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期导读
一 格律诗(绝39首 律51首)
作者 李启兴 王建华 薛有毅 小杜牧 许日辉 姚会昌 武立胜 孙嘉琦 白雪 段祥宝 田开泉 王慧忠 汪转户 范成大 熊东遨 黄延华
二 词曲7首 联
作者 姚会昌 小杜牧 薛有毅
三 古风自由诗2首
作者 冯彪 姚会昌
四 散文故事5篇
作者 缪荣株 黄延华
五 书法绘画2幅
作者 陈弘雨
五绝 夜
李启兴
柔光照秀楼,竹影静幽幽。
池畔凉风起,鼾声响不休。
五绝 无题
李启兴
水绕千山动,花开万树红。
心随云霭走,诗伴鸟飞穹。
七绝 贾宝玉
李启兴
莫羡贾门男宝玉,红楼一梦享鸿福。
成群美女身边绕,难解相思掉淚珠。
七绝 听雨
李启兴
那年那日雨绵绵,无事无愁心内闲。
写赋不能诗不就,乐听屋上水潺潺。
“七.七”国民觉醒日
王建华(河北)
石狮七七已蒙羞,日寇侵华结世仇。
唤醒国民同敌忾,警钟何许忘吴钩。
咏蛙(通韵)
王建华(河北)
眼珠鼓胀绿皮衣,常在田塘水里栖。
专捡害虫成腹食,整天喧唱噪音啼。
躁动酷暑
王建华(河北)
酷日炎炎蛙鼓狂,水塘荫下羡鸳鸯。
蝉声刺耳无休止,炫耀高音谁最强。
小村度夏
王建华(河北)
盛夏将临蒸炙热,整天汗水扑身涔。
盈盈满月洁如昼,夜里蝉声不断吟。
七绝·题图娴雅
薛有毅(山西榆次)
百花斗艳衬高光,妩媚欣然正向阳。
青果盈枝成串坠,扇摇娴雅溢芬芳。
七绝·感恩
薛有毅(山西榆次)
西席栽培诚感恩,孜孜不倦使人尊。
黉门布道迷津解,一路高歌只做昆。
小杜牧七绝十首
友人移居
最是伤心那树梅,苔枝犹自掩柴扉。
如今君去鹤随往,唯有满庭麻雀飞。
鹤冢
谁料九霄云里骨,化为荒野土中肥。
可怜壮志埋不住,枯草坟头尚欲飞。
过亡友宅
吕安去矣不闻笛,唯有春深鸟乱啼。
往事犹如花数朵,无言漂在断桥西。
过赵云墓
一枪几度挑中原,无力能将汉祚延。
唯有青青坟上草,为君守望蜀江山。
春日作
赠我寒窗一抹霞,春风吹过碧桃花。
可怜心事如荒土,只种诗愁不种瓜。
茶
曾将青绿赋山川,故取云霞锁梦间。
借我一瓢深井水,还君烟雨与江南。
潭
莫笑水清鱼不来,空将明镜向天开。
此中日月皆堪钓,试问何人坐钓台?
山寺夜坐
摇曳青灯石磬幽,今宵枯坐老僧楼。
寒窗几度风吹雨,心事都随檐水流。
山居
闲住深山谁是邻,藤花入室鸟登门。
有时竟日绝峰坐,不采身边一片云。
渔人
不知唐宋不知秦,休问桃花几度春。
酒醒日斜风定后,呼儿来看满江云。
小杜牧自选七绝七首
道观读书
昨夜读书香案前,今朝冰雪锁山川。
谁知落拓单衣客,亦有心思济世寒?
樵夫
一壶浊酒一壶茶,唱去桃花唱雪花。
何故山头废刀坐?荒林原是帝王家。
夜坐
不品清茶不品诗,荒斋独坐月明时。
藤花却染尘俗趣,攀上窗台攀树枝。
记梦
岁云暮矣意如何?箧里诗文恨未多。
昨夜偷得太白笔,来年看我写山河。
卖花姑娘
绿萝朱槿两边排,盆里桃花映脸开。
莫笑一双纤细手,能将春色万家栽。
湖中示儿
今宵欲使酒壶空,醉倒荷花荷叶中。
明日老僧来看我,问他新种几株松。
醉歌
醉倒高楼扶玉床,由他主客笑癫狂。
北邙山下风吹雨,哪座荒坟是帝王?
七绝《乙巳盛夏时节感怀偶得》十二首
辉叔(广东_许日辉)
(一)
袅绕炊烟隐旧家,晚风吹过夕阳斜。
相闻犬吠柴门掩,笑把流年种夏花。
(二)
夏暑炎炎日又长,蝉声起落热难当。
偷闲品茗清吟处,忽觉心中一抹凉。
(三)
暑气蒸腾似火烧,田园炙热烤枯苗。
盘中每粒皆辛血,莫负耕耘岁月遥。
(四)
温风暑气逼人来,柳色牵荷画里栽。
笑向清江投一钓,任他沙鸟几徘徊。
(五)
仲夏西堤柳叶尖,何来紫燕画梁檐?
