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山街民情联络员培训聚能,“连心桥”这样架起民生幸福路
——天河区五山街举办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培训班暨聘任仪式
文/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池朝兴
2025年7月18日2025年7月18日下午,天河区五山街五楼党校内气氛庄重而热烈。一场聚焦提升基层民意传递效能的培训——五山街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培训班暨聘任仪式在此举行。街道人大工委委员、各社区民情联络员及特邀的石牌街道优秀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如何更精准地感知民情、畅通民意、解决民忧。
培训明方向:当好民意“传声筒”
活动伊始,天河区人大常委会五山街道工委主任谢向红作动员培训。她系统传达了天河区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培训班会议精神,深入阐释了民情联络员制度的深层价值与核心使命。谢向红强调,联络员既要扎根基层敏锐捕捉民声,更要善用方法架好群众与代表间的沟通桥梁。其讲话既总结过往成绩,更为联络员注入履职信心与方法论支撑。
榜样传经验:银发丹心到青春热忱
三位优秀民情联络员的实战分享,将活动推向高潮。
池朝兴:银发映初心,“码”上解民忧
这位党龄逾50年的老党员,用“灵魂三问”定位自身角色。他不仅撰写40余篇民情笔记,更善用网络平台扩大民意声量。其在领导重视下,推动解决的穗园东街非机动车占道顽疾,通过“民意码上说”直达决策层,获央视专题报道及单日百万点击,更荣膺“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生动诠释“民呼我应”。
赖颖媚:以心为桥,破局民生难
作为茶山社区专职工作者,赖颖媚自称基层“侦察兵”。她推动睿峰园小区增建4处非机动车棚根治“飞线充电”隐患;在280户居民遭遇半山翠庭突发停水时迅速联动代表调派环卫车应急供水;更借力代表协调,为五山花园加装安全扶手,点亮茶山社区40盏楼道灯。她积极推广“码上说,马上办”平台,促成多部门联合整治华农垃圾站扰民及翠华苑物流车堵路问题,赢得居民由衷点赞。
邱穗冬:枝叶总关情,巧化“诉”为“力”
“民情无小事”是邱穗冬的履职信条。她深情回顾推动汇景社区长者饭堂落地的历程:从退休干部巫阿姨的急切诉求,到人大街道工委持续督办,最终在2023年10月让老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她更注重情绪转化艺术,引导最初“带着不满”反映问题的居民如巫阿姨等人,通过参与社区歌咏队、主题党日活动,转变为社区共建的积极力量。
机制再升级:指尖联动汇民智
活动现场,全体民情联络员扫码加入专属微信工作群,标志着街道民意收集响应网络迈入即时化、扁平化新阶段。指尖轻点,民情直达,为后续高效履职铺设了“快车道”。
笔者观察:
从非机动车治理登榜全省典范,到长者饭堂温暖落地,再到一盏灯、一道扶手的安全守护……五山街民情联络员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效赢得民心。他们不仅是社情民意的“传感器”,更是基层难题的“解压阀”。这场培训与聘任,既是对过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践的精炼总结,更是为未来基层民主实践注入新动能。当“码上说”遇见“马上办”,当银发智慧碰撞青春热忱,五山街的民情联络网络,正织就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