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宋之问
作者:兰云
宋之问(约656~712年),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人,父亲宋令文,曾唐朝官员。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宋之问为唐代近体诗定型期的代表诗人。唐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进士及第,曾任县尉等职。天授元年(690年)为宫中习艺馆学士。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为洛州参军。神龙元年(705年)因犯事被贬泷州参军,遇赦北归,召为鸿胪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修文馆直学士,考功员外郎,知贡举。因贪贿之事,再次外贬越州长史,先天元年(712年),宋之问又再次犯罪,直接被赐死于桂林。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宋之问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一生左右摇摆,有时支持太平公主,有时反对太平公主,在大事大非面前,立埸不坚定,在官场上人品很差,任职期间有受贿等错误及污点,所以,在官期间一直受贬,多次受他人帮助,有活过三次,但,最终死于非命。但,他的诗歌成就斐然,对律诗体制的定型与完善贡献巨大,推动了唐诗从初唐向盛唐的转变;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却因攀附权贵、阿谀奉承、品行不端而布满污点,成为后人诟病的对象。其诗才与品行的巨大反差,使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与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诗坛扬名,律诗奠基
宋之问,青年时文采出众,考入进土 。出身并不显赫的他,凭借过人的文学天赋,在初唐时期崭露头角,宋之问进士及第后,由此踏入仕途,也开启了他在诗坛的辉煌之路。
宋之问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应制、送别、山水、边塞等多个领域。在应制诗方面,他凭借华丽的辞藻、工整的对仗和精妙的构思,深得帝王欢心。当时宫廷中经常举行宴饮赋诗活动,宋之问往往能脱颖而出。例如在《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中,“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一句,以奇巧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昆明池夜晚的瑰丽景象,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让他在宫廷诗人群体中声名远扬。
而在山水诗创作上,宋之问同样造诣非凡。他被贬期间创作的诗歌,摆脱了宫廷诗风的束缚,融入了个人真实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如《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短短二十字,将久离家乡后即将归乡时复杂、微妙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质朴自然,余韵悠长,成为千古传诵的思乡佳作。
宋之问对中国诗歌发展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与沈佺期共同完成了律诗体制的定型。他们在诗歌创作中,严格规范了律诗的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使律诗这一诗歌体裁更加成熟和完善。律诗的定型,为后世诗人提供了清晰的创作范式,极大地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为唐诗走向鼎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趋炎附势,人生蒙尘
尽管在诗坛取得了耀眼成就,但宋之问在政治与个人品行方面却饱受争议。初入仕途的他,渴望快速获得权力与地位,于是选择依附权贵,试图通过攀龙附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武则天当政时期,宋之问极力讨好这位女皇帝及其宠臣。他不仅创作大量歌功颂德的应制诗,以文采取悦武则天,还曾主动请求做武则天的奉宸院供奉,以接近权力核心。为了得到武则天的青睐,宋之问甚至不惜放下文人的尊严。相传他听闻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备受恩宠,便写诗谄媚,甚至为他们提尿壶,其行径令人不齿。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退位,宋之问又迅速攀附上了太平公主。当他发现安乐公主权势渐盛时,又转而投靠安乐公主。这种毫无原则的趋炎附势行为,使得他在当时的官场中声名狼藉。
更令人震惊的是,宋之问还曾为了一首诗而做出杀害亲外甥的恶行。他的外甥刘希夷创作了《代悲白头翁》,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堪称千古名句。宋之问见此诗精妙绝伦,竟想据为己有,在遭到刘希夷拒绝后,他竟派人用土袋将刘希夷压死,上演了一幕因诗杀人的惨剧。这一事件成为宋之问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也让他的文人形象遭到严重破坏。
三、仕途跌宕,命运凄凉
宋之问趋炎附势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为他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和地位,但也为他的人生埋下了隐患。随着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化,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唐玄宗即位后,对宋之问这样品行不端、攀附权贵的人极为厌恶。宋之问先是被贬往钦州,后又被赐死,最终结束了他充满矛盾与争议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或许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悔恨,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回顾宋之问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又道德沦丧的复杂个体。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使他在唐代诗坛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他在人生道路上的错误选择和恶劣行径,又让他成为被历史批判的对象。宋之问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警示:一个人即便拥有出众的才华,但若缺失了基本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底线,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与认可。他的经历,也让我们对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态、文人心态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
2025年7月5日
【作者简介】
兰云,笔名绿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生于1953年3月,福建省福安市人。坐视夕阳,因酷爱传统国粹唐诗宋词,故拾韵度墨,笔笺烟云,描写岁月,春秋留痕,低吟人生百味,阔唱生活情调,善于挥诗雨(指诗词类),画兰虹(指散文类)。创作古诗词仟余首,有五言,七言诗律,各种词牌词赋,缤纷多彩,华丽多姿,篇篇诗文,谨列于《黄河诗社》《长江诗社》《上海滩诗叶》《当代文艺》《秋园诗社》《福安文艺》等等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时常荡漾在五湖四海读者面前。喜欢擂台上探小峰,曾参加过全国笫五届”华夏杯”词诗大赛,并获得一等奖,部份作品被《上海滩诗叶》刊物收录,并成功编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深受广大诗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