儿童戏蝶清凉处,不语青蛙水下潜。
(六)
暮色云霞染远空,闲遐步履悦清风。
蛙声噪亮荷塘月,不觉流年盛夏逢。
(七)
蝉鸣高柳诉炎凉,夕照莲衣映晚塘。
月挂虛空装玉镜,流萤促织夜无藏。
(八)
柳岸垂阴野渡边,荷风盛夏散晴烟。
蝉声乍起吟何事?梦落溪桥又一年。
(九)
蛙声止步客难留,小榭含烟夕照收。
落日偷藏荷影里,风吹暑气过汀洲。
(十)
平畴夏稻半青黄,酷暑蛙声落野塘。
且惜怜农耕作苦,田头陌垄各家忙。
(十→
炎炎赤日正当空,热浪蒸人似火笼。
寂静荷塘蛙不语,却来一阵是温风。
(十二)
暑气吹来无处凉,荷风绕径散清香。
吱声蟋蟀临窗诉,月夜流萤映竹床。
作于2025.07.10.乙巳年六月十六日小暑时节
五律 国宝运城
李启兴
十成国宝景,五六在河东。
碧碧盐湖水,峣峣五老松。
高高莺女塔,皎皎吕仙宫。
后土关王庙,千年宰相踪。
五律 金鸳鸯
李启兴
鸳鸯本姓金,贾母眼前人。
生就奴才命,却存高贵心。
贱贫心莫动,富贵不能淫。
万古一奇子,千年数女神。
感怀命运
王建华(河北)
家无隔夜粮,瓜菜裹饥肠。
回顾前生路,曾经半世忙。
千滋全品透,百味尽来尝。
年老周身痛,劳心疲惫伤。
五律·夏荷
姚会昌(吉林)
晨曦浅雾笼,漪镜夏荷中。
新染千辉物,晶莹露点蓬。
撷波清绝貌,眸俏晚晴红。
低首羞鸾对,青丝缠髻隆。
武立胜(北京)
登浮槎山
林深路幽隐,奇峻任登攀。
一脉泉分罅,九华龙在渊。
瀹茗香细细,清耳鸟关关。
便有繁城好,何如居辋川。
读梁实秋先生“胡适先生二三事”
孙嘉琦
秉笔微言话胡适,客观景仰令人思。
平民权贵同相待,公正不缘因异之。
八股文章休渎扰,呻吟无状岂成诗。
珍珠落落声清脆,亮节高风万世师。
读梁实秋先生“雅舍”
孙嘉琦
砌砖四角托房脊,篱竹为墙墙抹泥。
抗日烽烟惊大地,中华文化寄青黎。
课堂数学喻明理,与子同矛步伐齐,
身处陋居心万里,启开民智驱盲迷。
读梁实秋先生“梁实秋的话”
孙嘉琦
哲人文中勤询理,开卷方知终未欺。
前辈智于深厚积,后来应用待开犁。
锲而不觉老将至,风转操舟帆向移。
认识误之知太少,裕如笔墨岂能期。
读梁实秋先生“书”
孙嘉琦
读书少面目难看,相对言庸俗不堪。
往昔得闲勤捧卷,今天偷暇手机参。
扫清街巷报刊点,文学氛围归旧坛。
挚念实秋深失意,求知薪火屡重谈。
读梁实秋先生“书房”
孙嘉琦
引经据典话书房,东架西篱瓜果香。
苦雨斋中盈册栋,闻家骅室宋唐装。
翻披千册群贤惠,笔墨何愁著锦章。
百姓亦多藏贮乐,闭门静诵不朝王。
注:闻一多先生,字家骅。
读梁实秋先生“文房四宝”
孙嘉琦
文房四宝趣闻多,仓颉字终绳结歌。
纸笔蔡秦开始创,歙徽砚墨细研磨。
中华经脉传流远,浩瀚雄魂汇九河。
国粹依稀成摆设,一方电脑指如梭。
读梁实秋先生“读书苦?读书乐?”
孙嘉琦
攻读必经清苦乐,少年懵懂耗时多。
待知振作叹之晚,翻册记篇思入磨。
勤在自身挑惰性,莫遑环境烂催柯。
囊虫映雪岸何处?学海无边奋桨波。
读梁实秋先生“漫谈读书”
孙嘉琦
实秋笔墨谈书读,虚假真诚道路殊。
三绝韦编非已细,十行一览莫言粗。
人争抨击何曾阅?吹捧皆瞧位在无。
赞贬动机心困役,几多鱼目混珍珠。
读梁实秋先生“好书谈”
孙嘉琦
好读书应读好书,劣优界线以人殊。
毛星火喷莫言血,大象蛇吞嗓不粗。
你说奖真虚假弃,他瞧狗屎是珍珠。
图权贪利唯趋惠,忘祖欺心廉耻无。
读梁实秋先生“学问与趣味”
孙嘉琦
兴趣学问本难分,精准方通物象新。
