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四川——九寨随想
作者/千里阳
(一)
九寨沟有不少的“海子”――每到一个地方,导游都会这样讲:“这个海子,是九寨沟……”我一直没有弄懂,明明是高山平湖,为什么把它叫“海子”?问了导游,似清非清地说,大概这水蓝如海,又小,所以就是海的儿子了。这样的解释固然不能使我满意,但好像也能说得通。后来翻了翻资料,才知道大约在四千多年前,这里也是汪洋大海,现在所能见到的水面,应该是数千年前留下来的。试想一下,远古的造山运动开始的时候,大自然无法形容的巨力将海下的地壳举起,喜马拉雅雄立于地球之上,那种场面是何等的壮观!自然之手举起地壳的同时,那一窝一窝的海水也来不及流入大海的怀抱,留在了这里,它当然是海的儿子了。那深邃的蓝、让人心中空寂的蓝,确实只有在海的深处才能体味到。海的深处大概就是龙宫了,那里确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自然之手把神仙居住地方的一小部分――“海子”,举到四千多米,甚或更高的地方,难道是在教谕人们:你们居住的地方原本都是这样,而你们的所作所为,让仅有的九寨成为人人日夜向往的地方,好好保护这仅有的九寨吧,留给后人们也饱饱眼福?
(二)
有一首歌叫《神奇的九寨》,几乎所有到或没有到过的人、文人或不是文人的人,都在唱九寨的神奇,但是要让他说出九寨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恐怕没有几个人回答出个一二三来。人类词汇丰富得让一个终生为学的人也学不尽,但在这样的自然面前,人类词汇又贫乏到只能用“神奇”两个字来表达了。同样让大家挂在口头上的,是“人间的天堂”。“天堂”两个字对于自喻为宇宙灵类的人来说,同样是一个只可意会的去处。和“天堂”相对应,“地狱”有了青面獠牙、生煎活烤之类的传说和想象,大概可以了解一些。而“天堂”是什么样子,没有见到哪位圣贤能鲜活地描述清楚。我属人类一分子,且是不聪不智、缺文少化之流,去了九寨,有很多的感慨,能够说得出来、写到纸上的,除了美丽、壮观、不虚此行之外,也只有 “神奇”和“天堂”四个字――我好赖也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绞尽脑汁还只这有几个字,真有点羞对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
(三)
听导游讲,20世纪80年代初期,九寨开发之时,来这里的第一批开发考察者,用异样的目光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惊叹它们是世间难寻、神仙赐予人类的灵物。而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男女老幼藏民们,却用同样惊异的目光看着这些外来的考察者。有考察者问:你们居住在这样神奇的地方,为什么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巨大的旅游资源?为什么没有早一天把这宣传出去呢?藏民同胞反问:这里美丽吗?这里难道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吗?是啊,在他们眼中,世界本该是这样美丽的,外面的世界应该和这里一样的精彩。他们不会知道,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他们就是神仙。世间万事同理,老死其中不知其然也。他们拥有这里的美丽,而对于大山外的人们,却在失去这份自然与美丽后苦苦地追寻着曾经的拥有。人皆如此,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一旦失去了,才知道曾经的拥有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在理性地改造自然中寻找到了快乐,但有时候我们违反了自己的理性,不但找不到快乐,还要无可奈何地吞咽自然界惩罚的苦果。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在我们理性不足的时候,九寨没有被发现、被宣传、被开发,应该是万幸!因此我们得出教训:只有那些会遵照自己理性行事的人才会找到快乐。九寨以水为灵,看它的快乐也在水,因此想起老子论水。老夫子说水至刚、至净,能容、能大,在水面前,人应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动善财道。仅水,就让我们学它不尽,何况大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