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人生第十三集
好人好梦
作者:吕松筠
“烛光中你的笑容,暖暖的让我感动,告别那昨日的伤与痛,我的心你最懂,......,亲爱的我永远祝福你,好人就有好梦。”
《好人好梦》是孙悦、邰正宵合唱的一首情歌对唱,由樊孝斌作词,宋书华作曲,发行于1998年4月。
这首歌我并不太会唱,对其中的歌词也不熟悉,但我喜欢这首歌的歌名《好人好梦》。一直都想以它命题写一篇散文,可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素材。
近日,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素材,而且突发灵感,于是,文思泉涌,一鼓作气完成了《璀璨的人生》第十三集的创作。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友人牟诚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身边的好人很多,可是,像牟诚这样被大家一致认可的人还真不多。他不仅自己多才多艺,不仅自己有梦想,而且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人,并无私地带动身边人一同实现美好的梦想,这是一般人所办不到的,可是牟诚却办到了,难能可贵。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园中的花朵,散发芬芳;梦想是山里的小溪,奔向远方;梦想是天上的星星,闪烁光芒……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梦想成真,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你为自己的梦想播种耕耘了吗?你奋斗了吗?生活中,无论你、我、他,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多么美好而令人向往的梦想啊,寄托了人们心中的渴望。
怀揣着这份美好的情愫,我的友人牟诚一路走来,步履铿锵而坚定,收获丰盈而充实。他常常在想,人的一生漫长而又短暂,每个人都应该有为自己和他人留下一点值得品咂和回味的东西。这不仅是对性情的陶冶,也是对人格的洗礼和升华。
与牟诚相识两年多,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闪光点,他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有信心、有头脑、有能力、有品位、有素质、有情义、有担当、有才华、有爱心。他对亲人,重情重义,亲情永远至高无上。他对朋友,侠肝义胆,友情永远排在第一。
他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且从不服输的人,想学什么就一定能学好,从不半途而废,也从不这山望着那山高,他很虚心且低调,有了成绩从不张扬。
穿上绿色军装,走进绿色军营;采访明星名人,当一名娱乐记者;挥毫泼墨,成为一名书法家;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用镜头记录祖国大好河山,成为一名摄影师;想搞一次场面火爆的新书发布会,成为一名业余作家;想出版一套自己心仪的钢笔字帖;想做一名受人尊重的无怨无悔的志愿者。这些都是牟诚年轻时的憧憬和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拼搏,这些梦想在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及退休后全部实现。可谓:好人好梦!
1970年年底,在那个寒冷的冬季,牟诚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九台纪家公社那片土地,穿上绿色军装,满怀理想和憧憬走进了军营。在与牟诚的一次聊天中,聊到了他的绿色军旅生涯,他显得格外兴奋,在他看来,那七年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段闪闪发光的别样人生。那段经历于他而言就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课。一场军事与人生磨砺的大课,一堂综合素质提高的大课。
他满怀深情地说:辽南那块曾经渗透着我们青春汗水的炽热的土地,留下了我们恍如昨日的永恒回忆;盖州小城,记载了那一段充满芳华气息的岁月,写就了军地人生流光溢彩的生活画卷;大清河水,见证了军徽闪闪、军旗飘扬、军歌嘹亮的一幕幕劳动赞美的壮丽诗篇。
脱下军装后的牟诚,经过个人的努力,于1981年考上了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从此,开启了他长达30年的编辑、记者生涯。牟诚的工作能力很强,而且素质也非常高,他和同事之间没有任何代沟,经他和同事一手创办的《影视图书周报》曾经一度风生水起,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记者,曾经是很多人崇拜的职业,特别是娱乐记者,能经常接触到名人明星,更加令人羡慕。牟诚对他那段如火如荼的记者生涯记忆犹新,念念不忘。他曾经写过一本题为《流光碎影》的牟诚采访录,还记得他在自序中深情地写道:“我的工作是记者,因为在娱乐纸媒,人称“娱记”,同时,既做编辑又要采访,行业内叫“编采合一”。在人手少的情况下,即使做了领导,也仍然需要坚守在采访第一线。退休之后,回头看看,所写的多篇采访文章,都留给了国内的诸多媒体”。
“那时候的我是一个地道的“追星族”,追星是因为工作需要,且为之而乐此不疲。和众多媒体的娱记一样,忙碌于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见面会,奔波于各个(文化、文艺)节会之间,甚至涉足外地。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出击寻找采访对象,追踪与发现被采访的目标,工作起来早已经没有了‘八小时’的概念。
那一段岁月,时值我的青年到中年阶段,我和许多年轻的编辑记者一道,在单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参与了众多大型活动的采访,兼之完成了本报诸多期的版面编辑及审定工作。我热爱记者这个岗位,更热爱我工作着的新闻集体。作为新闻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历行了我岗位上的职责。那些年,那些事,我和我的同行们,度过了一段曾经难忘的时光,和我的伙伴们一道履行了属于我的使命”。
牟诚自幼就喜欢书法,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对写大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今日,他也从没有停过练笔。
源于对书法的热爱,自1998年以来,牟诚就受聘于多所学校,为喜欢书法的大、中、小学生授课,至今已有26年之久,这期间,他还走进南关区明珠社区,主动为明珠社区老年大学书法班进行义务教学,无论春秋冬夏,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到目前为止,他教过的学员已有近千人次,可谓桃李满天下。
退休后,牟诚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研习书法和教书育人上了,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书法精英,他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在为学生讲课,双休日全天授课。授课内容既有毛笔和硬笔,也有楷书与行书。特别是硬笔楷书教学,所收学生甚多,其教材全部都是自编自写的。硬笔楷书授中,特别强调楷书的书写标准、严谨与规范,以及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每逢新年和春节前后,牟诚还要主动地为许多社区、机关学校、文化馆、大型的超市、关系单位、亲朋好友等撰写春联,至今他已坚持二十几年了。
