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永脉,男,无党派人士。生于1966年10月,宿城区人。自1983至1986年,就读于埠子中学,创办青春文学社,在原青年文艺、百花文艺、原宿迁县广播电台等机构和刊物发表散文、诗歌、微型小说等;1986年7月考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1989年毕业、大专学历(工民建专业),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宣传委员。1990年参加工作并被南京金陵船厂先后聘为成型车间技术员、厂部政工员、上海总公司团委副书记等,1996年10月,聘为宿迁市市委党校创建办技术负责人,2003年始聘为苏州市审计局、相城审计局及二所办公室主任主审。2008年至今任江苏伟业房地产土地评估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及安徽项目总监)、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是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会会员、江苏省楹联协会会员、宿迁市稳评协会会员、宿迁市文联成员、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宿城区诗词楹联协会理事,原宿城区楹联协会副主席、宿城区阅读协会理事,宿城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宿豫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高级诗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半朵文化专栏作家。爱好诗、词、赋、楹联、小说、书法、旅游及社会研究等。

中篇章回小说——
津
津
有
味
的
金
瓶
梅
作者·杜永脉(少陵堂)
《序》
世间缘分,有时浓烈如酒,有时淡雅如茶,而宿迁城里的这一场,却偏偏起于一缕若有似无、转瞬即逝的微香。
那是高铁飞驰北上的车厢里,一个叫金瓶梅的男人瘦削肩头,偶然承载的陌生依偎。刹那的温度与清幽气息,像一颗无意间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竟一路荡漾,勾连起运河两岸几多悲欢,几许离合,最终酿成恒力大酒店里那场举世无双、两代同堂的“双囍”喧腾。
这不是才子佳人的风月话本,亦非豪门望族的恩怨传奇。这是一幅用宿迁酱鸭的咸香做底,运河桂花的清甜提鲜,老相机的金属冷光与农林局展厅的明亮灯光,交织晕染的——市井浮世绘。

你看那——
金瓶梅,一个名字背负着母亲临终书卷气与父亲半生缄默爱的男人,守着光影流转的小屋,以为人生便如定格的胶片,静水流深。却不知,命运早已在林业局的春光里,为他备下了一只冒冒失失、声音清脆如百灵鸟的沈灵。她的闯入,不是艳遇,是心弦被猛然拨响的铮鸣。
林薇,高铁微香的女主角,从家庭传统与现代夹缝中“迂回斗争”的智慧里破茧,在商务局的公文与谈判桌上,淬炼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她像一道温润却坚韧的桥梁,无意中连通了金瓶梅的孤岛,更在关键时刻,为他人点燃引路的灯。

金正国,“金老狐狸”的威严下,藏着对亡妻的深悼与对儿子的笨拙关怀。暮年时分,被艺术策展人杨帆那轮明艳的“夕阳”照亮,褪下古板西装,竟也焕发出“老房子着火”般的炽热生机。他的升迁,是进取心的回响,更是为幸福晚景铺就的红毯。
杨帆,带着京城的视野与艺术的温度,不仅焐热了金正国冷寂的半生,更用她开阔的朋友圈与狡黠的智慧,悄然拓宽了金家父子看待世界的边界,为那瓶“陈年酱”注入了意想不到的活力。
沈灵,那只撞进金瓶梅镜头和心房的“百灵鸟”,用她的冒失、鲜活与开通,啄开了“金瓶梅”名字背后尘封的深情往事,也啄醒了摄影师木讷外壳下汹涌的爱意。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宿迁水土”最灵动的注解。

故事在宿迁的老巷深院、运河堤岸、皂河行宫、林业展厅、商务局的格子间、以及那间永远飘着酱鸭香的“艺术影像小屋”里次第展开。这里有:
“迂回斗争”的智慧——林薇在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中,以柔克刚,守住底线,挣得空间。
“佛系”下的暗涌——金瓶梅的随遇而安,终究敌不过心动如鼓的炽热。
“老房子着火”的炽烈——金正国与杨帆,证明了爱的花期永不限定。
“名字”承载的深情密码——那段尘封的母爱,最终成为打开心扉的钥匙。
“冒失”点燃的燎原星火——偶然工作失误的闯入,竟成就了命定的相遇。

卓局长的有意成全,林薇夫妇的鞍前马后,是这人情社会里最熨帖的暖色。而最终那场匠心独具的“双囍”同堂婚礼——杨帆与金正国沉稳的相携,金瓶梅那石破天惊的宣言,沈灵眼中幸福的泪光,则将这场始于微香的宿迁奇缘,推向了最和谐、最圆满的高潮。礼成一刻,酱鸭香仿佛已融入血脉,百灵鸟的清啼化作生命的主旋律。
这洋洋洒洒几万字,写的是缘分的奇妙勾连,是市井小民的坚韧与智慧,是不同年龄对爱与生活的求索与答案,更是一座叫宿迁的小城,如何以它的烟火气、它的地锅鸡、它的酱鸭、它的运河、它的老槐树,默默滋养着其中每一个平凡又不凡的灵魂。

故事落幕于恒力大酒店的璀璨灯火,但宿迁巷陌里的日子,酱鸭照旧飘香,运河兀自流淌。金瓶梅的镜头或许又对准了新的面孔,林薇的公文包里装着新的项目,杨帆的画廊里挂着新的作品,沈灵清脆的声音依旧在农林局的走廊回响……。他们的故事从未真正结束,只是在酱香的引子里,继续书写着属于宿迁的、热气腾腾的下一个篇章。
是为序。

2025年7月18日 杀青成稿。作者:杜永脉,男,1966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笔名晴空寻影,祖承祠堂“少陵堂”,大专文化,(中)高级工程师,喜欢诗、词、赋、楹联、小说、散文、曲艺小品,爱好旅游及社会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