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散记
◎红榜作家 代新成

千里房县,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贡酒多彩,古建辉煌,是一个名字中都带着诗意与酒香的地方,这里不仅是《诗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华诗脉的活态基因库,更是富裕历史文化和红色教育遗迹之地。走进古老而又神奇的房陵,你一定会被炎帝神农、周太师尹吉甫、汉太守黄香、唐中宗李显、开国元勋贺龙、柳直荀在这里留下灿烂的历史印记而感动。这里物产丰富,山幽水碧,民风淳朴,正当这一方水土和文化礼仪涵养了奋勇争先的房县人,把房县画成一幅美丽的画、写成一本厚重的书、绘成一首优美的诗、建成一座丰饶的园、筑成一架通达的桥。
文化灿烂。文化是一个地方承载历史的进程,公元前775年,抑郁而终的西周太师尹吉甫被安葬在故乡湖北房县青峰山一带。这位“中华诗祖”不会知晓,自己踏遍楚山汉水倾注心血采撷的《诗经》,将飞出庙堂,超越王朝兴衰,在乡野民间,尤其在故乡,口耳相传2800年。悠悠岁月,多元文化在房县大地沉淀创新发展,多位千古帝王将相,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被流放此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皇室文化,助推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发展。同时,青山秀水的房县,至今仍传唱着诗祖尹吉甫的《诗经》等名篇,继承着汉孝子黄香孝老爱亲的遗风,山环水复中还依稀可寻神农、武当的玄秘梦幻,巴山楚水流传着帝王将相的奇幻传说。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悠扬的吟诵声从西关印象古戏楼传出,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女士驻足良久:“没想到在房县能听到原汁原味的《诗经》吟唱,仿佛穿越回了两千多年前。”这种沉浸式体验,正是房县深挖文化内涵生动的写照。
贡酒飘香。传说房县黄酒,从神农氏尝百草、播五谷,到尹吉甫在《诗经》中留下酒香墨韵探讨,再到唐中宗李显携宫廷酿酒技艺入房陵,贡品房县黄酒每一次高光时刻,都铭记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静静地去品味那千年《诗经》中所说“白茅纯米,有女如玉”酒,就是房县贡品黄酒,也是被称之为世界第三大美酒,这个贵冠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房县黄酒在世界美酒,具有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辅助医疗独特功效,是其它美酒无法比拟的健康保健特效。房县每一滴黄酒,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诉说着房县传奇的故事。
古建多美。房县之美,体现在历史长河萌动生长的皇家风韵古建筑群,600年时光遗迹明清老街西关印象,是地域古典建筑传承之典,历经数十年巨匠打造,一幅蓝图画到底,形成了地域古城建筑,川陕锁匙、土城门、黄孝子祠、忠孝里、《诗经》城、恒月巷、三秋老井等给人庄重,大方,呈现千年盛唐风韵。在这里不仅深情体验房县“诗韵九雅、房陵十八馆、五大文化广场、十大文化驿站、常态演艺”等独特魅力,又重新展现千年茶马古道青春的荣耀。如今,繁荣的早市一改冬天的沉寂,送上无数早春的信息,房县藉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西关街院士工作站被浓浓的乡情笼罩,被大山的清新古迹典雅建筑景象重新装扮,这是房县通向国际创新创业平台,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也是乡情深似海,回归反哺之情再现。
诗写远方。跨越千年,在现代化文明强劲浪潮推进下,用数字化赋码古老《诗经》在西关大剧院重见天日,在百戏楼正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诗经》歌舞表演,你领略房县西关印象灯光璀璨,舞台上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曼妙的舞姿,轻柔的音乐,让你置身东方美酒独特魅力和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在梦里相见吉甫手持《诗经》书卷深情歌舞,呼唤曾经风雅颂。巷中老槐树下三闾书院,青石铺路,粉墙黛瓦,巷内书声琅琅,墨香氤氲,时有文人雅士聚集,谈诗论文,使这条小巷成为房县文化的一处缩影。夜幕降临,百戏楼华灯初上,以精彩演绎,将爱国诗人屈原的风骨与端午的渊源娓娓道来;非遗变脸绝技让人惊叹,一张张面孔瞬间变,引得台下观众惊呼连连,掌声如潮。文明与文化的交融浓缩成一部诗、一杯酒、一座城。
美味迷人。在外地房县人,不会忘了家乡烟火中美味乡愁。房县之所以能让人流连忘返,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那里有各种让人停不住嘴的小吃,可以从街头吃到街尾。或许是因为那碗远近闻名回味无穷的地方特色卷卷汤和房陵十八大碗蒸菜佳肴,或许是因为那些四海富于地方特色小吃和古色古香贡品承载着过去,又通往都市丽人坊,抑或是厌倦了那种快节奏的日子,也想来这里体验一下接地气的慢生活。我时常来这里,是因为美食,因为这种氛围,也因为喜欢夜幕降临、冷月初上时,那条被岁月磨得光滑锃亮的路,收集着古往今来太多人的漂泊与记忆黄酒高度,一些人的脚步悄悄走近,一些人的脚步又匆匆走远,变的是那些来来去去的脚步声,不变的是这条无言的石板路茶马古道,散播千百年的文明回响。来房县吧,到有诗的地方寻访风雅,到有酒的地方追赶风月,“千里房县”的浪漫在诗里,也在酒里,诗里画里酒里,我在房县等你来!
代新成,1975年10月出生,湖北省房县人,历任组织部主任、科长,现任房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政协常委。市作协会员,先后有六干余篇调研报告,调研课题,新闻,社情民意、散文在国家、省、市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