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怀旧小说
——欧阳如一
吉丽的母亲是传染病科的医生,她的医学知识虽然有点陈旧却还全面,她虽然不是耳鼻喉专业的医生基本病理还懂得,就对自己的病有个基本判断,说:“我很可能是声带结节,噪子上面长了异物,嘶哑还咳嗽,咱们不等那个北京的狗屁专家,都是来捞外快的,让本省的专家给看看就行啦,你可以找找小朱,小朱全市的医院都能搞定。”
小朱是母亲的朋友谢姨的大儿媳妇,一个不上班却照样能拿工资的小学音乐教员,她的特点是能折腾和爱求人。她先通过中介想移民澳大利亚,去了就给吉丽介绍了个华人医生对象,就因为她经常去看病,在国外也有关系好办事;吉丽和那个人在QQ上聊了聊没一点感觉,事情就不了了之。(上海机场航班到港的广播声)小朱就每次从澳大利亚回来都在上海中转,都会叫吉丽接机、送机,她每次都像商贩那样大包小裹,连铁锅都往回带,把吉丽烦得不行又不好意思说。小朱开始说澳大利亚百般好,后来又说那边工作不好找生活成本高,回国又去了加拿大,又在上海中转,又得吉丽接机送机,还得管饭。她又给吉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哈尔滨一所重点中学分管后勤的陈校长,两人一见面就感觉不错,陈校长还把她介绍给了他的同学圈。吉丽后来跟陈校长的同学比跟陈校长走得近,因为她对振兴哈尔滨经济有想法并且是位资深美女,可他们都比她小,这事情还是不成。
“妈,我要不要请谢姨一家吃个饭呀?”吉丽写一会儿小说就会陪母亲聊一会天,她问。
“你退休金几个钱?还动不动就请这个那个。”母亲说:“秦辉不在,小朱和她小叔子秦煌在,你秦叔是活动都不参加,下不了楼了。你谢姨能参加糖尿病脂肪肝啥都不能吃。你点菜,别让小朱点,她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你得先买单,别让秦煌抢了。”
吉丽现在每月能领五千多退休金因为母亲替她交的“社保”,要不她退休没一分钱收入,说:“是。”就给小朱发了微信:“朱朱,我回来了,今天中午请你们全家吃饭,饭店你订,订好了发我位置。”
(嗖地一声)小朱立刻给她回了一个位置。
(服务员的声音:欢迎光临上海饭店)
吉丽和母亲在中央大街的上海饭店见到了谢姨一家——谢姨、她大儿媳妇小朱、二儿子秦煌和二儿媳妇安娜,她丈夫秦叔没来,她大儿子秦辉在加拿大。
“秦辉当年身体多好?出来身体就垮了。”母亲多次这么说。
“我原来脑子可好使了,看过的历史书都能记住年代、人物和事件,现在脑子不好使了。”秦辉多次对吉丽说。
吉丽请谢家人在包厢坐,小朱已经点好了菜,吉丽说:“谢姨,我记得您家给我最早的印象是,您家住在通天街的一栋青砖平房里,一进走廊墙上挂满了工具,木工瓦工的都有,秦叔真是能工巧匠,当时您在坐月子。”
谢姨用她那招牌式的微笑说:“那时候我在生我家老二。”
母亲说:“你也不问你谢姨好,话多。”
吉丽说:“谢姨好。我记得您家的第二个画面是您家已经搬到了江边,家里还有间泵房。您家的窗台上有一只航模军舰,那时候全哈尔滨都没有,您家还有一只用一分钱纸币叠的龙船,秦辉真巧。”
秦煌说:“那是我叠的,我比我哥会干活。”
吉丽还是跟秦辉更好,她每次回哈尔滨他都会开着单位的小破车接她,跟她说些哈尔滨的事情。她不在他也会拉着两家的母亲游山玩水,最远去过日本、韩国。可有一年他因为包工程行贿两万块钱进了监狱,一蹲就是四年,回来腰就弯了,记忆也大不如前,说是在里面被打的。可他的单位一直给他开工资,档案里也没有犯罪记录,就有这么奇葩的事儿。他出来就去了加拿大,去了就不再回来了,说回来就走不了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母亲对谢姨说:“你的两个儿子都随他爸,心灵手巧。我的一儿一女不知道随谁,都是嘴把式,什么都不会干。”
吉丽长得像母亲,漂亮,性格也像母亲,聪明而又急躁;吉祥长得像父亲,瘦高个,性格也像父亲,善良而又温和。吉丽说:“我的优点和缺点都像我妈。”
谢姨说:“你妈在传染病院可是能说会写业务好,你们姐俩也不一般,一个是大作家,一个是大教授。”
母亲一直以儿子为荣,以女儿为耻,现在好了,认为女儿也不错,说:“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不赌博不吸毒,不偷不抢,不坑嘣拐骗,总算没危害社会。”
这是什么话?大家笑。菜上齐,一条清蒸石斑鱼就二百,八个菜还另外点了一只北京烤鸭,能吃了吗?吉丽就后悔没听母亲的话把点菜权放在自己手,让小朱点得菜,看看秦家人都不觉得这家的饭店档次高,菜贵,就说:“咱们两家难得一聚,请。”
喝了一圈哈尔滨啤酒,吉丽说:“我妈今年快八十八了,谢姨您比我妈小也差不多,我也六十岁了,秦辉秦煌也有五十多了,中国人的老龄比例是高。小朱、秦煌、安娜你们想过没有?咱们两家的老人怎么养老?”
