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诗社微刊
第159期
广西诗人陈登岳步韵韦庄律绝十首
韦庄(约 836—910)生活于晚唐乱世,虽出身京兆韦氏(唐代世家大族),但至其时代已家道中落。他从青年时代便投身科举,却屡试不第,直至 60 岁才中进士(乾宁元年,894 年)。韦庄是晚唐著名诗人,其律诗和绝句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步韵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浮生何事可流芳,锦绣韶华又感伤。
一代宾朋难笑语,六朝烟景予君王。
吹残红雨无端恨,掬尽荷风枉自香。
惆怅秋闱同逐梦,怎如牧犊少年郎。
01《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晚唐 韦庄
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
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
赏析:《下第题青龙寺僧房》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将个人失意与时代困境熔铸为一。此诗写于韦庄落第之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惆怅与苦闷。颈联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 堪称神来之笔:一边是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的喧嚣(“金羁闹”),马蹄声与权贵的欢呼刺破长安春色;另一边是花林深处鸟儿安睡的静谧(“绣羽香”),自然的安详与仕途的倾轧形成镜像对照。这种 “蝉噪林逾静” 的反衬手法,让落第者的孤独在热闹场景中更显刺骨,韦庄以直白而不失含蓄 的笔法,在寺院的清幽与内心的悲愤之间形成张力,使这首题壁诗成为晚唐科举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了时代的苍凉感。
步韵韦庄《虢州涧东村居作》
人生认命倍伤情,随遇春风自出城。
红雨缤纷莺百啭,碧溪潋滟犊空鸣。
十年聚首如宾友,四海知心亦弟兄。
浪迹星槎泛河汉,惊波遍宇意难平。
02《虢州涧东村居作》
晚唐 韦庄
东南骑马出郊坰,回首寒烟隔郡城。
清涧涨时翘鹭喜,绿桑疏处哺牛鸣。
儿童见少生于客,奴仆骄多倨似兄。
试望家田还自适,满畦秋水稻苗平。
赏析:描绘了村居的景色与生活场景,充满田园气息。
全诗通过描绘虢州涧东的村居生活,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宁静的向往,以及暂时脱离官场的轻松,又隐约流露出乱世中文人的漂泊感与对家国的忧虑。这种 “自适” 与 “隐忧” 的交织,正是晚唐知识分子在时代剧变中矛盾心境的典型写照。
步韵韦庄《途中望雨怀归》
关山渺渺暗烟霏,久坐林间曙色微。
乡恋漫随游子梦,月华空逐薄云归。
羁怀缕缕愁花雨,离思绵绵寄夕晖。
为爱松筠经雪压,故将霜叶染征衣。
03《途中望雨怀归》
晚唐 韦庄
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
牧竖远呼耕犊返,渔翁闲棹小舟归。
无人竹径闲苔色,有水烟汀好月晖。
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春衣。
赏析:此诗以 “望雨怀归” 为线索,表层是对故乡的思念,深层则折射出晚唐文人在乱世中的漂泊焦虑。诗中 “归” 的意象不仅指向地理上的家园,更象征对精神安顿的追寻。韦庄以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融合,体现了晚唐诗歌 “情真语挚” 的艺术特质,亦为古典 “怀归” 主题增添了沉郁的历史厚重感。
步韵韦庄《金陵图》
干泪残灯画亦成,六朝写尽故人情。
书生铁笔怒如戟,难挽荒烟锁石城。
04《金陵图》
晚唐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赏析:全诗通过题咏南朝历史画卷,抒发了对王朝兴衰的感慨,借金陵故城的萧瑟景象,隐喻晚唐政权的摇摇欲坠,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对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
步韵韦庄《与小女》
身前身后闹咿哑,野地拈花插锦车。
寄语寂寥酣睡客,焉知吾辈负韶华。
05《与小女》
晚唐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赏析:全诗无一处直接抒情,却通过对女儿憨态的描摹,自然流露父爱。诗人对孩子的 “娇啼” 非但不烦躁,反而耐心探寻缘由,字里行间满是宠溺。这种将深情融于琐事的写法,让诗歌充满生活温度。此诗突破了韦庄惯常的伤时感世题材,展现其作为父亲的温情一面,是晚唐诗歌中少见的家庭题材佳作。
步韵韦庄《古别离》
袅袅东风碧柳毵,送君迢递酒方酣。
渔歌两岸一溪月,步步回头到岭南。
06《古别离》
晚唐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赏析:韦庄的《古别离》以乐府旧题写新愁,通过精巧的意象布局与反衬手法,将春日离别的伤感推向极致。诗中烟柳、酒意、远指的马鞭与江南春色交织,既体现了晚唐诗歌的清丽风格,又以深沉的情感超越了单纯的闺情书写,成为古典离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步韵韦庄《台城》
堂前归燕恐难齐,朱雀桥边杜宇啼。
更向台城廊阁望,平沙雁落夕阳堤。
07《台城》
晚唐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析:《台城》以简练的笔触、精妙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沧桑融合为一,既展现了韦庄沉郁顿挫的诗风,也成为晚唐怀古诗中 “借古伤今” 的典范。诗人看似在咏叹六朝,实则以历史为镜,照见晚唐的危机,其情感的深沉与哲思的厚重,至今仍具感染力。
步韵韦庄《秋日早行》
霪雨潇潇晓露凉,西风飘叶遍篱墙。
云迷古渡人无影,月落寒山菊有香。
江上鲈莼犹觉嫩,樽前鸡黍莫言苍。
宦途万里多艰困,喜幸终宵一梦长。
08秋日早行
晚唐 韦庄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
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赏析:韦庄的《秋日早行》是一首兼具羁旅愁思与时代沧桑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勾勒出秋日清晨行旅的独特意境。《秋日早行》以清丽之笔绘萧瑟之景,以精工对仗写苍茫之意,将个人的行旅愁思与时代的兴亡之叹熔铸一炉。诗中 “冷” 与 “香”、“红” 与 “暗”、“火” 与 “飞” 的矛盾意象,恰如晚唐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内心困境 —— 在清冷现实中追寻微茫暖意,于时光飞逝中背负历史重荷。
步韵韦庄《关河道中》
愁荡连宵梦里风,片帆高唱大江东。
韶光易逝蹉跎尽,世道沧桑感慨同。
一水逶迤波似锦,双峰掩映月如弓。
青山重叠疑无路,今古兴亡问钓翁。
09关河道中
晚唐 韦庄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
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赏析:《关河道中》是晚唐诗人韦庄途经关河时所作的感怀诗,全诗以旅途所见触发对时光、人生与时代的思考,字里行间渗透着乱世文人的理想幻灭与生命怅惘。
步韵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黄鹂幽谷隐蝉鸣,何处良宵天籁清。
秋雨凄凄林外起,西风猎猎耳边生。
塞鸿拍翅掠孤影,江水翻涛带怒声。
欲醉霓裳绸舞曲,桑榆空对夕阳明。
10听赵秀才弹琴
晚唐 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赏析:韦庄的《听赵秀才弹琴》是晚唐咏乐诗中的佳作,全诗不着 “琴技” 二字,却以精妙的意象与通感,将无形的琴声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画面,既显琴声之妙,又藏诗人听乐时的沉醉。将听觉艺术转化为视觉盛宴,既见赵秀才弹琴的高妙,更隐含韦庄对清宁之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