奏乐伯牙弦有意,子期能晓水山春。
韦神贯达数玄理,厨艺何须竞比人。
梁栋休当烧火棍,大鹏展翅志星辰。
读梁实秋先生“雅人雅事”
孙嘉琦
乱弹雅事实秋悠,崖上题诗话久留。
涕下陆游沈氏壁,登高之焕又层楼。
哀情极处惹怜悯,眼界宏开势不收。
警句格言传世否?自然取舍莫强求。
读梁实秋先生“读画”
孙嘉琦
画上题诗不在多,相和相衬亦相摩。
胸中块垒化山骨,词赋风潮壮九河。
笔藏炫光宣惬意,墨分深浅迩遐挪。
雍容蒙娜丽莎笑,牛背牧童正放歌。
读梁实秋先生“盆景”
孙嘉琦
撑天拔地蔚然松,虬曲幼苗囚景中。
非为侏儒非为病,剪裁强势唯盆穷。
假山根下寸方土,杯水塑桥垂钓翁。
细叶微枝难托鸟,游人怜悯叹初衷。
读梁实秋先生“喝茶”
孙嘉琦
谈茶推理情趣说,美敬廉和四德歌。
甘苦嫩香余味厚,人生所历近相搓。
老来方会其中意,白水农家解渴多。
衣食足而知礼义,棒杯论道笑消磨。
注:茶之四德,廉、美、和、敬,出自唐刘贞亮《茶十德》。
七律·读史
白雪(山西太原)
青简幽章岁月迢,兴亡旧事韵中飘。
烟消几卷千秋梦,墨尽三行万代凋。
残垒空留寒日冷,废台犹见落枝摇。
闲翻故牒寻真意,且把心魂付玉箫。
七律·咏通渭战国
白雪(山西太原)
烽火曾燃古渭州,山河静美韵长流。
秦关远眺云霞淡,陇地轻弹岁月柔。
剑戟凝霜藏史页,旌旗漫舞卧荒丘。
千年故事随风语,胜迹犹存话旧游。
七律·研究生毕业有感
白雪(山西太原)
书山倦羽息云巅,研路幽光入暮烟。
竹影翻窗风洗耳,松声度水月垂篇。
尘心不染砚中露,素志偏同菊后莲。
一纸轻拈非得失,笑携春色向江天。
七律·酷暑(一)
薛有毅(山西榆次)
暑浪蒸腾似火球,衣衫汗浸觅凉投。
塘荷叶翠蜂频戏,岸柳枝繁鱼漫游。
三伏将临精气补,久伤快治药方求。
风调雨顺人间愿,消夏养生心莫忧。
七律·酷暑(二)
薛有毅(山西榆次)
高温预警接连深,一路红灯酷暑临。
万里火烧天炙烤,千家干燥地蒸淫。
森林飞鸟无声响,池水青蛙有鼓吟。
消夏西瓜除湿气,扇摇沐浴把茶斟。
七律·暑
薛有毅(山西榆次)
娇阳似火暑风蒸,茁壮禾苗疯长腾。
花艳若绸珠欲滴,水蓝犹镜玉将升。
熙雍景象蛇盘寿,稔泰高光马兆礽。
斟酒煮茶亲友会,乘凉沐浴树阴乘。
七律·仲夏
薛有毅(山西榆次)
曼妙斑斓七彩妆,垂涎欲滴正高光。
风瑶绮丽人陶醉,雨打珍珠玉滚浆。
蝴蝶纷飞花瓣吻,蜜蜂乱舞蕊芯偿。
禾苗茁壮成长快,歇晌斟茶闲举觞。
七律·火把节(一)
薛有毅(山西榆次)
崇山峻岭沐朝阳,玉露金风火把昌。
特色独尊今古韵,幽奇首敬寨中芳。
人文习俗传宗族,地理民情耀梓桑。
歌舞和谐祈祭岁,东方节里更欢狂。
七律·火把节(二)
薛有毅(山西榆次)
明珠闪耀火燃昌,民族风情百岁芳。
别样时间传万里,平常日月换千妆。
祈丰祭祀东方乐,祷兆奠基山寨狂。
事物生存自然赐,红裙一摆放灵光。
七律·火把节(三)
薛有毅(山西榆次)
火海红彤祭祀遵,农耕时代话情真。
鸡羊宰杀奉天地,虫害熏蒸净俗尘。
嫁女接回家族旺,驱邪避祸祖宗臻。
斗牛赛马非遗节,文化认同华夏民。
七律·火把节(新韵)(四)
薛有毅(山西榆次)
火把熏虫稔泰祈,彝族携手共同希。
斗牛赛马丰收祭,接女省亲团拜期。
服饰传承能久远,英雄纪念可皈依。
象征寓意言无尽,文化精深非物遗。
《题缪公采风〈妒妇皮〉》
将军擎鼎见眉低,血爪裂甲慑宫仪!
彤廷忽设阴阳盏,醋海掀翻白玉卮。
一纸赤绡悬牖夜,万家丹符镇户时。
椒盘岁岁驱妒魄,裂却胭脂万卷诗!