母亲说:“我有共产党给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不用你们管。”
谢姨说:“你妈就是刚强,可我们老了光有退休金和公费医疗不行,还得靠儿女。”
小朱一搂吉丽说:“所以我想让我姐嫁回哈尔滨。”
安娜真心夸奖道:“都说哈尔滨姑娘漂亮,吉丽姐咱们俩第一次见,果然名不虚传。”
吉丽被说得满心欢喜,她已经好久不照镜子了,白发和脸上的皱褶一天天增加;偶尔用美颜给自己拍个照吓了一跳,(歌声:我多想望呀望一眼他呀,假装欣赏一瓶花)还真是个美人!只是不会嫁人,现在还单着,说:“妈,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是共产党给的?不是您挣的吗?那外国人有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得感谢谁?您是医生不能光想着自己,您得多考虑大多数人的养老问题。”
母亲的食量不大胃口却挺好,特别是看到菜点多了后,说:“我的儿女就是怪,自己的事情弄得不怎么样,却想着全人类的事情。”
谢姨又用招牌式的微笑对吉丽说:“你妈在单位就这样,总代表职工给领导提意见,要不早升官了。”
吉丽回到正题,说:“弟弟妹妹,你们对你们母亲的养老怎么打算?”
小朱说:“我这次回来就是想把我公公婆婆带到加拿大,享受那边的免费养老,我弟弟弟妹全家也过去。”
秦煌说:“我爸和周姨一样爱中国,还哈尔滨最好,还谁家都不如自己家,哪都不去。”
吉丽不信加拿大能免费给外国人养老,说:“你家是老楼没电梯,秦叔腰不好上下楼费劲,我想说服我妈和谢姨卖掉现在的房子买个一梯两户有电梯有大阳台的房子,两家合雇一个保姆和护工就行了,这样我在上海、你们在加拿大也能放心,这是第一步,最后她们还得进养老院。”
母亲说:“我住习惯了,不卖房子,小谢你愿意欢迎过来和我同居。”说完哈哈大笑:“你们两口子住大屋,我住小屋。”
谢姨说:“我愿意和你一起养老,可老秦只愿意住自己家,也不去加拿大。”
母亲既不愿意去英国吉祥哪儿,也不愿意去上海吉丽那儿,吉丽在上海有家有圈子又回不了哈尔滨,这可怎么办?她就郁闷地吃完了这顿饭,特别是看到账单和满桌的剩菜之后,小朱花别人的钱从来不心疼。
(车水马龙声)
出了饭店门小朱搂着吉丽说:“丽丽姐,我给你介绍的陈校长怎么样?”
吉丽说:“开始他有点意思,经常和我微信我回来还请我吃饭,后来我只和他的朋友见面,和他很少来往。”
“他一见就相中你了,他可是名校的副校长,孩子想上重点高中谁不求他?女人得主动点,你要是跟了他你的生活会提高一大截,我周姨的养老也不再是问题。”
原来找男人就是找福利,吉丽开始还有信心,后来就不和那个人来往了,他比她小五岁,谈得不是教育而是生意,她没什么和他交换的,说:“你们没必要把两个老人折腾到加拿大,人老了就是植物,不是动物,挪一步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