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诉说——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9元周年而作
文/秦宝青//朗诵/马大姐
大自然的力量助我拔地而起刺向长天,
环顾四周是无尽的荒野和寂静的莽原。
日月星辰的交替中万物自由竞生,
四季轮回的沧桑里不时传来厮杀的呼啸呐喊。
我面对朝霞喜欢聆听大海的惊涛拍岸,
我眺望夕阳敬仰高耸连绵起伏的山峦。
我感叹自然世界千奇百怪造化的鬼斧神工,
我最欣赏那脚下日益增多的袅袅炊烟。
大自然孕育的乌金带来一座城市的兴建。
我欣慰地自诩是这城市中的一员。
我钟爱人们赋予我“凤凰”的名字,
我已经爱上了扎根的这座城市叫唐山。
我像一位长者关切着这座城市成长发展,
可有时竟认不出她越来越美丽的容颜。
车水马龙的经纬编织出工业城市的文明兴旺,
写在人们脸上表情多是生活安定的坦然。
最难忘那个闷热的夏日让我异常心烦意乱,
以往隐蔽的小动物为何今天出没乱窜?
凌晨耀眼的蓝光带来地动山摇的大地震,
一座美丽的城市顷刻化成了废墟一片。
死一般的沉寂后到处都是救命的呼喊,
如注的倾盆大雨似天公泪花飞溅。
数十万生命在废墟瓦砾中苦苦挣扎,
我只能在无奈的痛苦中合上了双眼。
那动物的本能都预感到大祸降临人间,
你们聪明的人类为何不知提前避险?
你们的勤劳创造是否也遮蔽了你们的认知,
对大自然不断索取的同时是否忘了还要敬畏自然?
终于有无数带红帽徽的天兵天将降临唐山,
与死神赛跑的医疗队星夜赶赴支援。
往来的飞机把伤员运往各地救治,
无数已踏上黄泉路的生命得以生还。
掩埋了逝去的亲人把眼泪擦干,
惊魂未定的双手开始恢复家园。
砖头压油毡的简易房是我环顾的新景色,
那满载乌金的火车又升腾起一路长烟。
我钦佩这座城市人民与自然抗争的英雄赤胆,
硬是在一片废墟上再造出一个新的唐山。
脱胎换骨的的凤凰城已令世界瞩目,
她真正经历了一次浴火重生的涅槃。
我赞叹这座城市的人民征服自然的魄力动地撼天。
靠吹沙填海凭空造出了一座新城曹妃甸。
海鸥起舞的天然大港迎来世界八方的轮渡,
滔滔东海之滨又展现出新的壮丽画卷。
我赞美这座城市的人民美化自然的智慧绝顶超凡。
神来之笔绘写出化腐朽为神奇的瑰丽诗篇。
昔日污水垃圾之地已成为碧波荡漾的南湖美景,
铲除城市的疮疤让缤纷五彩的花海炫目惊艳。
每年7月28日这里都会有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怀念,
数十年抗震精神的硕果已是对故人的最好祭奠。
今天这里的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辉映,
今天这里的人们正在享受美好生活的甘甜。
喧嚣逝去的夜里我有时会彻夜无眠。
我的忧郁来自从未消停的地心震颤。
沉痛灾难的阴影会在眼前跳跃浮起,
最揪心是那无常大自然的能量是否已经消散?
请原谅一位历经沧桑长者的思虑忧患,
我只是想对我的朋友倾诉肺腑之言。
我希望你们
把生命安全放在发展的首位,
我期冀如有灾祸降临时你们会多一些防护的胜算。
我希望少一些亲人的哭泣多一些孩子的笑脸,
我渴望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平安幸福的家园。
我祈祷大自然与人类永远和谐相处,
我祝愿我的家乡永远是一个生机勃勃美丽富饶的唐山。
作者简介:秦宝青,男,1956年8月出生于唐山,祖籍北京昌平。1974年入伍,历任宣传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宣传科长,政治处主任。1998年转业到唐山广播电视局,曾任电台总编室主任,电视台副台长职务。1982年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职称。在职期间其文学新闻作品先后获国务院文化部群星奖,原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奖,河北省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退休后所写朗诵诗发于《我歌月徘徊》,《朗诵艺术杂志》,《国色天香》等朗诵艺术平台。
主播简介:马大姐(马秀春) ,曾经的知青。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喜欢读书和写作,爱好朗诵。希望用文字和声音传送真情和美好。
责任编辑:雪莲
排版制作: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