一一南京水利科学院正高工程师美丽水乡(段祥宝)
暑期塞罕坝
王建华(河北)
蒸腾暑气心烦燥,坝上清凉酷热消。
林海苍茫花灿烂,草场壮阔景妖娆。
湛蓝湖水鳞波荡,素色甘霖陌野浇。
跃马山坡真快活,云流天际自逍遥。
即景伏天
王建华(河北)
头伏初临赤焰煎,喧嚣干燥夜无眠。
惊雷雨落添凉意,翠盖珠摇送郁绵。
垄上单苗愁烈日,枝头蝉噪诉晴天。
翁婆制作豆冰粉,孙子欢嬉碧水涟。
游江西渼陂古镇
王建华(河北)
青砖黛瓦傲墙头,渠水疏通街巷流。
路底石条桥拱筑,价高店面贾来投。
曾经茶马睡眠宿,也有商人停息留。
古迹今朝闲客涌,乡村市井共图谋。
响水湾咏并蒂莲
王建华(河北 )
响水幽居何故猜,因由素袂傍云开。
金盘荷叶观音座,玉露冰肌仙界胎。
劲赏禅心多惬意,高擎绿伞尽徘徊。
娇莲并蒂迎游客,荡破船篙雅俗来。
七律·小暑(原作)
姚会昌(吉林)
烈焰熏风腾热阆,蝉鸣蛙鼓夏时望。
桑拿常洗伏方来,上烤下蒸汗雨状。
四季着情多品评,春秋如意正轮唱。
繁星闪烁天为被,树影遮藏地作帐。
七律•夏炎
姚会昌(吉林)
烈日当头赤目悬,夏炎重返到身边。
高温不断汗珠滴,气闷潮湿到伏天。
昨晚空调终夜醉,今朝抗暑把茶煎。
一杯毛片伊分享,生润解烦驱病痊。
七律•荷塘月色
姚会昌(吉林)
远山隐隐伴星眠,月映清漪水映天。
叶底蛙鸣声切切,波间荷舞影翩翩。
柳摇轻雾笼凉夜,风送馨香到梦边。
幽径朱公留赋处,莲歌渺渺入华篇。
七律·暑热
姚会昌(松原)
炎夏弥天热浪高,汗流面背著勤劳。
午时阳艳清凉减,子夜风微烦溽熬。
古木蝉鸣归不舍,密林雀噪避难逃。
电扇空调连宵转,怎解人间暑气牢。
七律,夏荷
姚会昌
藕莲溪水绿盛霞,荷朵芳芬开鲜花。
鸭子唧喳嘻耍闹,蛙群清翠叫声佳。
鸟儿树稍鸣青柳,蛾舞油黄飞采夸。
美丽自然乡镇现,神工鬼斧造成它。
七律•大暑
姚会昌(吉林)
一
凭栏试问暮天穹,日已西山炎未终。
汗浸薄衫期暑退,轻摇纸扇过堂风。
空调赐冷难消受,闷热无休借酒功。
夜路阑珊幽静处,新乡陌苑觅萤虫。
二
烈炎夏日火轮追,四望穷荒倦鸟随。
细草腾灰花合叶,高蝉噪气木垂枝。
拼争不屑龙王舍,斩夺何求玉帝施。
力策天驹蹄奋踏,收兵酒敬凯旋师。
七律 河东美家園
李启兴
河东是我美家園,人寿粮丰尧舜天。
盐水条山杨柳岸,普贤关庙漫青烟。
前街后巷气清爽,北里南村好沃田。
鹳雀高楼遥看处,黄河直下到潼关。
七律 秸山女舞大刀赞
李启兴
敢向关公耍大刀,谁人不赞女英豪。
朝天电闪风雷动,砍下地倾山岭摇。
抡起可杀敌百万,舞开吓退匪千曹。
英姿飒爽红颜女,吐气扬眉在本朝。
赞《沙汀实验中学》
田开泉(四川绵阳)
造就辉煌铺仕道,沙汀校府李桃栽。
师资博雅名声在,墨海流芳溢砚台。
盛誉文风留世面,传承国学育英才。
成千学子争春意,泮水滋兰四季开。
2025,7,13
七律•夏柳
王慧忠
翠影婆娑满目葱,清风拂面小荷红。
柔条带露迎飞燕,嫩叶含烟送旅鸿。
柳抚波心新雨共,枝摇水岸夕阳同。
灞桥细语情难尽,浅咏幽怀意未穷。
七律.七月流火
汪转户(哈密)
一
七月阳光似火烧,胸中热浪水开浇。
禾苗田里无成谢,草木山林自卷条。
望月纳凉随隐影,临风观物共逍遥。
未曾经夏难侵骨,安得先秋独暮朝。
二
七月骄阳暑气横,新蝉高树噪音鸣。
日轮炎夏无穷苦,天影星河更远行。
羽扇轻摇知病减,茶瓯时续觉心平。
农夫泥土阴晴伴,村女劳神丰稔迎。
七律.步韵范成大老师(四时田园杂兴)
汪转户(哈密)
碧水仙花静默芳,芙蓉色粉醉衣妆。
池塘香瓣迎清露,泽国高枝沐艳阳。
叶绿田田尘不染,霞红冉冉座生香。
泥融日处修泉洁,气暖风间洗雨凉。
附原玉:
咏荷七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熊东遨(湖南)
炎夏过郏县三苏园
圆缺阴晴未足奇,岁时风景不谁欺。
良宵梦好醒难续,野寺人归醉勿疑。
名仰八家三父子,道承千古一根基。
上苍怜我恩何厚,云伞凉随脚步移。
排律 诗词十年路
疯诗侠黄延华(广西)
难能可贵十来年,诗作虽微亦满笺。
笔下情深蝴蝶梦,词中意远鹧鸪天。
晨粘雨露吟春秀,夜倚江楼赏月圆。
偶借梅荷生妙句,时临柳岸构新篇。
蝉声押韵阵王赋,凤影提图朋友圈。
都市头条签姓字,忠良得识近明贤。
花上月令·荷韵(吴文英体)
姚会昌(吉林)
花开双朵舞娉婷,吐芳蕊,翠珠盈。月光如水怜娇影,洒晶莹,香远逸,美姿呈。
三弄玉箫思未了,情不老,为君倾。洁身自好冰清傲,性空灵。水中艳,玉脂凝。
小杜牧词五首
鹧鸪天
独抱乡心梦不成,杏花带雨扫窗棂。十年载酒山潦倒,几度张琴水纵横。
弹古剑,坐孤城,凄凉最是鹧鸪声。寒灯一盏柳千树,谁把离歌唱到明。
鹧鸪天
归去来兮欲养蚕,谁知归去未得闲。寺中常把高僧拜,观里时将异字参。
