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郝加献,1962年出生,北京密云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创作。2022年2月录入百度百科。
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
历史文化散文分别荣获鲁迅文学杯、茅盾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一等奖;冰心文学奖·中国文学先锋奖、冰心文学奖(散文类)三等奖;“向·未来”第二届散文、诗歌大赛二等奖。
曾出版《我读毛泽东诗词》《玉女之殇》《中国散文》。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文/郝加献
岑参,大唐边塞诗的南波万(Numberone),号称“诗雄”。
仕途乖舛,留在长安,看不到未来,为实现重振家族的理想,岑参将求取功名的目光投向了大唐的边塞。
边塞,熟悉又陌生,他未曾去过,却听很多长安友人说过,那里孤寂、荒凉,烟尘四起,那里新奇、热血,满溢希望。
身在长安,边塞特有的悲凉之音,时常在岑参耳畔回荡。
唐朝时期,胡笳流行于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带,常吹奏出悲鸣之音。
好友颜真卿在河西陇右巡察,遇见了安西节度使高仙之,推荐了岑参,他被命为右威卫录事参军,担任节度使幕府掌书记。
749年秋冬之交,西行的路上,多了一个逐梦文人。
长安渐远,景色愈加荒凉,岑参在奔走求仕的十年里,这样艰辛的路还不曾有过。
戍守西疆,每天都是往西走,故园东抛,归路日益遥远。
远行人时时回望归路,从云天远处辨识家乡的方向;再向东望去,漫漫修远,一片茫然。
诗人悲戚起来,止不住泪水淋漓,沾湿了双袖。
岑参意外遇到了一位自西域返回长安的官员,他从西往东,与岑参相向而行。
他要回的长安,可以看到自己想见却不得见的家人,若能托他捎封长信,该有多好!
但未曾预料会有“马上”这样的意外相遇,短暂交谈过后,他请对方抵达长安时,为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平安”二字蕴含了诗人的血和泪!
繁华的长安已被抛在了身后,路上行人愈见稀少。脚下碎石,如刀疾风,似乎都想要劝退这个不远万里奔赴边疆的诗人。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而越往西行,建功立业的想法越强烈。
离长安越远,西域之景也越发奇特,自然造化带来的视觉冲击,涌入眼底,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大唐新世界。
他行进在祁连山脉之间,感受着河西走廊的新奇,“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北连天。”
他置身于敦煌与伊州之间的大片沙漠里,感叹人类的渺小,“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他临近寒冬之时抵达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又惊奇于此时火焰山的炽热。
当他自天山之南启程,穿越峡谷,行进二百里后,横冲直撞的疾风狂沙,终于不再是前行的阻碍,它们激荡起的唯有建功立业的豪情。
岑参的西域之旅,经陇山、燕支山、祁连山、敦煌,继而出阳关,过蒲昌海,至西州。再继续西行,历经银山矶、铁门关,耗时两个多月,终于在这年岁末,抵达了他新事业的希望之地——安西。
虽未能驰骋疆场,上阵杀敌,但这段西域从军的履历,让岑参刻骨铭心。
怛罗斯之战,唐军战败,岑参期待的胜利没有出现,主帅被问责后,他的军功梦也化为泡影,首次西域逐梦之旅,黯然收场。
武威,古称凉州,河西走廊上的边塞要冲,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溃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武威由此而名。
与三年前相比,岑参重返西域,结识了许多朋友。途经凉州,弯弯弦月高挂城头,胡人的琵琶弹奏出悲鸣之声。夜晚的萧瑟,难敌与朋友相谈甚欢,此时,他毫无愁绪,前往北庭,唯有快意。
这年夏秋之交,岑参经临洮、金城、凉州,过玉门关、贺延礋,抵达北庭府城。
754年,御史大夫封常清受命任西域驻防军统帅驻轮台。这年冬天,他集结唐军,西征播仙。
当时,岑参在封军任节度判官,协管军资粮草等。
他作《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为封大夫送行。
军书昨夜自渠黎传到京城,单于已在金山西边入侵。上将手持符节出师西征,黎明时军笛响大军启程。
战鼓四起,雪海翻涌波涛,三军齐呼,阴山回荡共鸣。单于营中一派阴沉杀气,古战场上白骨紧缠草根。古来青史上功臣谁不见,今日目睹将军功名胜古人。
走马川,位处今新疆境内,是征播仙必经之地。
那一望无垠的雪原,浩瀚如海。莽莽黄沙,漫天蔽空。朔风如野兽咆哮,竟将一川大若斗的碎石刮得遍地乱滚,令人胆战心惊。
强敌压境,汉家大将封常清率军西征。
将军身先士卒,夜不解甲。将士们顶着面被刀割的凛冽寒风,勇往直前,快速挺进。漆黑之夜,不见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唯闻兵戈相击之声。
整夜急行军,战马汗气蒸腾,一旦停歇,马毛上的积雪即刻凝结成冰。在军帐中起草讨敌的文书,砚台里的墨水竟也冻结。
诗人料定敌人闻风丧胆,不敢同官军交锋,因而将立车师西门,等待举行献俘告捷的仪式。
天空中黄沙滚滚,地面上乱石拍空,虽然依然不能领兵出征,但此时的岑参与其主帅封大夫拥有同样的激情。
安西雄奇的异域风光,在诗人眼中只剩下愁云惨淡,但在北庭,纵使眼前的风沙草石,火山冰雪,更平添了他的自信与豪迈。
与中原的气候大相径庭,八月的西域大雪已至,室外刺骨的寒风,难掩营帐内氛围的热烈,同僚武判官即将东归长安,在为他饯行的宴会上,胡琴、琵琶、羌笛,一同在天山和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宴会终结,雪还在下,友人沿着天山山路远去,直到峰回路转不见了踪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他两度出塞,时六年,行万里,驰骋在大漠边关,跨越天山南北,脚踏险要关塞、遥远盐泽、一望无垠
的白龙堆,飞驰于驿站之间,奔波在庭州、轮台、交河等地。
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涯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笔下挥洒而出的边塞诗篇,千古传诵。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
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