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1(散文):《奏响立春之曲》(外十四首)
林传爱
残梅落尽处,粤地第一缕东风正催开勒杜鹃的新蕊。冻土未消时,岭南头茬春茶已冒出褐黄的嫩芽儿。
——题记
立春,仿若一位灵动的使者,悄然而至,轻轻叩响了春天的大门。
清晨,推开窗扉,微风裹挟着丝丝缕缕的暖意,轻柔地拂过脸颊,那是立春独有的温柔问候。仿佛一夜之间,天地间的气息都为之改变,不再是冬日的凛冽与肃杀,而是弥漫着一种清新且充满希望的味道。
漫步于郊外,脚下的土地虽仍带着些许冬日的坚硬,却已能隐隐感受到泥土下涌动的生机。小草们似乎在黑暗中积蓄了一整个冬天的力量,正努力地探着脑袋,想要挣脱大地母亲的怀抱,去拥抱这崭新的春光。河边的垂柳,枝条不再是冬日里的干枯僵硬,而是渐渐泛出了一层浅浅的绿意,宛如婀娜的少女,对着河水精心梳妆,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似在与春风嬉戏。
抬头仰望天空,湛蓝如宝石般澄澈,几朵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荡,像是在为春天的到来翩翩起舞。阳光也变得愈发慷慨,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鸟儿们欢快地穿梭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仿佛在为立春谱写一曲赞歌,它们灵动的身姿,为这寂静了许久的天地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的更替,更是一种希望的开始。它让我们告别过去的寒冷与阴霾,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新的征程。在这立春的时节里,我愿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春光中,聆听春的旋律,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美好,与大自然一同开启这崭新的四季轮回。
作品2(辞):《立春辞》
岁序更迭,春信悄临。立春至矣,万象焕新。
看那原野,冻土初融,草芽萌动。柳眼初开,娇黄嫩翠。风拂柳丝,似舞霓裳。
天际湛蓝,云影悠悠。暖阳倾洒,温柔和煦。鸟雀欢跃,啼啭林间,为春之临,奏响欢歌。
忆昔先民,于此良辰,祭神祈年,迎春之至。农耕开启,希望始萌。
今吾置身此景,感春之生机,叹自然之神奇。愿乘立春之翼,逐梦前行,不负韶光。
作品3(词):《临江仙•立春怀感》
残雪消融寒意退,东风悄入人间。柳丝初绽嫩黄颜。鸟啼声婉转,唤醒梦三千。
遥想昔年春立处,祈年歌舞喧阗。农耕新岁启鸿篇。且将希望种,静待百花妍。
作品4(赋): 《立春赋》
夫立春者,四季之始也。当斯时也,寒威渐敛,暖气初萌。
望乎原野,大地皴裂之土,微微泛润;蛰伏之虫兽,蠢蠢欲动。小草破坚土而出,展其嫩绿之姿;柔柳垂清池之畔,弄其纤柔之影。
观夫苍穹,湛湛蓝天,悠悠白云。暖阳赫赫,驱尽残冬之冷;和风熙熙,送来新春之讯。飞鸟振翅,穿梭于林间,鸣啾啾以报喜;游鱼潜渊,嬉戏于波底,乐悠悠而忘忧。
古之立春,礼俗繁昌。祭天地诸神,祈年岁丰登。迎春之典,盛于朝野;农耕之务,始于斯时。士民同乐,共庆春回。
今逢立春,感物华之焕彩,叹时序之如流。当惜此春光,奋然而起,追先哲之遗风,创盛世之新篇。以勤劳之汗水,润育希望之苗;凭奋进之精神,铸就辉煌之路。则春之盛景,永留人间;国之昌盛,绵延无疆。作品3(词):《临江仙•立春怀感》
残雪消融寒意退,东风悄入人间。柳丝初绽嫩黄颜。鸟啼声婉转,唤醒梦三千。
遥想昔年春立处,祈年歌舞喧阗。农耕新岁启鸿篇。且将希望种,静待百花妍。
作品5(曲) :《山坡羊•岭南立春》
东风轻俏,暖阳初照,山河渐改冬容貌。草芽娇,柳丝摇,鸟声啼破春来到,万物复苏生意闹。瞧,新岁兆;瞧,希望绕。
作品6(散文诗):《立春的新章》
立春,是大自然在冬日沉睡后的第一声轻吟。
它像一把温柔的剪刀,裁去了冬日的厚重棉衣,为大地换上了轻薄的春装。那丝丝缕缕的春风,是春天的信使,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田野间,是生命的涌动。那些沉睡在泥土下的种子,像是听到了春天的召唤,开始在黑暗中奋力伸展。每一颗种子都怀揣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等待着破土而出,去拥抱阳光。
