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读 《 红 楼 梦》
王满院
年轻的时候,我曾两次读《红楼梦》,可每次都只读到二、三十页,就读不下去了。
这次读《红楼梦》,一口气读完了,越读越喜欢,感觉真的好,难怪它被列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
我读《红楼梦》,有以下深切感受:
一、语言凝练,感染力强。《红楼梦》的语言有一种“魔力”,能吸引人继续读下去。它的好多语言都已成为名言警句,流传了几百年。
二、对话精彩。通过人物富有特色的对话,深刻地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色彩,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红楼梦》中,王熙凤、刘姥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老太太、贾政等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性格特点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红楼梦》是非常成功的。
四、《红楼梦》内容广泛、博大精深。读完以后给人的感觉它不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厚重的《百科全书》,历史、现实、天文、地理、经济、社会、官场、民间都深刻地反映到了。作者曹雪芹是一个全才,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而且是一个在中医、易经、民俗、诗词、歌赋等方面都造诣很深的人。
五、《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自己家族为原型写的。按照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的逻辑,一般人很可能写成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因为感情上打击太大也死了。贾老太太悲痛过分,一口气上不来,也“升天”了。贾赫涉案,被皇上抄了家,从此,这个家族败落了。如果这样写,悲剧的色彩更浓,更能博得读者的同情。可如果这样写了,那么这仅仅是一个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而曹雪芹没有这么写,而是写贾宝玉死而复生,从此看破红尘,出家了。又写了和尚送玉,最后和尚带走了贾宝玉。而且写皇上查抄了荣宁两府后,又格外恩典,把查抄的财物返还,把剥夺的世袭功勋又赐予。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太符合常理的,“自古无情帝王家”,这样写,反映了曹雪芹手下留情,对这个家族的那一份感情,他不愿看到血淋淋的结果。
六、梦幻世界,意境悠远。《红楼梦》最后写贾宝玉做梦,贾宝玉的父亲做梦,好多人都做梦,好多人在梦中相见,好多事在梦中去表现,反映了世事无常、阴阳变化、人生如梦的虚幻世界。我觉得最后这个梦幻世界写得非常的精彩,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他写的就不仅仅是这个家族的衰亡史,而是整个封建社会、整个制度的衰亡史。
七、《红楼梦》结构紧凑,引人入胜。书中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写的都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家庭琐事、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亲戚之间的你来我往,作者以小见大,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但读起来并不让人厌烦,而是很有趣味。这反映了曹雪芹高超的结构艺术和表现能力。
八、我觉得《红楼梦》是越写越好,高潮时令人震撼,艺术的冲击力很强。结尾很有意思,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的空间。读完《红楼梦》,感觉到好像意犹未尽,感到书还没有写完,但它却结束了,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的空间,这也许正是作者高明的地方。
九、过去曾听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淫书”,看了以后,这算什么呀?它的尺度比《废都》《白鹿原》小多了,真怀疑说这种话的人是不是真正读过《红楼梦》?
十、《红楼梦》是一部精典,读这种书需要人生的经历、生活的积淀和认知的提升。不同的人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书不能只读一遍,而要反复地读。不能像喝水一样去“牛饮”,而要像喝功夫茶一样慢慢地“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