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稿校验编审:明雪琴
上刊诗人:张维清 娄洪魁 肖淑平(排名不分先后)
新诗部2025第9期
抗战胜利八十载纪念
娄洪魁
八十年的时光悄然滑过,
历史的画卷却永不褪色。
那是全军全国人民的热血之歌,
在抗击日军侵略的岁月里磅礴。
山河破碎,战火灼灼,
但华夏儿女怎会任人宰割。
战士们奔赴前线不顾死活,
每一寸土地都有坚毅的执着。
从白山黑水到黄河长江,
到处是英勇无畏的抵抗。
枪林弹雨中生命的交响,
奏响了胜利的乐章。
全国人民的心紧紧相握,
后方的支援也毫不示弱。
那是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把日寇的侵犯彻底击破。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记得,
那一场艰苦卓绝的拼搏。
庆祝二战胜利的伟大时刻,
是人类正义永不灭的火。
岁月流转,和平的白鸽,
飞翔在如今的每一个角落。
但我们不会忘却曾经的血泊,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鸟巢
张维清
那是一粒黄金分割的点,分开天地
那是天空上的一颗黑痣
仿佛十月怀孕,母亲在我屁股上戳下一枚青色的胎记
好富有,林子,叶子,蝉鸣……像个守财奴,居进了那个风餐露宿,千疮百孔的黑屋子
曾以为是父亲用篾做的背篓,背走人间烟火,或叶子的叹息和感伤
曾以为是一个黑乎乎的漏斗或筛子,筛走冰雪,风雨
但装满了我的乡愁
鸟儿是工匠师,设计师,把一个精致的鸟巢打造成宫殿,搬进了北京体育馆
鸟儿是佛,穿上袈裟,在这片林原里,播洒经书和人间真爱
驮上秋色,出远门了
可苦了泥巴和木头,掐算它的归期,眺望它的来路
我把鸟巢看成了鸟儿,在远方呼唤
放飞筝
张维清
后退,扯着春风,牵着我的目光
花蝴蝶,驮起三月的春梦,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放飞
一头扯着云端一头扯着我
恨不得拉断那根束缚的线
生怕花蝴蝶,追求好高骛远,迷失自我
左摇右摆,仿佛荡起了秋千
是啊,去过月亮,与嫦娥对话
与吴刚饮酒,对影成三人,悲欢离合
它得倔,头也不回
可牵在我手心上,是多么地幸福
又不偏离人生的方向
那根线有多远,蝴蝶的梦就有多远
风筝飞得多高,我的憧憬就有多高
老屋
张维清
巴掌大的地方,我从十月怀孕胎盘里回来
初啼和娃音都居在这里
扁担挑回悠悠的山歌和秋梦
被锄头挖出昨天瘦弱的背影,父亲从黄昏里扛了回来
咳嗽穿透墙,落在用谷壳子做的枕头边
绕在梁上的巢,从鸟儿的呢喃里回来
从墙角边那双解放鞋结满蛛网的脚趾里回来
从一个倒立的福字,眼里回来
屋檐下被雨滴穿的石洞,那里岁月的眼,我疼痛的伤口
一些野草像我,翻山越岭回来,把自己做成锈铁丝
缠紧秋色,像挂在木门上的钥匙,锁住了我的乡愁
屋后母亲住的坟子,几根野竹的根快要回家了
而在坡上坎下的邻里乡间,被唢呐和锣鼓送远
那些老去的背影,再也回来不了
我 愿
肖淑平
——写给汾西九歌女子诗社
我愿
天是蓝的
水是绿的
空气是新鲜的
环境是不受污染的
我愿
国是富的
民是强的
世界是无战乱的
爱是没国界线的
我愿
官是不贪的
民是幸福的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
学校是不收费用的
我愿
教育资源是均衡的
学生学习是快乐的
学校发展是全面的
爱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我愿
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
结婚不要彩礼车房的
子女是不去啃老的
房子不再是用来炒作的
我愿
车贷房贷是不存在的
结婚生子是全民的
国家是有担当的
人民是有责任的
我愿
老人是有生活保障的
家庭是和谐相处的
人与人是不分等级的
全民是健康的
国人是平安的
2025.2.23于西安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