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什川梨花香》
—— 春风过处,万树堆雪,千年梨园入梦来
一、春信
是谁,在黄河拐弯的地方,
种下第一株梨树的月光?
陇上的风,裹着粗粝的沙,
却捧出这万亩柔白的浪。
老枝虬曲,如先民的手掌,
托起春寒里颤动的香。
什川的泥土醒得最早,
一夜间,雪满山岗。
二、花潮
如果云朵会生根,
一定是坠在了什川的枝上——
千树万树,不施粉黛,
只把素心向天敞。
风过时,花瓣簌簌地落,
像一封封未写完的信笺:
有的飘向青城驿马的蹄印,
有的沉进羊皮筏子的桨。
三、古韵
六百年的梨树还在开花,
树洞里有明朝的雷声回荡。
树下的老汉咂着旱烟说:
“这花,和当年左公栽时一样。”
(左宗棠的西征柳绿了河西,
而皋兰的梨花,白得倔强。)
花影里闪过戍边人的箭囊,
暗香中,金城关的驼铃正响。
四、人间
姑娘们的头巾沾了花瓣,
在树下揉一团甜醅面。
蜜蜂撞进四月的阳光里,
把蜜,酿进黄河的转弯。
暮色染透晾晒的梨干,
柴门内,新酒刚刚封坛。
“梨花落尽又是秋——”
可谁舍得,扫这满院月光?
五、长歌
我该怎样形容这陇原的雪?
——不是雪,是梨花的魂魄,
年复一年,把荒旱的黄土,
站成一片温柔的汪洋。
若你问:什川有什么?
樵夫会指给你看:
“那山顶未化的,是旧雪;
山脚下新白的,是梨香。”
蔺峰
——2025.7.16 于皋兰山下
注:
什川梨园:位于甘肃兰州皋兰县,现存古梨树逾万亩,树龄最长达600年,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
左公柳:左宗棠西征时在西北广植柳树,与诗中古梨树形成历史呼应。
甜醅:甘肃特色发酵面食,梨花时节常与青稞酒同食。
金城关:兰州古称金城,曾是丝绸之路重要关隘。
(全诗通过梨花意象串联陇原的自然、历史与民俗,末节以“旧雪”与“新白”隐喻时光轮回,黄土高原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