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女兵》
作者:任学路
合诵:风铃 博瑞
博瑞
你们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
本该正说爱谈情;
你们却报名入伍走进了军营,
成为部队的女兵。
祖国召唤一声,
你们踊跃应征,
告别了慈爱的父母,
告别了温馨的家庭。
风铃
医务兵、通讯兵、特种兵……
兵种有所不同;
卫生员、报务员、飞行员……
掌握各种本领。
人民解放军,
是一支伟大的军队,
军队女兵中,
也是英雄层出不穷。
博瑞
《战火中的青春》是一部电影,
女扮男装的“高山”是一名战士,
这个角色有生活的原型,
她就是辽宁省的郭俊卿。
八女投江的事情,
发生在抗日战争,
八位抗联战士宁死不降,
她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风铃
参加对越反击战的郭容容,
为运送战友遗体壮烈牺牲,
她是反击战唯一的女烈士,
部队因此给她追记三等功。
歼十女飞行员余旭,
那样年轻!
为练出高超的技术,
献出生命。
博瑞
中国女兵,
具有英勇无畏的传统;
中国女兵,
将中华民族气节传承。
中国空军第一位女师长程晓健,
曾经指挥运输机空投物资抗洪;
国庆七十年担任受阅领队,
引领着女兵方阵正步前行。
风铃
特级装甲驾驶员旷维,
掌握了高超驾驶技术;
亚丁湾护航编队陆战队员宋玺,
在解救人质的战斗中表现英勇。
火箭军信通尖兵邢莹莹,
九次上领奖台吸粉无数;
战略支援部队高级工程师王秀红,
对国防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才能。
博瑞
航天员刘洋、王亚平,
乘载人飞船遨游苍穹,
中国人的航天梦,
绚丽绽放在太空。
三军仪仗队
有你们自豪的表情;
阅兵式方阵
有你们矫健的身影……
风铃
杰出的人物,
一个个姓名,
巾帼不让须眉,
你们用行动证明。
锦绣年华,
没有把心思用在涂脂抹粉;
甘于奉献,
为自己的履历写上了光荣。
博瑞
你们的脸可能比较黑,
那是因为训练时沐雨栉风;
风铃
你们的心一定特别红,
那是因为对祖国无比忠诚。
博瑞
中国军队维护着国家安全,
中国军队使人民享受和平,
风铃
中国军队的女兵和男兵一起,
构建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
有了入伍从军的经历,
才是值得骄傲的人生。
面对着飒爽英姿的女兵,
我在心里面向你们致敬。
曾经有一种军衣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特别喜欢穿军装,那时候穿一件军装上街是一种流行的风尚。
作者:任学路
诵读:小黎
曾经有过一种绿色的军装,
民间俗称“国防绿”、“板绿”,
为团级以上军官制作的军服,
用的衣料是呢子或者毛哔叽。
那时候的青年男女,
穿上身后显得特别神气;
为那个特殊的年代,
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记。
穿着一身军服,
目光饱含着勇敢坚毅;
一套军服在身,
精神抖擞哪里都敢去。
那时候——
你如果能穿上一件军衣;
就证明——
你在部队肯定有些关系。
军靴、军帽、军挎……
你如果有一件军用的东西,
父母、兄弟、亲戚……
一定记得是哪位送给的你。
在大街上穿军衣的人,
不一定是部队大院军人的子弟;
但能穿上军大氅的人,
父母在部队一定是较高的职级。
那时的街头,
是灰色和蓝色的海洋;
穿军衣的人,
是人海中绿色的涟漪。
在那个年纪,
荷尔蒙旺盛地分泌;
在那个年代,
还没学会标新立异。
一件军装穿在身上,
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男孩子威武,
女孩子靓丽。
那个年代渐行渐远,
那种感受难以忘怀。
军人就是心中的偶像,
烙印已经深铸在心里。
今天的社会——
与那个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的穿着——
都追求随意追求风格别具。
但是,
那毕竟是一段特殊的岁月;
所以,
会在上了年纪后经常想起。
前些年,
那年代的军装出现在影视剧,
剧中人,
带着观众回想那时候的过去。
影视剧讲的故事,
很多观众十分熟悉,
可无奈光阴荏苒,
这些人都上了年纪。
曾经的军装,
见证着一种经历;
经历过的人,
记忆一辈子清晰。
★那时候陆军的绿军装,民间俗称“国防绿”、“板绿”,穿的人最多,也有人穿灰色的海军服或蓝色的空军服。军官服上、下各有两个兜,战士服只有两个上兜,将校呢、毛哔叽是将级军官和校级军官的专用衣料。
每到八一,敬个军礼!
作者:任学路
诵读:南希
有的日子,
稀里糊涂地就过去;
有的日子,
却应该深刻地铭记。
每年有一天是八一,
在我们中国,
这八月一日,
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天诞生,
年头是在上世纪的一九二七,
八月一日的古城南昌,
凌晨的一场枪林弹雨。
贺龙组建的手枪队,
智勇双全先发制敌,
为大部队赢得宝贵的时间,
保证了武装起义进行顺利。
以惊天动地的枪声,
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回击;
用义愤填膺的呐喊,
迎接东方的天空露出晨曦。
这是一次起义,
也是为钢铁长城奠基,
枪声时疏时密,
宣示着人民军队崛起。
历史记着井冈山、遵义、延安;
历史记着金沙江、雪山、草地,
历史记着抗日战争;
历史记着三大战役……
勇往直前,
所向披靡,
这支军队用坚实的足迹做笔,
写出了一份令人叹服的履历。
从义旗初举到威振环宇,
走过的道路艰难崎岖;
从弱小发展到一支劲旅,
经过岁月的不断磨砺。
向前,向前,向前……
唱着雄壮的进行曲,
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支军队的初期,
用的是步枪,吃的是小米;
这支军队的今天,
有航空母舰,有五代战机……
今天与昨天,
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军队越强大,
中国说话越有底气。
这是中国的脊梁,
维护着中华民族利益;
这是人民的军队,
保护着我们乐业安居。
人民是这支军队扎实的根基,
军人全是我们的姐妹和兄弟,
这支军队和人民,
是鱼水情的关系。
威武之师,
正义之师,
胜利之师,
这是解放军独享的美誉。
每年的建军节,
都是一次对历史的温习;
每年的这一天,
都要向军旗敬一个军礼。
震撼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阅兵式,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
任学路
这是一次军队建设
立体全面的展现
这是一次沙场点兵
正义凛然的亮剑
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方队
一声声撼天动地的呐喊
歼击机轰炸机划出的轨线
坦克车运输车扬起的沙烟
这是一次军事实力的检验
这是一次能打胜仗的宣言
科技强军的成果
威武之师的脸面
武器装备的高精尖
让人眼花缭乱
气吞山河的大阵势
让人感觉震撼
一张张年轻英俊的脸
一双双明亮坚毅的眼
一架架军机呼啸而过
一枚枚导弹刺向蓝天
这支军队
如同钢铁长城一般
保家卫国
子弟兵担使命在肩
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那个举枪起义的夜晚
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天安门广场红旗漫卷
推翻三座大山
保卫国家安全
这支军队的丰功伟绩
人民牢牢地记在心间
走进新时代
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
人民解放军
护卫着祖国快速地发展
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不变
让解放军的旗帜红得鲜艳
这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
迎着东方的太阳永远向前向前
初稿:2017年7月30日
修改:2025年7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