河流,也在立春的催促下,慢慢解冻。冰封的河面开始泛起涟漪,水流潺潺,似在诉说着对春天的眷恋。
在这立春的时刻,我们仿佛也站在了新的起点。过去的寒冷与困难,都随着冬天的离去而消散。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和春天一起出发,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做好自己故事的主角。
作品7(现代诗):《立春》
冬天的尾巴悄然溜走
立春,迈着轻盈的脚步登场
像一首刚刚起调的歌谣
唤醒沉睡的时光
风,不再冰冷如霜
它带着温柔的力量
抚摸着大地的脸庞
小草在梦的边缘张望
柳树垂下嫩绿的诗行
鸟儿在枝头把春歌唱响
阳光似金色的瀑布
流淌在每一个渴望的心房
立春,是希望的启航
是生命奏响的乐章
我们在这崭新的起点上
和万物一起成长
作品8(古体诗):《岭南立春抒情》
残冬渐去晓风柔,柳眼初开翠意浮。
鸟啭枝头传好讯,春临大地启新谋。
农耕旧岁今重启,希望盈怀志未休。
且待繁花铺满径,与君同赏共遨游。
作品9(辞):《清明辞》
时维清明,气清景明。天地之间,弥漫幽情。
携亲眷兮,往祭先茔。碑前洒扫,祭品奉呈。香烟袅袅,思念盈盈。忆亲之容,念亲之情。音容宛在,教诲常萦。
既祭罢兮,踏青郊行。看那桃蕊,灼灼含情。李花胜雪,蝶舞蜂鸣。麦苗翠绿,河水澄泓。孩童嬉闹,纸鸢飞升。
清明之节,意蕴深宏。缅怀逝者,珍视此生。承先辈志,砥砺前行。不负春光,不负亲情。
作品10(词):《苏幕遮·清明》
柳含烟,花绽蕊。风细云轻,燕语春光媚。郊外青山披绿被。桃李芬芳,蝶舞花丛内。
祭先人,思故岁。墓冢碑前,泪洒愁肠碎。忆里音容常梦会。此际清明,思念无穷味。
作品11(赋):《清明赋》
伊昔清明,节序殊胜。值仲春之月,当气清景明。
于时也,天地氤氲,万物滋荣。郊野之处,麦苗青青,菜花黄黄。桃枝绽艳,李树流芳。蝶戏花丛,燕穿柳巷。微风拂袂,送来自然之韵;暖阳照体,感通天地之祥。
然清明之至,亦有哀思盈胸。念逝者之已矣,叹生者之情浓。于是乎,携亲眷,赴墓茔。摆供品,祭先灵。清扫碑石,追思旧景。香烟袅袅,祈愿冥冥。忆往昔之教诲,感血脉之传承。思亲恩之厚重,涕泗潸然而难停。
且夫清明之节,非独缅怀之刻。亦为踏青之时,亲近自然,舒展心情。或漫步于小径,或休憩于林亭。观山川之秀丽,悟生命之不停。
是以清明者,融合生死之思,兼具悲喜之情。承先辈之遗德,启后世之新程。愿吾辈于斯节,铭记传统,砥砺前行。以感恩之心,待亲孝长;以奋进之志,建业立功。则清明之精神,永传不息;家国之昌盛,与日同隆。
作品12(曲):《【双调·沉醉东风】清明》
桃绽蕊、春光正好,柳含烟、风细云飘。祭祖先,情思绕,墓前花、敬意昭昭。郊外孩童放纸鸢,欢闹处、生机满道。
作品13(散文诗):《清明,时光的呢喃》
清明,是时光深处的一声呢喃,带着眷恋,带着希望。
在这一天,我们走向那片宁静的墓地,去赴一场与逝去亲人的约定。脚步是沉重的,心是虔诚的。墓碑上的名字,是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符号。我们献上鲜花,那是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洒下泪水,那是对亲情的不舍。
离开墓地,走进春天的怀抱。田野里的新绿,是生命的律动;枝头的繁花,是春天的笑靥。我们在这明媚的春光中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清明,让我们在缅怀中懂得珍惜,在失去中学会坚强。
它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节点,让我们在思念的河流中汲取力量,然后带着这份力量,勇敢地走向前方,去拥抱生活,去创造美好。因为,逝去的亲人,一定希望我们能好好地活着,在这充满希望的人间。
作品14(现代诗):《清明》
四月的风,吹过墓碑
吹起思念的尘灰
那一束束鲜花
是我们未说出口的安慰
记忆在时光里沉睡
在清明的这一天被唤醒
亲人们的笑容
在泪水里变得清晰
走出墓园
春天在眼前铺展
花朵盛开,鸟儿欢唱
生命在继续,希望在生长
清明,是一场告别
也是一次重新出发
带着爱与思念
我们走向天涯
作品15(古体诗):《清明寄思》
清明时节雨初晴,柳绿桃红百鸟鸣。
墓冢碑前思旧忆,青烟影里念亲声。
昔年教诲心中记,此际追怀梦里萦。
且赏春光添志意,承传祖德踏新程。
作者简介
林传爱,男,2009年12月出生,现居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