行碧水,卧青山,几曾枯骨慕凌烟?桃花潭上千秋月,不认诗仙认酒仙。
鹧鸪天
已把乡愁付雁群,登楼何事又伤心?几丛荒草竹花老,一抹残阳藕叶昏。
思桂棹,忆瑶琴,粉桃红杏乱纷纷。青州从事绝交往,岁岁秋来总断魂。
鹧鸪天
弹泪凄凉又一春,双双归燕笑何人。舞衣香重红桃雨,歌扇愁浓碧柳阴。
兰烬落,画屏昏,楼台酒醒总销魂。谢桥月冷杨花乱,不见玉箫和彩云。
一剪梅 杏花
曾向春风笑不休,弦管兰舟,歌舞重楼。花香最与酒香侔,红是风流,白是风流。
闻道天台有阮刘,冷月河沟,疏雨洲头。相思漂去总难收,沉也悠悠,浮也悠悠。
柳梢青·同学聚
薛有毅(山西榆次)
聚欢榆太。乐娱无限,悠闲潇洒。畅想当年,谊思今岁,风华犹在。
女生携手男生,乐亦乐,热情豪迈。斗酒欢颜,斟茶招待,妪翁丰彩。
《齿间辞》
文/彪书书
白色的膏体裹挟下的城墙
每一块砖都淬过银色月光
像未融的雪
它
咬碎半生的硬
也含住瞬间的软
日常的修行咀嚼着不同的滋味
让青葱的粗糙磨成细沙
把苦涩渗出甘露
再让每一次吞咽
都带着芬芳的仪式效果
有时它们微微倾斜
像河床里不肯归顺的卵石
那点不平,是岁月啃出的豁口
却仍保持坚硬的姿态
守着城关里的春秋
偶尔有口水漫过堤岸
像晨露打湿莲瓣
而牙刷掠过的弧度
是给莲花池的淤清
让每一道缝隙
都住着干净的风
让池塘里的芬芳不再芬芳
沉默地站着
在开合之间
把日子嚼成碎碎念
而从齿缝漏下
带着草木的香,泥土的重
和一点不肯磨损的
白
20250715一
现代诗•荷塘月色
姚会昌(吉林)
静静的夜
皎洁的月
思绪不停影子斜
月光下
荷塘蛙声时间歇
清风阵阵入诗页
荷叶叠翠
池塘月儿朦胧色
五彩斑斓醉一切
静坐池塘
心静似水情思悦
清风送爽如宫阙
诗意在情思飞跃
多少留恋与难舍
香飘过月醉的夜
嫦娥月宫
叹景色绝
胡大房(八)
缪荣株
1938年,胡炳衡、胡炳华的儿子们相继成人。胡增钰四弟兄分别在姜堰、南通等地读书。当时兵荒马乱,他们很少回胡大房,害怕被土匪绑票和抓壮丁。
胡大房的四个太太,除三老太是歙县三阳坑人外,其他三人都是姜堰一带的人。不少年长的小白米人至今还记得四个太太的形象。
笔者据姜堰区大伦镇《黄氏家谱》得知:胡炳荣的夫人大老太胡黄氏(是第二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在老家安徽绩溪县,未生育),中等个子,梳个髻儿,长椭圆脸,眼睛不大,稍胖,脸上多皱纹,有几颗麻子,晚年摇头儿, 手有些抖,佝偻着腰。
大老太娘家有个侄儿叫黄炳芝,在胡家白米镇胡裕泰茶庄当店员。大老太男人胡炳荣,是胡家的三个秀才之一,在世时很有威信,胡大房就是以他排的辈份取名的。大老太在胡大房很受尊重,她的房间在堂屋的东边,单独开伙,有专人伺候。她睡的床是拔步床(三滴水), 床的前面有两个浅廊(踏板),上面有顶板 ;浅廊前有可以关闭的门,可放梳妆台、灯柜、马桶等;保姆可睡在浅廊上。大老太是个填房,结婚后几年也没有生孩子。
在封建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胡家的住地就是以老大胡炳荣称胡大房的,大房的岂能无后?“一年不养二年慌,三年不养公婆娘。”大老太求子心切,想尽了一切办法。
从前,姜堰镇有个独特的风俗:“跑三桥,养小伙(男孩)”。每年正月半,许多好事者跑三桥给结婚一年后不生养的妇女送桥砖。三桥在岱岳寺(俗称南岱寺)附近。该寺始建于隋唐,宋.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6年)改建,四面环水,是个千年古刹,有三进两厢,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旧有山田30亩,后又置田80亩。岱岳寺第一进山门有哼哈二将,第二进天王殿有四大金刚,第三进是大雄宝殿,宝殿前面有大广场。广场上有一层铁塔,广场靠近大雄宝殿偏东的地方,有棵千年银杏树。传说岱岳寺有个更夫半夜打完更后,坐在一根粗木头上休息,他抽完一袋烟后,将烟袋在那根粗木头上敲敲,那根粗木头忽然动了起来。原来,那是古刹里的一条巨蟒,身子搁在山门上,头伸在老通扬运河里喝水呢。
胡家在姜堰有胡源泰和胡震泰茶庄,经常住在城里的二老太和四老太连续好几年都张罗着人给大老太送桥砖,可是大老太肚子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胡大房南老通扬运河北边有个佃户叫丁善瑶,他家人丁兴旺,生了5个儿子。大老太请人作法,在他家布置了房间,夫妻俩睡在他家一段时间。也不知是送桥砖还是作法的缘故,还是其它原因,先后生了两个孩子,但都没有收住,大的长到十几岁死去后,大老太时常坐在床边闷哭。
