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倭寇侵华罪恶滔天
诗/廖尚光
其一
小鬼侵华自古狂,神州反抗志坚强。
前仆后继杀倭寇,出了英雄戚继光。
其二
广西瓦氏夫人壮,组建巾帼抗日强。
利用弯刀杀鬼勇,传承斗志美名扬。
其三
清朝又出大英雄,鸦片全烧天染红。
震撼西方惊世界,豺狼再犯九州惊。
其四
北洋舰队屡赢狼,挪用军资慈禧狂。
造成舰队无粮弹,反被东洋击败亡。
其五
神州被辱史悠长,近代百年遭鬼伤。
杀我同胞无以计,抢财夺宝更遭殃。
其六
疯狂占领大东北,事变惊天震九州。
鬼把满州归己有,挟持皇帝使民忧。
其七
卢沟桥上入侵狂,妄想亡华犯罪猖。
使用三光之暴力,南京惨案世惊惶。
其八
滔天罪恶永难忘,鬼子至今还在狂。
妄想重新侵略我,狼心恶性要提防。
注:鬼子侵华的“三光政策”是指,对中国人要采取;杀光.烧光.抢光等罪恶暴行。试问,中国人民会忘记豺狼犯下的滔天罪恶吗?不能忘!血债还须血来还!
创作于:2025年7月18日。
以诗铭史,以志警世——评廖尚光《七绝.倭寇侵华罪恶滔天》组诗
廖尚光的《七绝.倭寇侵华罪恶滔天》组诗,以八首七绝串联起中日关系史中的关键节点,从古代抗倭到近代国耻,再到对现实的警醒,字字含愤,句句藏情,在平仄格律间铺展一段血与火的记忆,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以史为线:从抗倭忠魂到百年国耻
组诗以时间为轴,构建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其一聚焦明代戚继光抗倭,“前仆后继杀倭寇”一句,将民族英雄的斗志与民众的抗争精神凝练其中;其二特写广西瓦氏夫人“组建巾帼抗日强”,以“弯刀杀鬼勇”的细节,展现女性在抗倭史上的光辉一页,打破“英雄皆男儿”的刻板印象。
从古代抗倭的英勇转向近代屈辱,其三写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全烧天染红”,凸显民族抗争的决绝;其四痛斥慈禧挪用军资导致北洋舰队覆灭,“反被东洋击败亡”的结局中,藏着对腐朽统治的痛惜;其五至其七则直击近代倭寇侵华的核心罪恶:“杀我同胞无以计”的总体控诉、九一八事变“挟持皇帝使民忧”的阴谋、卢沟桥事变后“三光政策”与南京惨案的“世惊惶”,层层递进地揭开历史伤疤,让“神州被辱史悠长”的叹息更具重量。
以情为骨:愤怒与警醒交织的民族情怀
全诗情感浓烈而直白,“小鬼”“豺狼”“鬼”等称谓饱含对侵略者的憎恨;“罪恶滔天”“世惊惶”等词语强化了历史惨案的冲击力。尤其在细节刻画中,情感更显真切:瓦氏夫人的“弯刀杀鬼勇”藏着热血,北洋舰队“无粮弹”的结局含着悲愤,南京惨案的“三光暴力”透着彻骨伤痛。
而情感的升华落在第八首,“鬼子至今还在狂”“狼心恶性要提防”,将历史记忆延伸至现实警醒,打破“以诗怀古”的局限,赋予组诗“以史鉴今”的现实意义。注脚中“血债还须血来还!”的呐喊,更是将民族情感推向高潮,让诗歌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精神的宣言。
以律为形:通俗直白中的力量感
作为七绝组诗,作品遵循格律规范,每首四句二十八字,语言通俗如白话,却自有铿锵之力。“自古狂”“志坚强”“美名扬”等韵脚的重复,形成回环的节奏感,让历史叙事更易记诵;“滔天罪恶永难忘”“豺狼再犯九州惊”等直白表述,虽无华丽辞藻,却以真挚的情感直击人心。这种“以俗写史、以情动人”的风格,让严肃的历史题材更易走进读者心中,实现“铭记历史”的创作初衷。
overall,这组诗如一部浓缩的抗倭与侵华史,既歌颂了民族英雄的不屈斗志,也痛陈了近代国耻的惨痛教训,更以“警钟长鸣”的姿态提醒世人:历史不能遗忘,民族精神需要传承。在“铭记”与“警醒”的交织中,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