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亲(小小说)
特约作者:饶晓辉
周末的咖啡馆飘着浓郁的奶香,王菲坐在临街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沿。她今天穿了件淡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松松地挽起,镜子里映出的模样带着几分紧张的精致。因为她要在这等一个相亲的男孩,这已经是她毕业后第三次相亲了。
“不好意思,路上堵车。”王菲的耳旁突然响起一个男孩子的声音。王菲抬头定睛一看,心跳漏了半拍。对面的男孩穿着白衬衫,袖口微微卷着,眼睛笑起来像弯月 —— 是陈放,高中时总在她课桌里塞牛奶的那个男生。
“你…… 你怎么会是相亲对象?” 王菲的耳根迅速泛红。
陈放坐下,把外套搭在椅背上:“我妈说有个姑娘和我同年,在出版社工作,喜欢看小说。” 他停顿了一下,“我猜可能是你。”
记忆突然翻涌。高三那年冬天,王菲总在早自习时趴在桌上打盹,陈放会悄悄把温牛奶放在她桌角,用便字贴写 “别着凉”;毕业前她发烧住院,他在病房门口晃了三次,最后红着脸塞给她一本《飞鸟集》,说 “以后要当作家哦!”
“你现在…… 还写小说吗?” 陈放的声音打断她的回忆。
王菲低头笑了:“偶尔写,不过出版社工作太忙。你呢?”
“在做游戏开发,” 陈放掏出手机,“最近在设计一款国风解谜游戏,里面的诗词关卡……” 他突然停住,“抱歉,说这些会不会太无聊?”
“不会!” 王菲的眼睛亮起来,“我最近在整理古典文学选题,说不定能给你提供素材。”
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两人之间织成金色的网。话题从诗词聊到游戏,从童年糗事聊到未来计划,王菲发现陈放记得她所有的小习惯 —— 比如喝奶茶要半糖去冰,比如害怕毛毛虫却喜欢蝴蝶。
“其实…… 我高中时就想告诉你,” 陈放的声音突然低下来,“那本《飞鸟集》里夹着我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我喜欢的姑娘,要像诗里的星星一样’。”
王菲的指尖微微发抖,她想起自己翻遍整本书,都没找到所谓的日记 —— 原来他藏得这样深。
咖啡馆的钟指向九点,服务员来收杯子时,陈放突然说:“下次…… 要不要去我家?我养了只猫,叫‘星星’。”
王菲抬起头,撞进他温柔的目光里。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像极了那年毕业季,他塞给她的萤火虫小灯 —— 暖黄的光,亮了整个青春。
后来王菲才知道,这场相亲是陈放母亲的 “阴谋”。阿姨偷偷翻到他高中时的日记,又打听到王菲现在的工作单位,于是瞒着两人组了这么一个局。
而她更不知道的是,陈放在来咖啡馆的路上,把口袋里那枚准备了五年的戒指,都已经攥出了汗。
此后,王菲和陈放的关系逐渐升温。他们一起看电影、逛街、爬山,每一次相处都让他们更加了解对方。三个月后,在一个浪漫的夜晚,陈放向王菲表白了,王菲欣然答应,两人正式成为了情侣。
一年后,王菲和陈放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婚礼上,他们讲述了相亲的经历,赢得了亲朋好友的阵阵掌声。这正是有缘人终能修成正果,幸福有时候就在不经意间降临,只要你愿意敞开心扉,去迎接那份可能的美好。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