据白米镇吴堡村四组杨粉英说,她13岁时卖给许家作童养媳,得了30块银元,后被人介绍到南边两公里的胡大房,侍侯大老太饮食起居。在胡大房,大老太每天吃的是饭和粥,菜是豆腐。大老太冬天盖三条被子,杨粉英帮助大老太脱穿衣服。杨粉英洗被子时,大老太说:“粉儿(杨粉英乳名),被子洗过以后应该用手拉起来,照一照有没有脏斑。”大老太每天喝盐开水,说盐开水是开胃的。杨粉英在给大老太准备盐开水时,也给大少爷胡增鑫冲一碗盐开水。大老太晚年老是摇头,用现在的话说是得了帕金森综合症。
1940年,大老太和大少爷胡增鑫一起,迁到靖江市季市镇胡源泰茶庄居住的时候,大老太要杨粉英一同前往。那年她18岁,因要和丈夫圆房没有去。前后侍侯大老太3年,她的丈夫在解放战争中是民兵大队长,后来成为烈士。白米镇在文革中当地有人说杨粉英曾批判过胡大房剥削压迫穷人。杨粉英对笔者说:“那是传错了,我在文革当中曾经在学校做过忆苦思甜报告,实事求是说,胡大房上上下下的人对我都很好。”
白米镇吴堡村四组杨粉英(2006年84岁)
1941年11月,大老太突然中风经抢救无效在季市胡源泰茶庄逝世。大老太去世前,停在棺材盖上三天,老是不咽气,眼睛也不闭,原来她是在等着她的继子胡锦东(胡增麟大儿子)来。俗话说,死时见到儿子才算儿子,送到坟前才算孝子。直等到胡增麟带着5岁的胡锦东来到她面前,大老太才满意的咽了气。大老太因为无后,娘家也没有人来。但是大老太丧事办得很隆重,六个七(除五·七,因风俗习惯五·七应是女儿家放焰口做斋醮)都放了焰口,仅锡箔就烧掉20摞6万多张。胡增钰在上海写信给店员陆长江说,六个七的安排,一切请他操作。陆长江从替大老太穿老衣到落葬都帮着料理。大老太“兜底三”( 棺材上下左右的木板各三块,全用圆木的大头做成)棺材搁在第四进屋内,站在棺材这头看不到那头。胡增钰夫妇、胡增麟、胡增金都参加料理了后事。陆长江主持将大老太的灵柩安葬在茶庄第四进后门外面,并砌了明椁,周围用砖头砌了起来。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墓被盗,尸骨被抛洒一地。堂侄孙胡锦绶看到后,将尸骨一一拾起放入坛中,埋在河边。
缪荣株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鹤和狗
泰州翁知州家养了一只鹤,美丽极了,翁知州十分宠爱,任随它自由出入,为防止他人伤害鹤,翁知州特地在鹤脖子上挂一小牌:“知州之鹤,谁伤害偿命。”
一天,鹤走到巷内张婶厨房里,看到案板上放着一块肉,鹤抬头吃肉时,趴在厨房里的小狗见鹤吞食主人家的肉,跳起来一口咬断鹤颈,张婶看到鹤脖子挂的牌子,知道是知州老爷家的,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那天,张婶上堂跪下,翁知州训问她为何纵容狗咬死他的宠物?张婶两手一举,翁知州只见手上写着:“鹤兽相斗,兽不识字,奈何奈何!”翁知州无语,张婶无罪。
缪荣株,男,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追美人
洪爷家的“泰隆昌”茶庄是泰州城坡子街上出名的商号。洪爷从小爱京剧,由剧及美人,因此败落了家业,学了个剃头手艺混嘴,日子虽清苦,到老仍痴心不改。
北平京剧团来泰演出,洪爷相中了一个刀马旦,她的一招一式几句戏文勾住了洪爷的魂儿,其实洪爷家的三个孩子都快大人了。洪爷说,堂兄娶了十个老婆呢!那刀马旦演到哪个码头,洪爷追到哪个码头。洪爷白天尾随着角儿的芳踪,晚上怕买不到正中位置的戏票,看不清刀马旦的芳容,干脆把剧场前三排位置全包了,他就这样一个人占了三排坐着,四周空荡荡的。洪爷那眼神儿几乎要将那刀马旦电倒!他追刀马旦跑码头,包前三排,心诚能使石头开花,刀马旦终于成了他枕边的人儿。
据说,洪爷为刀马旦花费了一百八十篓茶叶,当时一篓茶叶四十斤,把祖上从徽州到泰州一百多年积攒的整个家产都耗尽了,只得靠剃头谋生。
他得空时跟刀马旦切磋技艺,日渐长进,倒也妇唱夫随,其乐融融。
洪爷愈老对京剧愈迷恋,没人剃头时,小店成了票友俱乐部。那天早晨,他听说演杨子荣的童祥麟来演出,在江南春饭店用餐。他尾随上楼,不想已无位置,只好在楼下恭候。他灵机一动,兴致所至,来了一段《打严嵩》。洪爷这一招真灵。童祥麟闻声特到楼下夸奖了几句,这一夸可不得了,他认为是名家认可,便有些春风得意。那次,尚长荣来演出前先开了个茶话会,忘掉通知他,他觉得天塌下来了,自己作为票友,在小城不数一也数二,怎能不请自己参加呢,这架子可丢不起!他趁着酒兴径直去剧场后台,找尚长荣问个明白。他来到后台,只听得京胡声声,唱腔声震剧场上空。
洪爷问:“请问哪位是尚团长?”
