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倭寇侵华罪恶滔天
诗/廖尚光
其一
小鬼侵华自古狂,神州反抗志坚强。
前仆后继杀倭寇,出了英雄戚继光。
其二
广西瓦氏夫人壮,组建巾帼抗日强。
利用弯刀杀鬼勇,传承斗志美名扬。
其三
清朝又出大英雄,鸦片全烧天染红。
震撼西方惊世界,豺狼再犯九州惊。
其四
北洋舰队屡赢狼,挪用军资慈禧狂。
造成舰队无粮弹,反被东洋击败亡。
其五
神州被辱史悠长,近代百年遭鬼伤。
杀我同胞无以计,抢财夺宝更遭殃。
其六
疯狂占领大东北,事变惊天震九州。
鬼把满州归己有,挟持皇帝使民忧。
其七
卢沟桥上入侵狂,妄想亡华犯罪猖。
使用三光之暴力,南京惨案世惊惶。
其八
滔天罪恶永难忘,鬼子至今还在狂。
妄想重新侵略我,狼心恶性要提防。
注:鬼子侵华的“三光政策”是指,对中国人要采取;杀光.烧光.抢光等罪恶暴行。试问,中国人民会忘记豺狼犯下的滔天罪恶吗?不能忘!血债还须血来还!
创作于:2025年7月18日。
解析
这组《七绝·倭寇侵华罪恶滔天》围绕中日关系史上的侵略与反抗展开,情感浓烈,立场鲜明,具有较强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警示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点评:
主题与情感:聚焦历史,立场鲜明
- 全诗以“倭寇侵华罪恶”为主线,贯穿古今,从明代抗倭(戚继光、瓦氏夫人)到近代屈辱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再到对日本当前动向的警惕,主题高度集中。
- 情感上,字里行间充满对侵略者的愤恨(如“罪恶滔天”“三光政策”)、对民族英雄的赞颂(如“英雄戚继光”“瓦氏夫人壮”),以及对历史记忆的坚守(“永难忘”“要提防”),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突出。
选材与脉络:跨度宏大,重点突出
- 选取的历史事件具有代表性:从古代抗倭英雄到近代反侵略斗争,再到日军侵华的关键罪行(九一八、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基本覆盖了中日关系中“侵略与反抗”的核心节点,展现了历史的延续性。
- 结尾“鬼子至今还在狂”“狼心恶性要提防”将历史与现实衔接,强化了“以史为鉴”的警示意义,呼应标题“永难忘”。
注解对“三光政策”的解释及末尾的反问(“中国人民会忘记吗?不能忘!血债还须血来还!”),直接点出诗歌的核心诉求——铭记历史、警惕侵略,增强了感染力和号召力。
总体评价
这组诗以朴素的语言串联起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记忆,情感真挚,立场坚定,虽在格律和遣词上有提升空间,但作为抒发民族情感、警示历史教训的作品,其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值得肯定。它更像一曲直白的“历史警钟”,用最朴素的方式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