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胡东泰,字泰然,1959年出生,甘肃省秦安县人。中共党员,一九八三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汉语言文学学士;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在职研究生毕业。被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聘任为兼职研究员。工作期间曾在市级党政办从事文秘工作,并长期在多个市政府部门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先后发表有关区域经济、政府法制、李白与杜甫研究的论文多篇,亦发表人文地理方面的诗文数篇。现居西安市。
胡缵宗晚年蒙遭“诗案”记略
泰 然
胡缵宗致仕十年之后,突遭“诗案 ”一事,是明朝嘉靖时震惊朝野的一件奇冤大案, 更是胡缵宗晚年蒙受的百年屈冤。
据《明史》中“列传、刘讱传 ”(卷九十中)记载: 刘讱,鄢陵人,父璟,刑部尚书。讱登正德十二年进士,为宁国推官,摄芜湖县事。武宗南巡,中贵索贿不得,系讱诏狱。世宗(嘉靖帝)立,复官。寻擢御史,迁南京通政参议。历南京刑部尚书,诏改北,初,帝幸承天,河南巡抚胡缵宗以事笞阳武知县王联,联寻,寻为巡按御史陶钦夔劾罢。联素凶狡,尝殴其父良, 论死。久之,以良请出狱。复坐杀人求解不得。知帝嘉靖)喜告讦,乃摭缵宗迎驾诗“穆王八骏 ”诗为谤诅。言缵宗命已刊布,不从,属钦夔论黜,罗织成大辟。候长至日,令其子诈为常朝官,阑入阙门讼冤。凡所不悦,若副都御史刘隅,给事中鮑道明、御史胡植、冯幸、张洽、参议朱鸿渐、知府项乔、贾应春等百十人,悉均入之。“帝(嘉靖)大怒”,立遣官捕缵宗等下狱,命讱会法司严讯。讱等尽将其诬罔,仍坐联死,当其子诈为冒朝官律斩,而为缵宗等乞宥。帝(嘉靖)既从法司奏坐联父子辟,然心嗛缵宗,颇多诘让,下礼部都察院参议。严嵩为之解,乃革缵宗职,杖四十。讱亦除名,法司正贰停半岁俸,郎官承问者下诏狱。
嵩以对制平狱有功,令兼支大学士俸,嵩辞乃允。时法官率骫法徇上意。稍执正,谴责随至。讱于是狱能持法,身虽黜,而天下称之。胡缵宗,陕西秦安人。正德三年进士、由检讨出为嘉定判官。历山东巡抚,改河南”。
《明史》“刘讱列传 ”后“赞曰”:“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忍取容。廖纪以下诸人,其矫矫者与!应奎司邦计,不能节以制度,顾务加赋以民。豹也碌碌,弥无足观矣。”
由上可见,《明史》中对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的庸政. 懒政是持否定的。嘉靖皇帝也是明代最无政绩的坏皇帝之一。嘉靖皇帝在位长达四十五年之久,他一生崇尚奢侈,嗜好刑戮,暴虐不仁,喜怒无常,昏庸无能,好色无比,沉迷道教,求长生不老,竟有二十余年不视朝政,致使奸臣严嵩父子专权,废驰边事,倭寇频侵,国家积弱,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多达四五十次。难怪时任户部主事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上陈的《治安疏》中尖锐挖苦道:老百姓说你的年号好,竟是嘉靖?就是家家都干净。没有油米柴盐之物,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家净”。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没有尊辈之分,鲜有君臣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君民之情,其薄情寡义实为史上罕见。嘉靖皇帝的政治统臣策略措施、权谋手腕主要是重用锦衣卫,加强监控,震慑朝臣;控制内阁,分化权臣,保持皇权平衡;利用特务机构,对全国上下全面监控,掌握朝野治乱信息;实行“文字狱”,对于那些敢于挑战皇权、传播异端思想的文人、学士,通过采取“文字狱 ’等方式进行严厉打击,喜欢“告讦”,惩罚那些对他有不满、 并整治他“不顺眼 ”的文人,诗人、学士、官员等。而胡缵宗突遭“诗案”一事,也正是在嘉靖皇帝的上述权谋措施的政治背景下发生的。
