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如何建设真正属于人民的现代化城市?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实践路径,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这座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都市,正在用创新实践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成都的探索首先体现在发展理念的革新上。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逻辑转变,标志着城市发展哲学的深刻变革。在兴隆湖畔,科研机构与骑行绿道相得益彰;在锦城湖边,文创产业与生态景观和谐共生。这种将创新经济嵌入公园城市的独特模式,打破了传统城市发展中的二元对立,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成都实践”同样值得关注。“开门治堵”让拥堵指数骤降41%,“智慧蓉城”实现“一网通办”,“微网实格”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这些创新举措表明,现代化治理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治理革命。成都用绣花功夫破解"大城市病",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展现了超大城市治理的中国智慧。

最令人称道的是成都对城市本质的深刻理解。9600公里天府绿道、1500多个城市公园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公园城市体系,8000家咖啡馆、2万家火锅店营造出独特的市井烟火。这种将硬实力与软实力、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完美结合的城市发展范式,重新定义了现代化城市的内涵——城市不仅是经济载体,更是生活家园;不仅是发展引擎,更是幸福源泉。

亚里士多德曾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都的实践启示我们,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关键在于把握“三个统一”:一是发展理念上实现经济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二是空间营造上实现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统一,三是治理模式上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当全球城市都在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时,成都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为世界城市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的探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底色。在这里,城市发展的成果最终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感,转化为每个人都能享有的美好生活。这或许就是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最深刻的启示:城市的终极价值,在于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诗意栖居、尊严生活、实现梦想。
本文责任编辑:苏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