“敝人正是。”
“我是此地的票友。”
“请,请,请来一段。”
洪爷本来想问个究竟的,怎奈尚团长十二分地谦恭热情,邀他一起唱《打严嵩》,他责问的词儿倒忘了。
洪爷随着京胡的音调,刚哼了几句,老是抢板,后面怎么也高不上去,直憋得脸红脖子粗,琴师住了手。
洪爷自称票友,但有时却把自己充作主角。那次,市里在梅兰芳剧场举办京剧表演赛,一等奖两只铁壳水瓶,二等奖两只竹壳水瓶,三等奖两条毛巾。你看他那个认真样,非要铁壳子不可,他说:“铁壳子竹壳子无所谓,自我感觉好,关键是看水平啊!”
洪爷最高兴的是那次市里举办家庭京剧表演赛,他和小孙子同台,他拉,小孙子唱《打严嵩》。小孙子甜润稚嫩的童音底气足,韵味浓,吐词清,替他挽回了上次在尚长荣面前丢的面子。
洪爷和刀马旦都过到九十岁。刀马旦白天前脚刚走,洪爷后脚就把那些京剧曲谱和京胡整理好,留给小孙子,那天夜里也悄悄地走了。一条巷子的邻居们都听见他家里下半夜传出隐隐的丝竹之声,由近及远,由高到低,不绝于耳,渐渐地,渐渐地远去……
原载 湖南《文艺生活》
缪荣株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戏言
兴隆杂货店是清・光绪年间扬州的大店。杂货店的生意吃的是死人的,穿的是鬼的,过了清明,生意就很冷清,是“百日灾难”。俗话说,店铺的伙计是:“吃呆饭,睡活铺,一世的夫妻三年半。”杂货店生意清闲,光棍汉们闲得慌,店闲嘴不闲。这天,店老板及大伙计、二伙计、三伙计都闲着无事。小伙计扣子站在店前,朝对街杀猪的贵琪的年轻貌美的小娘子卖呆。老板跟扣子开了句玩笑,谁知竟惹出一条人命,杂货店吃了官司,从此败落下去。
这小娘子脸蛋儿十分耐看,双乳挺拔而酥软,两只三寸金莲更是惹人怜惜。小娘子虽俊俏,却是个冷美人,成天脸儿绷绷的。杂货店和肉铺子门对门儿,中间只隔着十步不到的小街,美人儿成天在男性面前转悠,谁也别想和她搭上一句话。“脸儿绷绷,偷人祖宗。”杂货店的男性们心里嘀咕。这天一上午杂货店没生意,大家都在朝小娘子卖呆,想入非非。这时,老板对扣子开玩笑说:“扣子,你若能哄得小娘子笑,我输五斤猪蹄子。”扣子虽然才十六七岁,也渐通男女之情,当了一年多的伙计,也跟大伙计们学得油里油气。在大伙计们的撺掇下,他拿了两只铜板过街走到小娘子面前,油嘴滑舌地拖长声音说:“小——娘——子——哎,我买两只铜板的肉啊!”说完向她脚上吐了口吐沫,随即弯下身来用手揩。但是,他那手不是到脚上揩,而是从小娘子小腿肚子摸起,一直摸到三寸金莲,还像按摩似的捏了下脚丫儿。
小娘子除男人贵琪外,还从来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这样爱抚过她,特别扣子那双嫩手儿触摸得腿儿痒酥酥的,再看扣子和尚头虎头虎脑的刹是可爱,不禁“啪哧”一声笑了。这边老板和伙计都看见小娘子笑了。老板说话还真算数,众人饱了一顿口福。从此,店里生意虽清闲,众人嘴上不闲,天天说笑。扣子艳福不浅的故事越说越奇,时常听到满店堂放荡的笑声,连卖肉的小娘子有时也忍不住向这边看,生活仿佛变得有滋有味儿。
从此,扣子也借梯子下楼,不瞒不藏,继续演练和发展着和小娘子的故事。人也真是个奇怪的动物。扣子和小娘子没有勾搭上前,隔街成天地看着,好几年了,只觉得小娘子平平常常,从来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自从老板和伙计导演扣子成功地调戏小娘子那出戏后,再看小娘子,竟判若两人,如今小娘子怎看怎漂亮,仿佛天仙下凡。扣子在店外隔着一条小街和小娘子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总也望不够。于是借眉目传情,心荡神移,虽然没有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彼此的心思都清楚。两人就这样心照不宣地看着看着,约摸十来天,真是鱼挂臭了,猫叫瘦了。
这天下午,贵琪跟小娘子说外出买猪,要有个两三天才回来。男人前脚走,原来成天脸儿绷绷的小娘子,心里早就闷着腾腾的欲火,后脚就约扣子晚上前去做好事。两个人眼巴巴地等那太阳下山,可是左等右等,那太阳像钉子钉在天上,拿他俩为难似的,一动也不动,两个人那个急啊。好不容易盼到天黑,小娘子炒了几个菜,扣子还带了一瓶酒去,两个人边吃酒边调情。酒撩情欲,两人正摔下碗筷,火急火燎地上床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小娘子一听是贵琪回来了。原来,贵琪在路上遇到一个朋友,拖去多喝了两杯酒,没有去成。小娘子慌忙将扣子拖到隔壁厨房柴草堆里藏起来。可怜的扣子是个嫩鸡儿初次偷情,早吓得魂飞魄散,只见那柴草堆簌簌发响。小娘子安排好扣子后,才去开门让男人进来。知夫莫如妻。贵琪醉是文醉,睡下来就打鼾,到天亮都不会醒。小娘子安顿好男人关好房门,又端来一张小凳子,站在上面用鞋绳将门搭子反反复复地绕了几圈,觉得扣牢了才下来。
小娘子拿了把剔骨大刀,来到草堆旁,对扣子恶声恶气地说:“你快说,是做长久夫妻还是做一时夫妻?”扣子见温柔美丽的小娘子忽然变得凶神恶煞,就颤抖着声音说:“做长久夫妻怎样,做一时夫妻怎样?”小娘子说:“做长久夫妻你去将我男人杀了;做一时夫妻,我现在就将你杀了。”扣子浑身筛糠:“做长久夫妻!做长久夫妻!”于是,小娘子手拿油灯踮着脚尖又来到房门口,解开原先系在门搭子上的鞋绳。扣子右手拿着剔骨刀,刀口朝上,在一旁颤颤地等着。小娘子刚才在房门搭上系的鞋绳又多又牢,一时难已解开。她忽听得房内一阵响动以为男人酒醒,一阵心慌意乱,向后一踉跄,朝扣子的剔骨刀仰过来。扣子见小娘子突然摔倒,一时惊得没了主意,两手用力向上一举,想托住小娘子。也是该死,不偏不倚,小娘子的头正撞在剔骨刀刀口上,“咔嚓”一声,小娘子人头落地。
