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文亮,1941年出生于大别山腹地偏辟山村小地主家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在生产队劳动每天必须出工,夜晚不顾一天的劳累,在昏暗的油灯下自学绘画到夜静更深。在处境非常艰难之中,长期坚持不懈!1964年,创作《丰收歌》《滿场木材运输忙》等作品送省展出后,经省文联选送参加全国美展。省有关部门有意重点培养,但基层政审结论是:出身不好,不是培养对象。几经周折,一年后被当地安排为试用民办教师。1975年,创作《金浪绿波》等作品在河南省博物舘展出后被文化部选送香港展出。为此,以农民身份到省城参加文艺创作座谈会,到信阳地区参加创作学习班,公费去中国美術舘,中央美術学院参观学习。
1980年底,作为社会闲散科技人员,以美術专业通过考试,考核,经省有关部门审批转为国家干部。转干后经县人事部门分配到乡村中学,多学科多级段任教。由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批准入党,评为师德模范教师,晋升为中学高级职称,直到退休。
数拾年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坚持业余创作,画出大量作品,题材广泛。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六种,多有作品发表于报刋。
冯文亮作品欣赏

兼工带写 锦画人文
——记著名画家冯文亮
自古天赋助雄才,看过冯文亮先生的绘画作品,由是感怀!这位丹青前辈,卓越的作品积淀与非凡的技法磨砺,绝大多都是外师造化,置物于前眼,精琢细作的结果!他解锁古今相传的画道要义,有自觉自悟的天赋,因爱丹青而痴之迷之,主事专能,在画坛低调深耕数十年,令每一件作品出世,总有横空姿态!
在高级别的画展、收藏机构,他的作品都有惊艳姿态。有的入国展,有的藏庙堂,还有的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信证!东方审美精神,在他的丹青铺陈下,龙脉不绝,神彩焕发!大别山深腹,藏龙卧虎,山村故土,是其真师!

从创作能力上来论,冯文亮先生可以博画诸物,题材无比广泛!以现实主义为核心,以自然反馈为路桥,恣意画以载道、铸造精神、传承人文、弘扬文化的担当。这么多的作品,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动物都有精湛的技法,可以兼工带写,有可贵的画旨灵魂。看他创作的珍稀野生动物,总是会因为“真”令人称奇,总是因为“美”而令人陶醉,总是因为努力表达天人合一的“画魂”而统摄人心!
工笔鸟禽动物画,在宋代存在着一个画院派,以画实为能。冯文亮作同类题材,显然有传承两宋工笔的执着,但是更有笔墨当随时代的价值观。因为他的此类作品不但有写生精微的专业品质,构图饱满,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气韵生动!还有把保护动物的理念泊潜进来的“有意识”,画出来的作品有把环保理念抒发出来的动感!画中物象,有非常科学的塑造,写实唯师自然,画所见之物,生动真实。又有情感酝酿,鸟禽动物又被人格化、人文化,让画中冲满戏剧效果,带有传世名画《二喜图》的情景冲突而生成的动感与活力。

再者,此类作品有动物的唯实,也有植物的丰茂,可以原生态地展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果把这些作品连缀成册,不仅仅是艺术本,也是科学本,更是激发人们珍爱自然的人文本!画则有法,成则有道,道法自然——这一百多幅野生动物作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弘大呐喊,是当代社会保护环境的丹青纲领!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四位一体,拱成可以弘扬人文精神的工笔画的弘钟大吕!
他的写意才华也有非凡的表现,骨法运笔写意梅花,钢打铁铸作龙骨,一枝矗立乾坤,蜿蜒虬龙,极有视觉审美的张力。又作鸾凤徘徊,妙染梅花,活色珍馨,必是赏心悦目。天下牡丹出长安,亦在他的丹青里,艳而不俗,带宿雨沐朝辉,浑厚华滋,必是盛世佳作。孔雀作品兼工带写绘岭南,长翎画技,游刃有余,富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万家屏障可装点,喜气吉祥,生机勃勃。这就是他的画有专业高度,也有审美深度的重要原因。口碑上佳,八方称许!

兼工带写,锦画人文。大别山养育了艺术雄才,他怀着感恩的情怀创作大别山水系列和人物系列,用艺术的方式回馈故土养育!返哺之情与才华之功共同加持,让他把人物画成了农民精神与农家气息的新版本。人在山水居,情在故土驻,用写真纪实的手法和饱满情感构画家乡风物,不遗余力,日夜精进。有油画的,有中国画的,中西相融,皆是有感而发!半个世纪的乡村历史,在他的画里春秋相传。这不由得让人记起了清明上河图!是的,他的画因为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同在,正是记事大别山的另一幅上河图!功达此成,夫复何求。所有佳谈,不能论尽!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