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72》「飘舞的剑」(8354辑)

晨间寄语
再说公共交通那事。
当小城第一辆公交车运行时,小城人争相转告,距今不过十二、三年。那时人们还在争论必要、或不必要。因为从甲地到乙地,都是熟知脚力的起与止,看得见、也不远。随着城市的扩容,小城绕一圈,已近公里两位数。这里,意味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表明了新旧思想在发展进程中的荡涤,有了结果。
我一位东北的战友来过我们小城,他赞叹这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同时指向小城的高楼林立,他说他们那里哪怕是地级市,也找不见几处电梯房。兴许省区之间有地质条件的差异,但是,我相信大版图上的中国,城市、乡镇、村落,都在发展和进步,这是国人的骄傲。
还以北京为例。八十年代,当兵人在北京市区,人手一张交通地图,那上面各路公交车标注得清清楚楚,起止票价也十分清晰。最好的方法是多带分分钱、角角钱,低到5分、高到2-5角,去到远郊区才上元。现在,全国各地的公交车,上车价以1元起价。无论在哪里,城市公交车,没有国家补贴,难以保障顺利畅通畅行。
公共交通,是一项全民福利,国家针对的是所有公民。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上讲,多劳多得,多贡献多享受,这是天经地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年人,能把自己以及家庭生活顾及到、维护好了,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质上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延续昨日的话题,是想为老年人证明。老同志奋斗一生,享受社会福利应该,也心安理得,对吧[OK][爱心][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