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
开展“生态·语言”双赋能乡村振兴三下乡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2025年7月12-16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组建了“生态·语言双赋能乡村振兴”青春行动队。团队由辅导员曹馨悦、李晓晴、思政教师郑芳担任领队,带领姚雨沫等8名优秀学生代表深入安康市汉滨区忠诚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春队将按照“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帮扶、文化下乡等形式,助力忠诚村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青春队用调研解码“五位一体”的社会方程式。青春队深入忠诚村开展实地调研,采取“问卷+访谈+观察”三位一体的调研方式,足迹遍布村委会、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及农户家中。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深入调研,团队系统掌握了忠诚村普通话推广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优化、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一手资料和决策参考。

走访问卷
青春队用电商破译“五位一体”的经济流量密码。队深入天瑞塬冯家坝现代产业园区开展助农实践,实地参观智能化种植基地、体验现代化农业生产流程,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成效。
团队创新采用直播带货模式,2小时实现销售额630元,其中特色番茄单品订单破半数,有效帮助农户拓宽销路。

调研现代农业产业园
青春队用思政大课堂赋能“五位一体”的政治根基。青春队创新开展“红色推普”实践活动,通过建立村校党建联盟、开设普通话思政课堂、运营双语广播站等“三位一体”模式,将推普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培养的“红色推普员”有效提升了村级事务透明度,老党员张大爷等村民对普通话会议表示认可,实现了“党建带推普、推普促党建”的良性互动,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村校普通话党建联盟

思政小课堂·乡村大舞台
村广播站“普通话与方言”碰撞
青春队用活动传承“五位一体”的文化基因谱。青春队立足乡村文化需求,通过四大特色活动显著提升了乡村文化活力。
团队系统开展“普通话小讲堂”专题讲座,以互动教学提升村民语言素养;组织师生创作乡村振兴主题墙体彩绘,打造出融合推普与乡村特色的文化地标;针对留守儿童实施“语润童心”计划,通过趣味小游戏活动传承文化;下乡文艺汇演以歌舞、朗诵等节目丰富群众生活,全国劳模、忠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天瑞塬公司总经理刘瑞红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普通话小讲堂

青春队队员墙体彩绘
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小课堂

“语润童心”趣味小游戏活动

全国劳模、忠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天瑞塬公司总经理刘瑞红在讲话
“生态筑底 语言传情”文艺汇演现场
青春队用志愿服务构筑“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屏障。青春队发挥涉农院校专业特长,深入乡村开展“三清”环保专项行动。
通过清理农田大棚区、整治1.5公里河道、清扫3条主干道等实际行动改善村容村貌,并同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成效显著。

“三清”环保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