扣子见小娘子被自己杀掉了,一时吓得没了主意,连忙逃回杂货店。他当晚和小娘子做好事离店时,跟伙计们打了招呼,说出去有事,晚上回来睡觉时,两下两下的敲门做记号。伙计们都窃笑着,对扣子到哪里去心中有数,君子成人之美,又吃了他赌赢的五斤猪蹄,个个满口答应。谁知扣子杀了小娘子逃回来时,原先与伙计们相约敲门的信号,一紧张忘得一干二净,胡乱地急促地敲着门。伙计们以为是贼,个个操起家伙,准备揍贼。门一开,扣子撞了进来,头挨了几下闷棍。
扣子杀了小娘子,心中忐忑不安,又挨了几下,老鼠扒眼睛一夜未睡,第二天向老板请了假回乡休息,每天只是钓鱼。娘问:“扣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眼下店里过了百日灾难,正是杂货店忙的时候,你怎么在家一蹲就是半个月?”娘一催促,扣子只好打点行装回店。
却说小娘子被杀是邻居发现的。小娘子公公临断气前拜托邻居开豆腐店的李大爷,要他督促儿子媳妇早早起来杀猪,早早出白后,好上市卖肉。这天,李大爷看到太阳已有一树头高,小夫妻俩还未起床,就开门进了小娘子家。李大爷一看不得了了,小娘子被人杀死了。正在惊骇之时,贵琪酒醒了,一看妻子被杀,见李大爷在一旁惊慌失措,就拖他去见县官老爷,告了他个强奸杀人罪。于是,李大爷被拘捕,审了几个回合,县官老爷觉得李大爷不像个杀人犯,就临时收在监里。另外,又张贴告示:“谁若知道凶手的下落赏银五百两,谁若擒拿到凶手,赏银一千两。”
这天,扣子回城远远地看到一堆人围在城墙下看布告,他不识字,就问一个买菜的那上面写的什么?买菜的随口答道:“兴隆杂货店对过卖肉的小娘子被人杀了。”扣子随口说道:“那是我杀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卖菜的立即收起菜担去官府告密。
官府立即派衙役拘捕了扣子。经不住三盘两问扣子和盘托出了事情的经过,因是过失杀人罪,结果被判了三年徒刑。倒霉的是兴隆杂货店,闲则生非,小娘子棺材丧事一切费用全由该店负担。该店从此败落下来。
原载 山西《民间传奇故事》
缪荣株,男,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七律 我的家乡回龙村
疯诗侠黄延华(广西)
雄山屋后盘旋远,秀水门前环绕长。
燕弄春潮松竹绿,蝉鸣夏木稻花香。
秋来柳岸风声细,冬至梅园月色光。
历代多逢文墨客,今时不少状元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家乡回龙村的四季美景和人文底蕴,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情感表达水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点评:
一、意境优美:
1、 诗中通过对四季景色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雄山屋后盘旋远,秀水门前环绕长”描绘了村庄的地理环境,山雄水秀,给人以宁静、优美的感觉。
2、“燕弄春潮松竹绿,蝉鸣夏木稻花香”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夏天的热闹,燕子在春潮中嬉戏,松竹在春风中的勃勃生机,蝉鸣声中稻花飘香,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
3、“秋来柳岸风声细,冬至梅园月色光”则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冬天的清幽,柳岸的微风、梅园的月色,都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二、 对仗工整:
全诗对仗十分工整,如“雄山”对“秀水”,“屋后”对“门前”,“盘旋远”对“环绕长”;“燕弄”对“蝉鸣”,“春潮”对“夏木”,“松竹绿”对“稻花香”;“秋来”对“冬至”,“柳岸”对“梅园”,“风声细”对“月色光”,符合七律的格律要求,读来朗朗上口。
三、人文底蕴深厚:
诗的尾联“历代多逢文墨客,今时不少状元郎”不仅赞美了家乡的自然风光,还突出了故乡的人文底蕴。从古至今,这里一直人才辈出,既有文墨客,又有状元郎,体现了家乡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成就。
四、情感真挚: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通过对家乡四季美景的描绘和人文底蕴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的自豪和对家乡的深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较为优秀的七律作品,意境优美,对仗工整,情感真挚,人文底蕴深厚,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陈弘雨绘画2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