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4953 四季的诗行 作者║萧欣(吉林)主播║倾倾

四季的诗行
作者║萧欣(吉林)
主播║倾倾

四季是大地永不褪色的诗稿,每个季节都用独特的笔触,在时光的宣纸上书写着生命的真谛。它们从不刻意诉说,却将自然的智慧、生命的哲思,编织进每一缕风、每一片叶中。
春是大地写给人间的情书。记忆里,老屋后院的冻土总在某个深夜发出细微的脆响,像冰层下有无数把银剪在裁破冬的封印。清晨推开门,荠菜已顶破板结的土壤,叶片上还凝着冬的最后一滴泪。野蔷薇顺着篱笆攀援而上,将粉色的信笺铺满墙头,而蒲公英撑开毛茸茸的小伞,正准备把春天的密语寄向远方。桃花不是一朵一朵开的,而是千朵万朵同时涨红了脸,将整个山坡染成流动的胭脂河。细雨裹着泥土的腥甜与新叶的青涩,落在行人肩头,恍惚间,我仿佛看见祖父握着锄头的手——那些破土而出的嫩芽,何尝不是大地写给天空的信笺?它们以柔弱却坚定的力量,共同推开了春天的门,宣告着生命永不言弃的倔强。
当第一声蝉鸣撕开六月的寂静,夏日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柏油路在烈日下渗出黑色的汗,叶片蜷缩成焦边的宣纸,连风都带着滚烫的呼吸。可池塘里的荷花偏要在淤泥中起舞,粉白的花瓣托着水珠,像是刚从火焰中淬炼出的明珠。我总想起童年时,在老槐树下追逐流萤的夜晚——那些忽明忽暗的光点,哪里是什么昆虫,分明是夏夜散落的星辰碎片,在草丛间续写着银河的传说。某个暴雨突至的午后,我躲在屋檐下,看雨水将街道冲刷成银色的河流,忽然懂得:炽热不仅是燃烧,更是生命在极限中绽放的勇气——正如荷以淤泥为养分,蝉在地下蛰伏七载,万物都在各自的困境中,寻找着破茧成蝶的契机。
秋风起时,世界开始了一场盛大的谢幕。老家的柿子树是最先感知秋意的,某天清晨,枝头突然挂满橙红的小灯笼,在薄雾中忽隐忽现。枫叶将叶绿素褪去,把积攒三季的热情化作漫山红焰;银杏抖落满身金箔,铺就通往深秋的地毯。我蹲在田埂边,看蚂蚁排着队搬运稻穗,突然意识到每个生命都在为寒冬储备希望。当最后一片枯叶打着旋儿飘落,才惊觉凋零不是终结,而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馈赠。那些埋入泥土的枯叶,正在黑暗中酝酿下一场春天;枝头残留的空壳,何尝不是蝉留给世界的生命勋章?它们用消亡诠释着永恒,让我们懂得,万物的退场,都是为新生让出舞台。
冬是天地的留白,是时光的休止符。去年深冬,我独自登上山顶,只见雪花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飘落,六角形的冰晶覆盖了山峦的褶皱、田垄的裂痕,将世界折叠进一张素白的宣纸。枯枝在寒风中勾勒出遒劲的线条,冰凌垂挂成透明的琴弦,等待春风来拨动。忽然想起儿时,母亲总在雪夜将红薯埋进炭火,待烤得金黄时,掰开的瞬间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那些深埋雪中的种子,何尝不是在黑暗里积攒破土的力量?当我们凝视冰面下缓缓流淌的溪水,便会懂得:寒冷不是禁锢,而是生命积蓄力量的必要旅程,就像星辰必须穿越漫长的黑夜,才能迎来破晓的光芒。
四季轮回,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生命在不同维度的生长。春的萌发教会我们希望,夏的炽烈教会我们绽放,秋的沉淀教会我们取舍,冬的寂静教会我们等待。人类既是这场轮回的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我们播种、耕耘、收获、休憩,与万物共同谱写着生命的史诗。而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每一个我们,都是四季诗篇中,一行带着体温的注脚。
10-07-2025于巴塞罗那

【 作者简介】
王晓军,字保平,笔名,萧欣,喜欢文学和摄影。东北吉林省人,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知青,忙碌奔波直至退休。
2025年伊始,希望用余生参与文化交流传播,汲取文学摄影作品精华,广交各方朋友,共同分享和享受美的作品,共同探讨文学的发展,共同在文学作品中找到美好生活的真谛,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精彩世界。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