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清新淡雅,心海留香
推开窗时,晨光正踮着脚掠过檐角,像刚睡醒的孩童,怯生生地探进半张脸。露水在玉兰叶尖打了个转,坠向泥土的刹那,惊起一串细碎的风——风里裹着邻家窗台飘来的茉莉香,裹着远处早点摊蒸腾的热气,还裹着老槐树昨夜积攒的清润。这便是晨起了,带着夜的微凉,又裹着昼的暖意,像极了人生里那些不期而遇的转折,前一秒还是墨色的幕布,悄然间便被晨光撕开一道缝,铺展开满纸新的画卷。
总说日子是一趟单程车,其实沿途的站牌从未相同。石阶上蔓延的青苔,是雨的指纹,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昨夜的星子;墙缝里钻出的雏菊,是风的私语,花瓣上的绒毛还沾着黎明的潮气;就连街角那盏昏黄的灯,在不同的清晨也会映出不一样的薄雾——有时像纱,轻轻笼着石板路;有时像烟,漫不经心地缠着电线杆。所谓每一程都是风景,大抵是说不必追着远山奔袭,低头时,脚边的草叶上,正停着整个春天的光影:蚂蚁扛着比身体还大的碎屑赶路,瓢虫在三叶草上晒着红底黑点的背,甚至一滴滚落在鞋尖的露水,都清晰地映着晃动的云。
心是最灵敏的秤,忙着计算得失时,连花香都会变得潦草。就像急着追公交的人,绝不会留意道旁的紫薇开了几重;总想着未完成的报表,便尝不出瓷碗里的粥熬得有多绵密。可若肯慢下来,让念头在晨光里晒一晒,便会发现许多慌张原是自扰。檐下的风铃响了三声,不是催促,是问候——仿佛在说“别急,阳光还没爬过对面的屋顶呢”;天边的云飘得慢了,不是懈怠,是留白,给匆忙的视线留一块可以落脚的软枕。从容从来不是被动的妥协,而是在湍急的时光里,为自己辟出的一汪浅滩:允许落叶漂过,允许蜻蜓点水,任潮起潮落,自守着一份澄澈,像老井里的水,无论外头如何喧嚣,始终映着不变的天。
岁月走得最是不动声色,把青丝染成霜时,会先让鬓角沾几缕月光;把沟壑刻成河时,会先让眼角盛着笑的褶皱。它也把那些细碎的美好酿成了酒:儿时攥在手心的糖纸,如今在记忆里闪着比钻石还暖的光;曾经与好友拌嘴的脸红耳赤,早已在某次重逢的碰杯声里,漾成了眼底的温柔。曾经以为跨不过的坎,如今看来不过是矮坡——当年摔疼的膝盖早已长好,倒是坡上那丛野蔷薇,年年春天都记得开给我看;曾经辗转难眠的事,早已在某个清晨的粥香里淡成了背景,只有母亲掀开砂锅盖时,氤氲的白气还和从前一样,轻轻拂过鼻尖。原来最动人的成长,不是变得坚硬,而是学会柔软——像老树枝桠,历经风雨后,反而更懂得弯腰承接阳光,让新抽的嫩芽离天空更近一些。
暮色会按时降临,把夕阳的金粉撒进窗棂;晨光也终会再次铺满窗台,在地板上画出格子般的光斑。当脚步轻了,不再总想着追赶什么;杂念少了,不再让琐事在心头堆成山,便听得见心海的潮汐。那不是喧嚣,是沉淀后的安宁——像退潮后的沙滩,只剩下贝壳与细沙的私语;那不是空旷,是岁月积攒的丰盈,每一粒沙都藏着某个午后的阳光,某场雨夜的滴答。
你看,当年不经意种下的花籽,早已在心底长成了花海。是初春玉兰的清冽,是盛夏栀子的浓郁,是深秋桂子的幽远,是寒冬蜡梅的孤绝。风过时,暗香浮动,浓得化不开,像外婆缝在棉袄里的棉絮,密实得能焐热整个冬天;却又清得不染尘埃,像童年趴在井边看见的月,干净得能照见自己最初的模样。
原来最好的风景,不在千里之外的名山大川,而在举目所及的日常:是晾衣绳上飘动的白衬衫,是傍晚厨房亮起的暖黄灯光,是案板上放着的一碗洋芋菜和一碟子花卷,是某个抬头的瞬间,恰好撞见一片云路过屋顶。最浓的花香,不在春日枝头的争奇斗艳,而在走过岁月后,心海深处那片永不凋零的盛放——它不与谁争,只在属于自己的晨昏里,静静吐着芬芳,陪我们把每个平凡的日子,过成值得回味的一碗浆水面……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