胡缵宗(1480--1560) ,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生,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卒,(至 2025 年已 465 年),字孝思,后改字世甫,号可泉,“又号鸟鼠山人 ”。可泉在他的老家秦安县(明时属陕西省巩昌府辖)城南二里的邢泉村;鸟鼠山地处陇西渭源县渭河源头,《书禹贡》称此山为“鸟鼠同穴 ”,胡氏取以为号,足见其桑梓之思之深;他活了八十一岁,六十岁致仕后归田有十年,七十一岁时突遭“诗案”,八十一岁时隐忍隐恨而终。
胡缵宗二十二岁时在陕西省西安府乡试(秋闱)中考取举人,二十九岁时在北京京都会试中考中进士,在殿试中以三甲第一名(本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 因当时的试官、依附严嵩的大学士焦芳要袒护取自己儿子焦黄中一甲第三名,直接把胡缵宗的进土排名抑置在三甲第一名。当时重臣李东阳怜惜胡缵宗才识; 向正德皇帝朱厚照奏请将胡缵宗的进士名次“等同于一甲,特授翰林院检讨,下不为例”云云,获正德皇帝特别恩准了。胡缵宗便直接进入朝廷任职,入仕在国史馆,参与修纂《考宗实录》,王阳明此时也正在参与此重要职事。后因刘瑾(宦官)专权陷入牵连,他和王阳明同被贬外任;他先后在四川嘉州、潼州、安庆、苏州、南京任政四品官职,在浙江、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任过布故政按察使、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等从二品、正三品之职,他任安庆,苏州府离任后,两地官民都为他建有“去思碑”,至今犹存,并被两地郡府列为名宦乡贤,配享春秋之祭祀。
胡缵宗从政三十二年间,政声名望达于朝野,惠爱廉政勤政善政及于诸地黎庶,政声名望达于朝廷;翰苑蜚声,文坛驰誉;广交结天下贤达名士诗人,足跡几半海内;更难能可贵可敬的是:他从政之余,写了大量的著述,写了大量的近一千多首诗词,文集二十多种;他的功业在《明史》有传,附在《明史》刘讱传之后,他的主要诗文著作目录大多收在《明史、艺文志》中,今可见者有《鸟鼠山人小集》、《鸟鼠山人后集》、《愿学编》、《近取编》、《拟汉乐府》、《拟涯翁拟乐府 》、《秦汉文》、《汉音》、《魏音》、《雍音》、《唐雅》、《安庆府志》、《苏州府志》、《巩郡记》、《仪记集注》、《春秋集注》、《秦安志》等;更难得见的近年有学者从日本复印回胡缵宗的馆藏《胡可泉辛巳集》,其中收录诗达一百五四首;另外,又从国家馆藏善本中复印得可泉文章二十九篇。目前,国内已有三所大学的文学院、由博士、教授担纲,正在对胡缵宗的著述等进行深度系统研究。
明代著名的“心学 ”大师、学者、诗人、军事家王阳明比胡缵宗年长八岁,王阳明第三次考中进士,胡缵宗首次中进士,二人先后同在朝廷参与编修《孝宗实录》,后因宦官刘瑾构陷,二人同被外放任地方官,王、胡多有诗文往来酬答,《王阳明全集》中就收录有六首酬答胡缵宗的诗作:如《凤雏次韵答胡少参》诗:“凤雏生高压,风雨摧其翼。养疔深林中,百鸟惊辟易。虞人视为妖,举网争弹弋。此本王者瑞,惜哉谁能识!吾方哀其穷,胡忍复相丞?鸱枭据丛林,驱鸟恣捕食。 嗟尔独何心?枭凤如白黑。”又如《鹦鹉和胡韵》诗:“鹦鹉生陇西,群飞恣鸣游。何意虞罗及?充贡来中州。全绦縻华屋,云泉谢林丘。能言实阶祸,吞声亦何求!主人有隐寇,窃发闻其谋。感君惠养德,一语思所酬。惧君不见察,杀身反为尤。”
试想:以王阳明的襟怀和胆略卓识。能在诗中向知音诗友,患难兄弟直言告诫:“惧君不见察。杀身反为尤,”这又是何等的惺惺相惜之厚谊啊!
