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话题,离不开长征;一天的收获,离不开感恩。这些苏区楷模的共性之处,就是以前辈为榜样,愿为革命老区高速发展。
一天的感动,浓缩成图文;一天的镜头,留下了记录。这些珍贵图像资料的背后,是有心的付出和值得典藏的瞬间。
升职讯,7月10日,第五次来到福建长汀的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在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约记者卢兴求的陪同下,对《东方榜样 凡人星光》楷模团队——长汀县杨成武将军研究会、汀州状元亭协会创会会长、古稀退役军人楷模黄马金;2019全国十佳红史专家林文清,汀州红军可乐非遗传人林剑波,新福音医院院长李文华等进行了采访。

“从小学设立杨成武中队到中学建立杨成武支部,汀州把从家乡走出去的开国上将杨成武作为学生人生启迪和教育成长的坐标”——郭添阳主任如是说。

而受到杨成武将军三次接见,并五次为其题词的黄金马会长,在分享杨成武上将退休后连任两届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为革命老区无私奉献的往事时,饱含深情。


“一个人的长征”经历者林剑波在红军可乐米酒坊内设立的陈列馆,摆放着王定国老红军的亲笔题词《红军万岁》和长征系列书籍,他说起杨成武指挥22位勇士夺取泸定桥的往事,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

李文华院长在介绍如何弘扬红军第一所正规医疗机构《福音医院》的救死扶伤精神时,特别提到开国中将傅连暲从一位传教士成为共产党员的传奇经历。
7月11日,蒙蒙细雨中,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全国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邀记者卢兴求、福建长汀革命老区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曹大道、《红色村晚》福建龙岩工作组刘九金、长汀河田镇南段村红军后代卢鸿福共同参访了位于长汀中复村的长征出发地主题邮局并参加座谈。



在2019全国十佳红史专家林文清教授、长汀县杨成武将军研究会秘书长杨秋明的联络下,拜访了烈士后代钟鸣同志和中复村年轻的主任钟椿源。


长征出发地主题邮局在全国684个主题邮局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既是纪念中央苏区邮政、宣传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也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核心区文化品牌的生动实践,有力促进长汀老百姓的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下午,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全国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邀记者卢兴求、《红色村晚》福建龙岩工作组刘九金冒雨驱车走进长汀塘背村,参访暴动遗址及红色景点,采访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曹大道和添信品牌红军可乐生产者曹大信。

在塘背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演绎过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当年,塘背人民为了革命事业,用热血和生命写下壮丽的不朽篇章!如今,塘背人民紧跟时代步伐,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楷模采访: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曹大道介绍了几十年乡村医生的善者仁心,并为采访嘉宾讲述中医理论和中药知识。

添信品牌红军可乐生产者曹大信,带我们行走在崎岖的“红军路”间,赏红军可乐酒,喝“红军山泉”水,走一段红军路。他说,自己的愿望就是想让承载红军精神的非遗酿酒走向全国。

福建医科大学暑假实践队的同学们,根据开国中将傅连暲在苏区福音医院的真实故事,编排了红色医疗情景剧《长汀雨夜》,以一场普通截肢手术为引,展现红医在信仰与现实间的无声抉择。

吴路英老师培养的学生也上表演了红色歌舞,现场师生充盈着欢快的气氛,舞台灯光和大屏幕感人的内容,将红色村晚启动推向高潮。

交流中,得知钟椿源的父亲是中复村老主任时,七年前从这里出征的紫秋老师和卢兴求记者非常高兴,他们相约为《红色村晚》送上祝福!期待,更多英模事迹、乡村振兴成果、优秀文艺作品通过《东方榜样 红色村晚》的平台走出老区,走向全国!
7月12日,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全国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邀记者卢兴求、《红色村晚》福建龙岩工作组刘九金等前往南塘乡村文化会客厅学习调研。

以家庭农场为学生研学基地,以劳模精神带动乡村发展的修文平、易小贞夫妇热情接待。

卓识远见、风趣幽默的修文平同志首先介绍南塘村五金产业“金银花、金针花、金桔、金鸡、金稻谷”带来的五大变化“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厅堂变讲堂、村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

其次带领我们参访了国学馆、美劳学堂、酿酒坊、科普“人生八喜”、石瓦绘画、非遗剪纸、红军食堂等研学项目。

最独特的项体育目是世界五大明鸡——河田鸡游泳比赛,以激励作用带给观者向上的力量!

