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县委书记下乡:一段奠定新闻初心的往事
杨超
27年前的1998年5月27日,我跟随乾县县委书记李永民下乡的经历,不仅成了我新闻生涯的基石,更在冥冥中铺就了此后职业路的走向。这段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记得当天上午,接到宣传部办公室的通知:让我下午跟县委书记李永民下乡去。我知道让我跟着县委书记下乡,就是看能不能给上级媒体发新闻报道。宣传部办公室负责人还叮咛我说:这次下乡事情重要,是县委办公室主任亲自来宣传部通知的,让我一定去,准时去。
我当时28岁,从乾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的岗位借调到县委通讯组工作,才有1个多月时间,对于一个刚进入县委工作的年轻干部来说,能跟随县委书记下乡机会难得,但对我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是一次考验。我下午提前来到县委办,带着采访本、钢笔,做好了采访写稿的一切准备。
下午两点半,我们一同坐车,从县委大院出发驶向乾陵脚下的乾陵镇(现合并为城关镇)。我在前排座,李永民书记和县委办主任在后排坐,第一次和县委书记在一个车里,近距离接触,我一路屏息凝神,半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说。十多分钟,就到了乾陵镇。
陕西省第九次党代会刚刚结束,开完省党代会的李永民书记这次专程到乾陵镇给乡村干部来传达省党代会精神。
在镇政府机关会议室里,李永民书记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全面传达,省党代会精神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镇机关会议室100多名机关干部、村组干部、驻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认真听讲,一阵阵掌声不时响起……我快速地记录着,思考着,边听边记边想,这稿子该怎么写?
听着听着,重点来了,这次省党代会明确把旅游业定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李永民就旅游业详细宣讲,结合乾陵实际分析,启发群众转变观念,发展大旅游。乾县有驰名中外的乾陵,李永民就是想乘省党代会的东风,引导乾县干部群众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乾陵周边的群众依靠乾陵旅游业,走上致富路。这就是新闻的角度和重点,我知道新闻写作:要遵循“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的基本原则。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会议结束了,我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了20多页。会后,我和乾陵镇主要领导联系,详细采访乾陵旅游业的现状,以及这次传达省党代会精神后他们的想法和打算。我以最快的速度写成新闻稿,并经多次修改后,把稿子拿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看,他仔细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你争取把这篇稿子在陕西日报给咱发出来?”
那个年代,报纸记者、编辑都是靠手写,手改,纸质办公,发稿都是靠信封邮寄的,不像现在网络这么方便。
我搭乘乾县到咸阳的班车来到咸阳报社,把稿子先送到了咸阳日报社要闻版编辑赵老师手中,他看后说:稿子很好,角度好,很有新闻价值,咸阳日报要闻版主要刊登市上领导的稿子,对于县委书记的这篇稿子怎么发?发多少?他晚上上夜班时,和报社领导再商定。
之后,我又搭乘59路公交车来到西安,那时陕西日报社我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在啥地方,只认识陕西日报社驻咸阳站的一名记者,找到这位记者,他说:稿子我会尽快转交给报社编辑的。
第二天,咸阳日报以《共话旅游建强镇》为题,以现场新闻的形式在头版刊发了,一时在县委机关、各县区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乾县县委书记的稿子登报了,各方面的祝贺赞扬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宣传部的领导个个脸上都写满了笑,都夸我写得好。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陕西日报以《县委书记抓旅游》为题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并配发了编者按。
我的《县委书记抓旅游》是陕西日报社刊发的全省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第一篇稿子,乾县县委书记李永民传达省党代会精神走在了全省的最前列,给全省带了个好头!
陕西日报能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县区,少之又少,又何况是县委书记,还加了编者按呢,这就更难能可贵了。人们在纷纷赞誉李永民书记和乾县工作的同时,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认可。
李永民在乾县工作期间,廉洁勤政,心里装着百姓,经常顶烈日,冒酷暑,风中雨中深入到村组,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难题,办实事。他经常告诫乡村干部:“当干部,就要解决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
之后,大约在半年的时间内,我在咸阳日报刊发了《现场办公解民忧》《扶贫帮困到农家》等多篇报道李永民书记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新闻稿;在陕西日报综合新闻版刊发了通讯《一颗为民心 满腔公仆情——记乾县县委书记李永民》;在咸阳日报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记乾县县委书记李永民》,此稿篇幅长,咸阳日报社按照规定,把稿子专门送到咸阳市委相关领导,经审批同意后,几乎全文刊发。
跟县委书记下乡,回想起这一桩桩往事,一篇篇报道,那段跟着县委书记下乡的日子,让我提高的不只是写稿子的水平,更是养成了扎实履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职责的好作风,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的干部就要当好人民的公仆!
也许正是受县委书记为民情怀的一个个事迹所感染,才使我三十多年来,初心不改,一直笔耕不辍,奋勇前行,并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杨超 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咸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十佳新闻工作者”、“十佳文明宣传工作者”;陕西日报社连续七年表彰的“十佳通讯员”;陕西省委宣传部表彰的“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