王阳明于嘉靖元年(1522 年)因父逝世回乡守制三年后,五十四岁时辞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之职(正四品、从三品),回乡讲学,先后在绍兴、余姚等地创建书院,宣讲“心学 ”; 1529 年因肺病发作,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的一叶扁舟之中;他临终只说了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復何求!”王阳明虽仅活五十七岁,但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世济邦的功业学业也深深影响了胡缵宗。在王阳明逝世后,其灵柩运经杭州时,时任浙江按察使胡缵宗主持并举行了为王阳明灵柩迎送的隆重仪式。
胡缵宗晚年《愿学编》中还详细记述了,当年王阳明在皖舟中,他前往拜访,并向王阳明请教谈论了有关“格物、正物、正心、 良知的情景。后来胡缵宗还特意为王阳明的画像题写了赞语曰:“始而闻阳明泰山北斗兮既而见阳明光霁月兮诚意在曾子修道在子思其唯阳明兮。由此亦可见胡缵宗同病相怜、同气共类、义重情深之厚德矣!”胡缵宗在出任山西的六年间,他因平盗屡捷而升任山西左布政使。升迁并未给他带来欣喜,而是受到良心上的自谴。他的《白龙吟四首》诗借题发挥,大抒不平胸臆:“朝廷秋无食,夜织冬无衣。侧身夺邻马,也向白龙驰!(其二)四壁何萧萧,有身无处着。驰身事绿林,谁谓白龙乐? (其三) 官征朝当输,私征暮当给。寻思投白龙,偷向苍冥泣! (其四) 去年田无禾,今年廪元。空劳豪吏嗔:“ 白龙何处所!”诗题下原有诗人自注:“哀诸偷儿。白龙,山名。”这后四句不正是向朝野发出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的警告吗?作为朝廷命官守镇一方的封疆大员,不为朝廷、皇帝的江山着想,却心中装着普通、贫苦的走投无路、铤而走险的底层黎民百姓,甚至也不顾忌严重影响自己的大好前程,更不顾忌引招杀身、灭族之大祸,这种为命呐喊的高官在历代清廉爱民的封建官吏中也不多见。
胡缵宗从四川调升南京户部湖广司员外郞后,他为明正德时遭灭族的大儒方孝儒还专门写过题为《方氏承恩图》和《习古斋》两首五律,以悼念惨遭杀身的方孝儒,他写此诗时虽方孝儒已灭族过了百年,但朝廷依旧禁议有关方孝儒的一切言论。此时只有胡缵宗敢借诗为方孝儒说公道话,这是何等的勇气!胡缵宗早在南京任职时五绝《拟古杂诗十首》诗,被清末著名学者朱彝尊称之为: “鸟鼠山人是诗直书其事,亦取祸之萌也!”诗中所直指的正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出都城寻花问柳之事!其中两首:“幕中歌吹声,选妓色倾城。
不谙群臣礼,时时并马行。”“惊喜君王至,西华夜启扉。后车三十乘,载得美人归。”此也真可谓之:祸自诗作,不是不知?敢犯龙颓,真乃大忠臣!大丈夫也!
据《秦邑胡氏家谱》( 清代续修版)中记载:明嘉靖十八年(1539 年)三月,他在任河南巡抚兼总理河道(黄河河道)经画河防利弊时,河南“汴中大饥府君(胡缵宗)上疏请赈情词激烈同事览而难焉府君曰豈得念吾属而坐使毙中州数百万生灵哉脱有咎吾任之疏上得发币金二十万赈焉汴氏少苏已亥(1539 年)冬汴城(开封)内外火燎频发未几行台(巡抚衙)亦被灾府君引咎气归田因赐归田里。”这里非常清楚地记载了胡缵宗在任河南巡抚时最后一年之内接连发生的两件大事: 一件是他为民请命,赈救百万饥民;一件是他因行台失火而引咎辞职。从这两件事可知:胡缵宗为赈救灾民的深厚情怀,行台发生火灾后他能引咎辞职、承担全部责任; 他这种事为民情怀、为政有过错不推卸责任的气度真是十分可敬:也是十分难得!
