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周桂萍 徐三笨 牛在坤 韩兴 秋谷 孙波 追梦
仙人球花开
周桂萍 青州
你恰好开
我恰好来
缘分
好似前世约定
入眸的那一刻
定格了时光
压制住内心的欢呼雀跃
在你的世界里徜徉
五朵齐放的壮观
诉说
一个传奇的故事
洁白的透彻心扉的纯净
是天空云朵的化身吧
淡黄的蕊
在那个同心圆中修炼
我已沦陷
在情感的泛滥中
想写下这瞬间的感动
那么粗糙的母体
那么多坚硬的刺
一样的岁月静好
开出这温柔的花朵
你的寓意如此美好
遇见你
是我的小幸运
春之信
徐三笨
漫长的冬月
一地的相思
从漫天飞舞的雪花里
寻一处梅香
愿你的梦里有我的守望
冬尽春不晚
守一时寂寞
从堤柳摇曳的鹅黄淡绿处
寻一缕春色
等一群划开湖水的野鸭嬉戏
一夜杏花雨
数枝桃花俏
揉进眼睛里的春色
在油菜花海里徜徉
那一路的碎花,也开满了你的长裙
感恩
一一看《感恩视频》即兴随笔
牛在坤(山东)
君记否
鸦有反哺之义
岂能忘
羊有跪乳之恩
何况是
芸芸众生的人
小鸟
终有离开母亲的那一天
母亲
也不是那不老女神
母亲是娘
能生育抚养我们的肉身
母亲是党
能守护保护我们的国门
虽然六零后们
不在拥有那年轻时的美好青春
可是
我们扪心自问
只要无愧于心
还有懂得感恩
骨子里
就会没有一点怨恨
窑洞美梦
韩兴
听着陕北说书酸曲小调入睡
“三十里的明沙
二十里的水
五十里路上走来呀
么走来妹妹……”
依稀中
走进窑洞里的姑娘叫翠翠
怕俄受凉
帮俄掖上暖暖的被
一股浓浓的枣花香
让俄迷魂陶醉
她爱吻俄的额头
娇声哥哥你累不累
柔滑的长发撩拨俄的脸
遮住了俄的眼睛 长长的眉
快快睁开眼
额就是不让哥哥睡
咱俩说说未来
妹子有些想法你看对不对
这老窑洞
是额祖辈传下的能经雨打风吹
独窗独门
拉上了帏帘
不怕闲人晃悠来偷窥
咱把它装修一下
堂屋和卧室再增扩几倍
额为你生上四个娃
两个像哥哥
两个像额小翠翠
院子种上两棵树
一棵枣树
一棵柏桧
孩子们下课后在枣树下学习
哥哥和额在桧树旁把臊子面品味
哥哥翻了个身
咂了咂口水
真香啊
这面比全聚德的满汉席宴香味美
静谧安逸的生话
真期望能一辈传给下一辈
不对 不对
我们靠什么生活
翠翠好言应对
后山上种上一片陕北红苹果树
前川把牛羊牧放得体壮膘肥
如今有了好政策
没有钱可以向银行贷兑
额就是想同哥厮守终生病老伴随
不忍哥再 忙忙碌碌
事事奉应
心力憔悴
咽喉有些干
眼角滚出了热泪
眼晴奋力睁不开
祈求的手在空中乱挥
在哪里
让哥细看妹子的脸
不用整容术的脸优雅像盛开的玫瑰
喜欢把去声改成平舌音
道来娓娓
上翘的红唇笑声清脆
只有透着泥土香窑洞
才孕育出朴实不拜金的姑娘
情感这样简单而又纯粹
繁华都市人 车 楼拥挤
哥哥真得不想再回
难舍这窑洞旁
巍巍青山
汩汩绿水
太阳升得好高
手机的叫醒铃声不停的再催
今天是星期天
能不能让俄梦寐
别夺走了俄梦里心爱的翠
翠……
*俄,同我。陕北话中我字的谐音,作者自注。
易碎的琉璃
文/秋谷
突来的一场风寒雨霜
还未等捕捉到猎物
那锦绣蜘蛛的网就云飞破散了
是跳逸
还是组建新的钢一般的链条
只有天知道
多么脆弱的人情事故啊
早已被新的网络的时代
消失的无踪无影
可怜的人啊
莫不如在自家的房檐上
重建一个新的穴巢
去抚育新的一代大海蓝天
远走高飞的翎羽
这年头
利益高于一切
钱可打通一切
人活世上
不如默默地做好一个自己
莫谈友谊
风来了
还给夜不成梦的人
桥边姑娘(九十九)
孝妇河的莲
孙波 淄博临淄
风把波纹叠成思念
寄给对岸斑驳的桥栏
是谁站在莲花初绽的季节
影子被拉长成早已褪色的信笺
