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风》
——附评析
文/张海峰(陕西)
四季的褶皱里
时光在斑斓色彩中
悄悄老去
如同历经风霜沐浴
渐入迟暮的先辈
还在大地上固执掘着一份期盼
春,把阡陌拂成翠翠绿的诗行
柳絮纷飞如椽笔
涂染出爷爷数新芽的田垄
眉梢便绽了笑
心却在担忧不测风云的残酷
夏日的炽情洒落成汗
徒劳的滋润大地干涸的龟裂
犁沟的泥土气息随炊烟一同升腾
映像出守候人家的无奈倔强
热恋的厚土总在辜负中呻吟
秋,堆满丰收的喜悦
那笑弯了腰的穗子
像低垂头颅的感恩者
在耕耘者刻满褶皱的脸上摇曳
稻浪翻涌,吐纳着大地的呼吸
冬阳在瑟瑟寒意里
仍催开梅蕊
将馨香悄悄蔓延
2025.7.
评析:
## 褶皱里的时光:论《四季风》中农耕文明的挽歌与现代性困境
在中国当代诗歌的星空中,张海峰的《四季风》如一颗低调却耀眼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引人注目。这首诗通过四季轮回的框架,不仅描绘了自然时序的更迭,更构建了一个关于农耕文明与现代性碰撞的深刻隐喻。全诗以"四季的褶皱里/时光在斑斓色彩中/悄悄老去"开篇,立即确立了一种沧桑而厚重的基调,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可触摸的"褶皱",暗示了历史与记忆的层层积淀。
诗歌的结构艺术值得称道。张海峰采用了经典的四幕剧式结构,以春夏秋冬为章节,但每一季节并非简单的自然描写,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春季"把阡陌拂成翠翠绿的诗行",夏季"炽情洒落成汗",秋季堆满"笑弯了腰的穗子",冬季"催开梅蕊",四个季节形成完整的叙事弧线,暗合农耕文明的循环时间观。这种结构处理既保持了传统田园诗的季节框架,又通过意象的深层编码突破了单纯写景的局限,使诗歌获得史诗般的厚重感。
在意象系统的构建上,《四季风》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控制力。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柳絮、稻浪、梅蕊等)和人文意象(爷爷、犁沟、炊烟等)两大类,二者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褶皱"这一核心意象的多重指涉——它既是土地的真实皱纹,是农民脸上的岁月痕迹,也是时光本身的具象化表现,更是农耕文明在现代性冲击下产生的"皱褶"。这种意象的多义性使诗歌获得丰富的解读空间,超越了单一维度的理解可能。
在语言风格上,张海峰创造了一种"质朴的深邃"。诗句表面平实易懂,如"眉梢便绽了笑"这样的表达近乎口语,但深层却蕴含复杂情感和文化指涉。"热恋的厚土总在辜负中呻吟"这样的诗句,将土地拟人化为被辜负的恋人,既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复杂情感,也隐喻了传统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诗人避免使用华丽的修辞堆砌,而是通过精准的词语选择和意象组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四季风》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其情感张力的把控。诗歌在喜悦与忧伤、希望与失望之间保持了精妙的平衡。春季有"数新芽"的喜悦却伴随着"担忧不测风云"的隐忧;夏季充满"炽情"却又见"徒劳的滋润";秋季丰收却只是"耕耘者刻满褶皱的脸上"的摇曳;冬季萧瑟却仍有"梅蕊"绽放。这种情感上的矛盾统一,真实反映了当代农民乃至整个农耕文明的生存状态,避免了单一情感向度的扁平化表达。
从文化隐喻的角度解读,《四季风》堪称一部微型的农耕文明史诗。诗中"固执掘着一份期盼"的先辈形象、"守候人家的无奈倔强"的写照,以及最终"馨香悄悄蔓延"的梅蕊意象,共同构成了对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中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没有简单地将农耕文明浪漫化,而是真实呈现了其艰辛(如"大地干涸的龟裂")与尊严(如"低垂头颅的感恩者"),体现了对农耕文明既怀念又清醒的复杂态度。
将《四季风》置于当代诗歌谱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既继承了古典田园诗的传统,又注入了现代性的思考维度。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纯粹抒情不同,与北岛《回答》的尖锐批判也不同,张海峰找到了一种中间道路——在保持诗意美感的同时不回避现实矛盾,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同时表达现代意识。这种平衡使《四季风》在当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季风》的结尾处理尤为精妙:"冬阳在瑟瑟寒意里/仍催开梅蕊/将馨香悄悄蔓延"。在经历了四季轮回、喜怒哀乐后,诗歌以"馨香悄悄蔓延"作结,既不是盲目的乐观,也不是彻底的悲观,而是一种坚韧的生命态度——如同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绽放,农耕文明的精神价值也将在现代性的寒风中持续散发其馨香。这种结尾赋予全诗一种超越性的力量,使读者在感受沉重之余仍能看见希望的光芒。
综观全诗,《四季风》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造了褶皱、犁沟、梅蕊等富有张力的核心意象;二是构建了四季轮回与农耕文明命运的深刻隐喻;三是在语言风格上达到了质朴与深邃的统一。这首诗的局限或许在于对现代性冲击的具体表现稍显隐晦,但这也恰恰是其艺术含蓄性的体现。
《四季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为农耕文明的现代命运提供了一种诗性思考。在这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张海峰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了土地与人的永恒对话,为那些"还在大地上固执掘着一份期盼"的灵魂,谱写了一曲深沉而优美的挽歌。这使《四季风》超越了单纯的田园诗范畴,成为一部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阵痛的微型史诗,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褶皱"不断积累而愈发清晰。
注: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张海峰,微信名:海峡两岸,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喜欢用文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来丰盈自己。小说、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公众平台及传媒电台千余篇(首)。有入多种选本,偶有获奖。【西宁表情】微刊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