他还说:近两年手写春联非常火爆,许多人对春联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已经厌倦了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印刷体的春联,而更钟情于手写春联。因此,从元旦前直到春节前几天,他几乎每天都奔走于各个社区、文化馆、银行、学校、商场、大型超市之间,乐此不疲的为广大需求者书写春联,辛苦是自然的了,可是当他看到自己写的春联备受大家喜欢的那种感人的场面时,他的脸上不禁洋溢出幸福的笑容。累并快乐着。
为了满足桑榆文学社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他还不辞辛苦的整理出两百集《牟诚书法课堂之研习书法心得》连载,目前已在《桑榆文学周刊》综艺栏目连载50多集了,很受读者及书法爱好者的喜欢。作为社长,作为挚友,我很感动,也很骄傲。
摄影,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属于年轻一族,而年轻的最大特点,就象火热的七月一样,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聚集了奋进的力量。摄影艺术,是精神的外化,是灵魂之镜。摄影作品,是光与影的结晶,是心灵与美的流淌。也是摄影爱好者辛勤耕耘的硕果,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我的挚友牟诚不仅精通书法、写作、音乐,他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摄影爱好者,他的摄影水平非同一般,他的摄影作品别具一格,备受影友、朋友和亲人们的喜爱,大家经常有求于他,而他也是非常热心地有求必应。
作为好朋友,我也非常欣赏他的摄影作品,特别是他拍的花更是出类拔萃,独领风骚。我原本以为他之所以喜欢摄影,可能是与他的记者职业有关,可后来的交谈中得知,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对摄影产生了兴趣,那时候他还没有相机,只能借助于别人的相机偷偷地练手,闲暇之余反复的琢磨、刻苦的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弄明白了照相机的各种原理,终于能为家人和同学照相了,而且还能把照片冲洗出来,那一刻,别提多高兴了。
退休后,他对摄影依然是情有独钟,他把摄影与写作、书法、唱歌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时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他都不间断地去市内各大公园拍花,拍红叶、去吉林市拍雾凇。每逢节假日,他都背着相机到附近的旅游景点拍照留念,并为市实验校友合唱团的老同学们拍照,为过去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老朋友们拍照,为家人拍照,当然,也为我们这些新朋友拍照,用镜头留下了许多记忆中的美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牟诚的一生可谓璀璨的一生,他的业余爱好很多,写作、书法、绘画、摄影、音乐、旅游等等,但最值得他本人为之骄傲的还是读书为他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这方面也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崇拜的。
牟诚对学习的态度始终是端正认真,一丝不苟,他这一生中读过的中外书籍用文字已经无法计算了,他撰写过的心得体会也不计其数。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于2019年同时出版了长达40余万字的牟诚文集《心路情思》,长达35万字的牟诚采访录《流光碎影》,长达29万字的牟诚书语《落笔闻声》,这三本书均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很受读者欢迎。
2017年12月3日,看似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可对于牟诚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长春市新华书店重庆路店隆重的举行了《牟诚5000硬笔常用字书写规范》(上~楷书,下~行楷)首发式。由吉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郭佳、柏安亲自主持。并有现场签名售书的环节,长春日报社社长孙成军出席并讲话。场面十分火爆。
三年后,2010年5月29日至31日,这又是一个同样令牟诚难忘的日子,连续三天,在长春市图书馆举办了隆重的牟诚书法展。共展出真、草、隶、篆、行五种书体书法作品一百二十幅。长春日报社派纪检书记何文出席并讲话。
这两次大型的首发式、书法展与牟诚而言,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不仅是他走在梦想之路上留下的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也是他在走向艺术家殿堂的一次洗礼和升华。
牟诚的人生与众不同,他的每一个阶段都很精彩。平日里,他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除去书法教学以外,去图书馆,去老研会,去文化馆,去社区,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除此之外,他还帮助所在的多个社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编辑校对等相关工作。每天雷打不动的还要坚持在《学习强国》里答题,每周还要坚持出去拍照。总之,他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用他自己的话说:累并快乐着。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称之为伟人,当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也一样让人生放出光彩。人生因努力和付出而精彩,人生因奋勇拼搏而精彩,人生因自我超越而精彩,人生因无私奉献而精彩。
回首牟诚退休后十几年的夕阳时光,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如花似锦,如诗如画。如火如荼,锦上添花!作为挚友,我再送给他四个字:好人好梦!
2025年仲夏
作者简介:吕松军,笔名:吕松筠。195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诗与远方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南关区永春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长春市老干部网宣员,长春百姓学习之星,吉林省党员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桑榆文学社社长,桑榆文学平台总编。
著有个人文集《松涛》《 回眸》,近年有140余万字的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读本之那人那事》《中国老年教育》《回眸又见花开》《吉林文学年选》《长春老年教育》《文存阅刊》《民情》《文风》《参花》《意文》《吉林名人》《绿池》《往事》《春风文艺》《长春文化》《艺点文化》《夕阳红》《左邻有爱》《榆树文笔》《榆树人》《榆树知青》《泥香》《九台文化》《黄龙府》《后小说时代》《老来乐》《老公安》《而立之年》《精彩读本》《长春最美养老人》《吉林日报》《东方老年报》《新文化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内蒙古日报》等杂志、报刊,连续七年在长春市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中获个人奖、最佳组织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征文比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