桥头的石狮子数着年轮
思绪在莲茎编织的情网中纠缠
谁又知晓莲的心事
月光可还记得那一年的那一天
看那莲正举着粉色烛火
莲叶在倒影中轻颤
月光漫过桥头的石阶
念旧的蝉鸣仍在莲叶上打转
那年桥头的风总带着槐香
莲叶托着那些说过的诺言
那时的爱意竟如此汹涌
涟漪浸漫过两双未曾相触的指尖
莲花开成粉色邮戳
莲叶早把重拾的地址填满
是谁总是站在异乡的雨季
数着莲心熬煮的长夜念着从前
还有往昔两颗年轻的心跳
仿佛还萦绕在故乡的桥畔
那远方的人儿啊
那些声音是否也曾跌落在你的梦里边
2025.7.8
自评
故乡的莲有多重化身:它是"粉色烛火",照亮过初遇的羞怯;是"粉色邮戳",盖在寄不出的惦念上;更是"熬煮长夜"的莲心,苦里藏着不肯凉的热。当"那些声音是否也曾跌落在你的梦里",莲已不再单是孝妇河的莲,成了所有人心头那株——开在过去,念在现在,摇摇晃晃,从未凋谢过。
心跳声绕着故乡桥畔,像未断的弦。这一问,把个人的思念拉成了共通的牵挂——谁的心里没有一朵莲?谁的记忆里没有一座桥?用清浅的笔,触碰时光里最柔软的过去,让每一个读诗的人,都能在莲影里,看见自己的从前。
文字是浅的,像河面上的涟漪;情意是深的,像莲茎扎进泥里的根。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只让风、月、蝉、莲发声,反倒让那份"未曾相触"的遗憾,成了穿越大半个时光的疼,轻轻一碰,可惹得人眼眶发热。
蝉鸣
文/追梦
夏日的午后,蝉声便如约而至。先是三两声,试探似的,继而便连成一片,排山倒海般压下来。那声音尖锐而单调,偏又无休无止,直钻入人的耳膜里去。
我坐在窗前,看那槐树枝上伏着的几只蝉。它们通体漆黑,翅翼透明,腹部一鼓一缩,便发出那恼人的声响。邻家的孩子拿了竹竿来粘,它们却机警得很,竹竿未至,早已"吱"的一声飞走了,只留下几片颤动的树叶。
蝉这东西,在地下蛰伏数年,爬上树来,不过叫上几十天便死。人们向来以为它聒噪,却不知它在地下时是何等沉默。泥土中的岁月想必极是漫长,黑暗里数着年岁,待到时机成熟,才破土而出,爬上高枝,拼了命地叫喊。这叫声里,究竟含着怎样的意思呢?
街口的王老五昨日死了。他生前是个卖豆腐的,整日里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声比蝉鸣还要响亮。后来得了痨病,咳了两年,声音渐渐低下去,终至于无。今晨出殡时,倒是请了吹鼓手,吹打得热闹非凡,比他活着时的叫卖声还要响亮几分。
蝉声忽然停了。一只麻雀落在枝头,歪着头看那些黑点。不多时,蝉又叫起来,这回却换了调子,忽高忽低,像是诉说着什么。我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说蝉是在叫"热啊热啊",如今听来,倒像是在叫"死啊死啊"。
窗下走过几个学生,穿着一样的白衣,谈论着新来的教员。他们的笑声清脆,很快就被蝉声淹没了。蝉只管叫着,既不为谁而鸣,也不因谁而止。它的生命如此短暂,叫声却如此执着,仿佛要把地下的岁月都补回来似的。
日头西斜,蝉声渐稀。一只蝉从树上跌落,在尘土里扑腾几下翅膀,便不动了。它的同伴们仍在高枝上叫着,声音穿过热浪,传得很远很远。
明日此时,蝉声依旧。只是不知,又是哪些蝉在叫了。
红绿云新诗编委会
名誉总编:宋显炳 白恩杰
总编:庄兰香
执行总编:孙波 周桂萍 温明平 唐行玉 张民
执行副总编:张秀芬 张宇娟 芳玲 李佰清
初审:孙波
终审:周桂萍
制刊: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