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乙巳中华魂读书活动联欢晚会
蒙世清(云南昭通)
星汉汇华堂,群英聚八方。
弦惊云水怒,袖卷岱宗苍。
墨泼千秋韵,歌飞万里疆。
同心承血脉,共铸汉唐光。
蒙世清先生的《五律·乙巳中华魂读书活动联欢晚会》以简练的律诗形式,生动展现了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与时代气象,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可从多维度解析:
一、意象构建与空间张力
首联"星汉汇华堂,群英聚八方"以"星汉"喻指文化精英的璀璨,与"华堂"形成天地呼应的空间感,暗合"群贤毕至"的盛况。颔联"弦惊云水怒,袖卷岱宗苍"通过"弦惊""袖卷"的动态描写,将音乐舞蹈艺术升华为自然伟力(云水、岱宗)的象征,体现"文艺载道"的传统美学。
二、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
颈联"墨泼千秋韵,歌飞万里疆"中,"墨泼"既指书法表演的视觉冲击,又隐喻文化传承的纵深感;"歌飞"则以声音的横向传播空间,构建起文化辐射的当代图景。这种"书画-音乐"的并置手法,呼应了传统文人"诗书画乐"一体化的审美追求。
三、民族精神的诗性表达
尾联"同心承血脉,共铸汉唐光"点明主旨,将读书活动提升至民族认同的高度。"汉唐光"的意象选择颇具深意,既回避狭隘民族主义,又通过对盛世文化的回溯,唤起文化自信的集体记忆。这种处理方式与当代"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精神高度契合。
四、格律技艺的娴熟运用
对仗工稳:如"弦惊"对"袖卷","云水怒"对"岱宗苍",动词与偏正结构的精准匹配,体现律诗规范。
声韵铿锵:押《平水韵》下平七阳部,尾字"堂""方""苍""疆""光"形成由实到虚的情感递进。
炼字当:"汇""聚""惊""卷""泼""飞"等动词的连续使用,赋予静态文化活动以动态史诗感。
该诗在40字内完成从场景描摹到精神升华的跨越,既延续了蒙世清作为昭通诗人"植根大地、紧贴时代"的创作特点,又以"汉唐光"的开放性隐喻,为传统文化符号注入现代解读空间,堪称"旧体新魂"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