向上级交待呢!如何将工作开展下去。他心里像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这几天,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工作能力来,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大笨蛋,一个无用之人。你想,一个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使工作一筹莫展的人,
怎配再当这个干部?
当周长发一踏进自己家门的时候,就发现老虎崖上的周建国在家里等着他。见他回来,忙起身打招呼:“大叔,干啥去啦!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可等您好久了呢!”
周长发问:“建国,你等我有事?”
“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您,咱村的水库有人承包了没有?”
“你要承包水库?”
“正是哩。”
“眼下还没有承包下去,你能有这个想法.太好啦!说实话,我正为这事犯愁哩。”
“我是有这个想法。但是我有两个条件,不知道村里能不能答应我。”
“你先说说看,能答应的我一定满足你。”
“一是我想把咱村东头到水库下面河两岸的荒滩承包下来,承包费连水库我可以提高到一千元。二是我想请您老出面,替我向公社信用社申请两万元的贷款。”
“贷款的事我可以到公社替你问问。听说县里最近刚拨下一批资金,是重点扶持有自主创业项目的,还是无息的哩。你要承包荒滩的事,我个人说了不算,要经过大队委员会研究后才能决定。”
“如果能帮我解决贷款的事,那是再好不过了!”
“我只能给你去问一下,具体还要靠你自己亲自去跑。”
只见周建国激动地站起来用力往下一甩左胳膊:“那是必须哩!”
“那就这样,等村里研究出结果.我马上通知你。”
“大叔,村里的苹果园包出去了没有?要不,我连苹果园一块儿承包下来算啦!”
“真的吗!”周长发眼睛发亮了。他想不到眼前这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有这么大的勇气和魄力,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能连果园一起承包下来,我代表党支部和队委会全力支持你!今后如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来找我,咱们共同想办法解决。”
“叔,那我就回去听您的音讯啦!”周建国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周长发马上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专门研究了水库和苹果园的承包问题。干部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他们从内心里敬佩老支书的工作能力,一下子就轻而易举地解了这么个大难题。关于河滩承包问题,大家纷纷举手表示完全同意老支书的意见。当天的中午周长发把研究结果告诉了周建国。
周建国非常高兴,特意买了两盒大前门香烟。干部们抽着烟,不断夸赞着他的魄力。“真是后生可畏呀!建国今后必成大器!”
在大队部里,会计赵同拿出了合同让他看。周建国看得很认真,很仔细,过了老大一会儿,承包河岸荒滩的事合同上是没有的,赵同将合同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能不能把每年的承包款放在年底交?我现在拿不出钱来,要等秋天有收成了才行。还有,能不能把承包期由二十年改为三十年,我好有个长远的规划。”
几个干部一商量,也都同意了。根据周建国的提议,会计赵同又对合同的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合同上写着:第五条:每年的承包费:水库和河滩(从村东头到水库下)一千元,苹果园(果树五百余棵)六百元。共计一千六百元一年一交。乙方(周建国)必须在每年农历的腊月初一向甲方一次性交清。每超过一个月加罚承包费的百分之五。第八条:承包日期:1981年x月x日至2011年x月x日。计30年。赵同将修改后的合同用毛笔抄写了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周建国在乙方承包人一栏中写下自己的各字,并按上鲜红的手印。赵同代表甲方在合同上盖上大队的公章。于是合同即日起生效。
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一切都出乎周长发的预料。昨天还是阴云密布、浑浑沉沉,今日却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他眉头凝成的疙瘩一下子舒展开来,觉得浑身轻松,工作又有了信心。他想:我今年才五十多岁,还不算老,应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带领群众大干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