乡村振兴,老区先行。老区振兴,文化先行!愿革命老区的青山绿水,成为百姓致富路上的保障。
7月13日,全国《红色村晚》组委会紫秋、卢兴求,福建龙岩工作组曾宪福、刘九金驱车前往河田镇伯湖村的傅连暲故居参访。四位红军后代首先祭拜了红色华佗傅连暲,向英雄雕塑集体敬军礼并脱帽鞠躬。

傅连暲故居纪念馆里展陈着药箱、手术器材、药方、书籍等实物和图片,以多个篇章介绍了他从教士成为共产党员的信仰转变过程。 傅连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福建省长汀县人,医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位医疗将军,开国中将。
早年随在长汀教会工作的父母进入长汀,就学于长汀一中,毕业于汀州福音医院的亚盛顿医馆,1925年出任长汀福音医院院长。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路过长汀时曾收留起义军的陈赓、徐特立等300多名伤病员在福音医院治疗。
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领导福音医院积极收治红军伤病员,1932年1月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训60多名红军医务人员。同年秋,应毛泽东的建议,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1933年初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将医院迁往瑞金,成为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

当日,为北京、广东、福建合作实施的“红色+传媒+文产”融合发展项目——河田镇大山下家庭农场规划建设“两万五千米红军长征微缩线路”的党建、研学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他们身穿七年前从长汀出征的红军服,依托中央红军长征路上25个重要节点(关键战役和会议)进行翻山越岭、爬山涉水的体验考察。他们根据《文化新长征》的亲历路线,主要以中央苏区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召开遵义会议、实施四渡赤水、举行扎西会议、缔结彝海同盟,勇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抵达吴起镇为主线建立沿途“长征文化驿站”,以图文展板和讲解结合为主,让参与者了解长征,敬畏红军,弘扬精神!
其中,在能够利于团队建设的环节,他们演绎了“军民鱼水情、信仰的力量、沼泽地生还、不能丢下伤员、青稞革命、红军铁的纪律、乐观主义、民族政策、赤水河畔、胜利曙光”等实景再现,为长征微缩线路的尽快落地,提供了更加人文的要素。

曾带队用400天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紫秋老师感慨道:“其实,红军长征之路,就是一条信仰之路!”

从北京中关村返乡创业的预备党员曾宪富收获颇深,他非常感谢红军后代刘九金积极邀约卢兴求的参访与报道,并通过全国《红色村晚》福建长汀的启动,与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同行。他以农业振兴,科技先行的领头人风范,成功的将中草药与养殖业,有机肥料与健康食材密切关联,引发了农业科技革命和生命品质的提升。他说,这次的体验仿佛是在回顾自己的新长征路,一路的荆棘和坎坷,只有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走到终点!
七年来,在新长征路上从未缺席重大活动的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邀记者卢兴求老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与危险,他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挑战风险的直面人生态度,让学习专业摄影的刘九金赞叹不已。
期待不久的未来,从长汀到延安的红军长征微缩线路成功建设,让更多老区学生体验它的战无不胜!

走进了长汀水土保持科技园,观赏习近平同志25年前捐种的那棵已然昂然挺立和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它在风雨岁月里见证了长汀这片红土地上的绿色奇迹。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如今的长汀,青山夹道,草木繁茂。“长汀经验”也作为世界生态修复实践成功案例向全球推广。
当我们走进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科技馆参访时,自幼在长汀长大的卢兴求和刘九金回忆了当年在光秃秃的沙土山上全民种树的情景。

在树下经济成果展厅,返乡创业榜样曾宪富自豪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研发种植的健康功能食材灵芝沐草,用这种饲料喂养的世界前五名河田鸡,肉质更紧实、味道更纯美、营养价值更高;黄花志远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炖鸡鸭煲汤养生价值更好;果蔬酵素肥料让金灿灿的稻谷更有独特的飘香。
此情此景,感怀至深。中国有机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情不自禁拿起样品《为老区做代言》。

希望中国在全民健康奔小康的幸福路上,老区先行、科技先行、文化先行,榜样先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