据嘉靖时朝野就流行一首民谣顺口溜曰:“天子重权豪,开言惹祸苗;万般皆下品,唯有奉承高。”
胡缵宗作为朝廷地方大员,官阶从二品、正三品职位,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朝廷命官,其所历任之地都颇有政声,也深受百姓的好评;其在诸多大江南北名胜古跡中留下了碑石书法之刻,近五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嘉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世人尊敬的诗人、学者、书法家、名官乡贤,却在他致仕后七十一岁时,蒙遭河南省阳武县原知县奸人王联的诬告,而被昏庸的嘉靖皇帝以“莫须有”、似是而非的“诗案”罪名捕京入狱。王联告讦胡缵宗的原诗如下:
《闻大驾幸楚恭记》:闻道銮輿晓渡河,岳云漂缈护晴珂。千官玉帛嵩呼盛,万国衣冠禹贡多。销钥北门留统制,璇机南极扈羲和。穆天八骏空飞电,湘竹皇皇泪不磨。
王联诬告胡缵宗认为:这首“迎驾诗“为咀咒诗;王联的告讦正合嘉靖皇帝的圣意。胡缵宗身陷牢狱,同案牵连入狱者甚众,所牵涉大小官员达百人之多,胡缵宗在狱中泰然自若,豪气不减,不顾同狱难友劝阻,仍然又赋诗不已。赖有刑部尚书刘讱秉公断案,朝中仗义者向嘉靖皇帝进言;甚至如专权的严嵩也看不过脸,向嘉靖皇帝进言,最终胡缵宗未被判死罪、活着出狱;嘉靖不解气,深恨之,仍会廷杖四十,削籍为民,(相当于现在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降为庶氏。)刘讱也因违旨而罢官;胡缵宗忍受着廷杖疮痛出狱了, 试想:一位年过七旬.并且还经受过廷杖四十、带着伤痛 的老人,即使骑马乘轿,从北京到秦安要走约三千里,而 越过关山也要约三百里;他在如此身负杖伤的心境下, 他在如此遥远的回程中,他在倾刻间失去了为之奋斗 大半辈子的功名、职务、待遇、地位、荣誉之后,他忍辱忍痛的生命又是何等的坚韧顽强!
司马迁是胡缵宗一生追慕的先贤圣达人物; 司马 迁的夫人柳倩娘还是出自成纪秦安的大家闺秀,其尤以画工闻名天下(柳倩娘的事跡见《三秦历代名人考》 一书。)胡缵宗晚年蒙遭“诗案 ”,之所以能够忍辱负 重地活下来,不怕“千夫所指”,也无惧“万人所诟”,最终完成了《鸟鼠山人集》等煌煌巨著。因此,可以说:忍辱员重也算得上是另一类的勇敢。正如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遭受了宫刑之后,还毅然坚持写完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语);也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当时明代文学家,“后七子 ”之一的好友谢榛有《送鸟鼠山人胡世甫西归》诗可证:“愁中忽过薊门春,归 骑萧条复向秦。 白首全生逢圣主,青山何意见骚人!陇云朝度乡关近,渭水晴分草树新。自是扬雄多著述,百年宁负旧纶巾”。
清代康熙时有赐进士第钦差陕西通省学政淝水许孙 荃在秦安县特意拜谒了胡赞宗墓后,又作了首题为《读可泉胡大中丞集过鸟鼠山因感而歌》曰:“鸟鼠之山高且长兮, 自我天覆云玄黄兮,山人之文可比苍 兮;鸟鼠之山色皎澈兮,万古青天飞白雪兮,山人之 文可比洁兮;鸟鼠之山富万态兮,联络二华通大岱兮,山人之文大无外兮!”
笔者有感于胡缵宗晚年遭蒙“诗案”,而有诗曰:
关西夫子五百年,至今诗书万口传。削职削藉归故里,隐忍隐恨开阁馆。可泉功业昭日月,嘉靖荒塚空巍然。诗案奇冤终善报,鸿著长存鸟鼠山。(注: 明嘉靖帝墓在燕山之麓,是明代帝陵中最大最奢华的陵墓。
胡缵宗的晚年,也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以超人的毅力在老家邢泉村开阁讲学、著述立说,甚至 还亲自设计、自制自印他的所有著述,印刷出版了《鸟 鼠山人集》等不朽著作传之后世;更令笔者尊敬的是: 他晚年的应人题写匾额等署名为“邑人或前进士胡缵宗”这又体现了何等的襟怀与气度!胡缵宗生长于“万山之中”的陇川陇山之秦安。“孰谓深山大泽而无龙蛇”?(胡缵宗《秦邑赋》)他的一生充满波澜壮阔他的功业举世公认,他的学业是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文在沉寂了近四百多年后,必将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在明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又据《秦邑胡氏家谱》( 清朝时续修版)记载:自从在胡缵宗墓地整修立碑之后,凡抚按(巡抚)道按(分巡接察使)部经历(中柩文官等无不仰称胡缵宗为“关西夫子”;胡缵宗的著述才被世人屡屡印刷;胡缵宗的书法作品、遗作被世人视为传世之宝,得之者不啻如获卞璧矣。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 年),由巡抚盛公咨文 (咨呈、咨报封廷的专文)着(公文中表示命令意思)安庆、苏州历官等任俱礼名宦,本县秦安祀乡贤春秋配享于先圣贤之庙。
试想:一位年过七旬.并且还经受过廷杖四十、带着伤痛的老人, 即使骑马乘轿,从北京到秦安要走约三千里,而越过关山也要约三百里;他在如此身负杖伤的心境下,他在如此遥远的回程中,他在倾刻间失去了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功名、职务、待遇、地位、荣誉之后,他忍辱忍痛的生命又是何等的坚韧顽强!胡缵宗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逝世时,嘉靖皇帝还活着在位.嘉靖四十五年时(1566 年)才崩于皇位上;胡缵宗逝世时的丧葬礼仪是按“削籍为民”的朝廷规定办理的,其简便、低调与普通百姓丧葬无多大差异;假如胡缵宗的丧葬礼仪规格有违朝廷明文规定,那岂不是又自找“大麻烦”吗?
据《秦邑胡氏家谱》( 清朝时续修版)“续世状第五”中记载:在胡缵宗逝世五十八年之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朝廷侍御年公督学到秦安巡察时还特意去拜祭过胡缵宗的墓茔;随后他遣派县官方整修胡缵宗的墓茔;并赠銀十两为胡缵宗墓立碑追表;其追表碑刻文正是明代右都御史、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长安人何栋在胡缵宗墓志铭中的赞语:“经济宏伟、功业垂于当年; 问学渊涵,著作传于今日”。
胡东泰,字泰然先生这篇文章的作者展现出深厚的史学功底与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其历史叙事的真实性、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文学表达的感染力、现实关照的启发性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历史叙事的真实性:通过详实的《明史》引证和严谨的史料分析,还原了胡缵宗诗案的全貌,对嘉靖朝政治生态的刻画入木三分。案件细节如王联诬告手法、刘讱审案过程等描写具体可信,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考据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将个案置于明代文字狱体系中进行考察,揭示出"皇权碾压士人精神"的制度性悲剧。通过对比严嵩得势与刘讱罢官的结局,尖锐指出司法沦为权力工具的实质。
三、文学表达的感染力:以"白发萧疏的老者"等形象描写增强历史场景的代入感,使学术论述兼具文学张力。结尾"紫禁城的红墙依旧"的意象运用,赋予历史反思以诗性哲思
四、现实关照的启发性:通过分析专制体制下文人困境,为当代读者提供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反思视角。对海瑞《治安疏》的引用,巧妙形成古今对话的批判维度。同时对现代读者的启示可概括为三个维度,其深刻性既源于历史镜鉴,又直指当代社会核心议题:
1、权力监督的永恒命题;
2、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3、历史记忆的当代重构。
作者成功实现了学术严谨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其写作既符合"信息详实、数据可靠"的史论标准,又达到了"情感真挚、触动人心"的文学境界,堪称明代政治史研究的典范文本。
都市头条 北京头条 天津头条
上海头条 重庆头条 雄安头条
深圳头条 广州头条 东莞头条
佛山头条 湛江头条 茂名头条
惠州头条 江门头条 沈阳头条
抚顺头条 大连头条 锦州头条
鞍山头条 本溪头条 辽阳头条
海城头条 盘锦头条 福州头条
厦门头条 圃田头条 三明头条
泉州头条 漳州头条 南平头条
龙岩头条 成都头条 绵阳头条
杭州头条 宁波头条 温州头条
廊坊头条 嘉兴头条 台州头条
金华头条 丽水头条 舟山头条
济南头条 青岛头条 枣庄头条
合肥头条 长沙头条 株州头条
湘潭头条 岳阳头条 衡阳头条
邵阳头条 常德头条 益阳头条
娄底头条 永州头条 武汉头条
南昌头条 九江头条 赣州头条
吉安头条 上饶头条 萍乡头条
新余头条 鹰潭头条 宜春头条
抚州头条 南宁头条 昆明头条
太原头条 大同头条 长治头条
阳泉头条 晋中头条 晋城头条
成都头条 雅安头条 乐山头条
资阳头条 绵阳头条 南充头条
临汾头条 运城头条 吕梁头条
朔州头条 呼市头条 包头头条
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社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